摘 要: 角色設計是動畫片中最重要的視覺效果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從動畫片角色的表情設計、動作設計、服裝設計三方面進行角色設計的構思分析,以此探討動畫片角色設計的構思方法。
關鍵詞: 動畫片 角色設計 構思方法
動畫從誕生之日起,它的突出娛樂性功能便成為這一藝術樣式存在的價值,并使它具備發展的可能性,以至于它在迄今近百年的歷史中這一功能并未有所改變。許多動畫形象曾給我們帶來不同尋常的輕松與快樂,這是其他任何一種藝術不能替代的;這正是動畫藝術形象的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特征。[1]在一部動畫片中,角色相當于真人電影中的演員,它是動畫導演藝術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媒體的多樣化和制作手段的豐富化,角色設計創作已被廣泛應用在動畫前期制作環節中。角色設計的構思是動畫片設計的重點,有了角色就為后面的設計鋪平了道路。
一、角色的表情設計
表情是動畫制作者用以表達角色情緒的元素,有些表情相當復雜。在描繪一種表情之前,不論它是微笑還是皺眉,或是撇嘴等,一定要抓住該表情蘊含的微妙意味。[2]如果把一種尋常的微笑隨便安在動畫片主要角色的臉上,就會損壞表達的意圖。要認真思考微笑的意蘊。動畫制作者要明白角色究竟想以微笑傳達什么?比如,角色是發自內心地笑,還是迫不得已地笑呢?動畫片中的角色根據在劇本中給人們留下的印象確定他們的表情設計。
1.傳統文化在角色表情設計中的應用。如動畫片《花木蘭》取材于中國文化,就必須汲取其中大量傳統精髓,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大膽創新的設計和突破。動畫片在角色表情設計上保留了大量傳統的原形,同時對它們進行了加工,賦予了他們更多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的行為及語言,生動活潑的表情動作造型,幽默風趣的現代語言,拉近了欣賞者與片中人物之間的距離。
2.借鑒優秀的藝術作品的表現方法。設計時借鑒杰克·格里森的黑白電視劇《度蜜月的人》中有關表情時間的控制、夸張的運用和意向的指引等表現方法。在繪制動畫片角色的身體時,運用到壓扁和拉長原理,同樣,也可以運用這一原理表現角色的各種面部表情。設計一個動畫角色,并不僅是畫出一張討人喜歡的臉,而要畫出一張能活動、具有伸縮功能的臉。角色的臉根據表情的需要,一會兒呈壓扁狀,一會兒呈拉長狀。通常,皺眉與微笑會使臉呈壓縮狀,而驚訝和懼怕則會使臉呈拉長狀。而且,卡通化的臉較之用寫實手法畫出的臉,會呈現出更多壓扁和拉長的鏡頭特效。
二、角色的動作設計
角色的動作設計是指對動畫中角色的運動狀態進行設計,包含角色的性格定位、動作特征定位等。[3]動畫片的動作設計必須根據不同角色的運動過程,進行最具特征的格式設定,以使每一角色的性格得到充分與合理地體現。動畫片的角色動作設計主要從以下方面把握:
1.典型化和視角的應用。角色的習慣動作是一個角色最具特征的動作,常用于一個運動動作的起幅或落幅,也在常態動作中使用。在動畫片中用一些靜止的動作造型使角色的狀態較為典型化,可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強調動作的雕塑感。如我國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單腿獨立、手搭涼棚的動作就是他的標志性形象。特殊動作是指角色在某種突變情節中瞬間的動作狀態,強調動作的張力。為了豐富鏡頭畫面的視角變化,根據動畫片劇情的需要,通過變換角色的視角表現平、仰、俯、側等。因此,要對角色不同動態各種角度的透視變化造型進行多種設定,滿足各種角度鏡頭運用的要求。
2.夸張手法的應用。在表現動畫片角色一些極端化的表情時,用較夸張的動作加以強化,傳達特殊的情感“信息”,如信息接通的喜悅、無法聯系的著急、失望等。俗語“大驚失色”、“得意忘形”,“失色”與“忘形”都是指改變了常態的動作。在一個動作過程中,如在進行特殊運動狀態時就以夸張和變形的方式表現,夸張程度的比例關系和形態變化的范圍,進行了明確的圖示設定,以此規范了在原動畫繪制時量與度的把握。調動角色的所有形象元素,發揮肢體語言的作用,服務于表情這一主旨,使人看過后就會過目不忘。
3.動作設計的性格化。性格化是每一個動畫角色的生命,性格化動作設計是角色內在性格外化的關鍵,動畫片要充分突出劇中主要人物這種外化,讓觀眾比較明顯地感覺到。除了設計角色運動時的動作外,一些起幅與落幅動作、習慣動作、定格式的“亮相”都能反映角色性格。為角色設計幾組不同視角的習慣性動作,并在不同場合恰當并反復運用,對表現角色的性格會起到注釋與符號的作用,如日本動畫片《一休》的主要角色一休師傅,每當他思考時都用雙手的食指在頭頂上轉動,這個動作就是富有性格化的動作,片中很好地應用了這種方法。
4.生活是動作設計的源泉。當一切生命體運動時或非生命體由于外力作用產生移動時,就會由于其結構不同、質量不同、形態不同等形成不同的運動規律。動畫片的動作設計以各自的運動規律為基礎進行不同程度地夸張和變化,適應一般視覺經驗及自然規律,避免觀眾對設計的動作做出錯誤的判斷。因此,充分了解、仔細觀察生活和大自然,是動作設計的重要源泉,動畫片中許多獨具特點和風格的角色動作設計都是生活積累的結果。任何程式化、模式化的動作設計,都不能表現出角色的特有個性,更無生命力可言。
5.動作設計風格與造型風格的關系。幽默與戲劇性是動畫角色動作設計的主要特征,表演是動畫動作設計的重點。表演藝術本身是典型化和升華了的生活,已非生活的原本狀態。動畫片的動作設計力圖突出并更強調這一要點,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意義。動作設計風格與造型風格息息相關,如動畫片的造型風格是夸張、漫畫化的風格,那么動作設計必須是夸張與漫畫化的。動畫片應用了一些極度夸張的動作設計,它可以給人離奇、匪夷所思之感,但由于它符合人們的幻想和潛意識中的形象樣式,因此這種“過度”的表演與動作設計是符合藝術創作規律的,也是合情合理的,觀眾會非常清楚地意識到這只是表達特定的情感、情緒、理念,是將生活中常見的某種表情放大成為一個特別的視覺符號。動畫片這種符號會給人以新奇的視覺與心理感受,或愉悅有趣,或刺激興奮等,與以往視覺經驗不同。這種別樣的感覺正是動畫的獨特魅力,更是動畫片動作設計要追求的目標。
三、角色的服裝設計
動畫片的角色設計應該是不斷推陳出新的視覺藝術,其中角色形象的服裝樣式是一個可以充分利用的絕好元素。[4]過去我們在角色服裝樣式的選擇上,更多地注重導演與編劇的創作意圖,以及角色外表視覺形式的需要,而忽略服裝同樣可以創造一個富有寓意的空間。
1.服裝的作用。服裝的作用不是單純地給角色造型包裹上一層程式化的外表,而是塑造典型形象、性格特征、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之一。成功的服裝設計不但可以增強形象的視覺吸引力和感染力,還可以彌補造型形象的某些不足和缺憾。因此,服裝樣式的設計應體現出藝術家的創造性。
2.服裝的獨特性。在動畫片中,可以用服裝的外部特征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表現人物的陣營、身份、年齡、性別、性格,表現劇作的意圖、情緒與氣氛。風格化處理就是改變我們認識的生活中的服裝式樣、色彩、質地,擺脫生活服裝原形對設計者的束縛,拋棄那些定式的外表特征,利用形象本身的某些表現特征夸張、純化或變異、概括,從不同角度,以全新的構思、獨到的理解把握服裝的本質。若使角色的外表形式與內在特征完美地結合,角色在運動中就更加自由,更有審美價值。只有挖掘出獨特的創作元素,才能夠實現角色外表的獨特,并使其與整個作品統一。
3.服裝同一式樣的應用。在一些動畫片中,有時會遇到人員眾多的場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角色造型的外部形狀已經發生變化,那么在服飾設計上不妨選擇同一式樣用在眾多人物身上,這種式樣的視覺沖擊力會成倍增加,令人震撼,并對氣氛的烘托有獨特的作用。如果形象特征一致,服裝式樣一致,而色彩加以變化,就會達到形式感很強的裝飾效果,有一種節奏變化的美感。
4.服裝的色彩應用。色彩在角色服裝設計中起著點綴作用。如果角色形象相同、式樣相同,而服裝色彩不相同,就會在這種固定的模式中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有時還會達到滑稽的喜劇效果。
四、結語
角色是一部動畫片的靈魂所在,它引導整個片子的情節發展,是動畫片成功的基礎。[5]一部成功的動畫片能吸引我們的首先是優秀美好的角色形象設計??v覽國內外那些經典的美術片,可能容易忘記劇情,但那些生動活潑的藝術形象卻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動畫片角色設計的構思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角色設計師有相對全面的素養,不但掌握動畫片角色設計的構思,而且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參考文獻:
[1]吳冠英.動畫造型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1.
[2]張博.動畫角色表情設定的研究[J].魅力中國,2010,(3):237.
[3]劉萍.影視動畫角色動作設計初探[J].藝苑,2012,(1):110.
[4]秦明亮.動畫造型與藝術設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13.
[5]王偉.論動畫角色造型設計的原則和方法[J].電影評介,2012,(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