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傳統文化意識的培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高中語文教學的難度較其他階段的語文教學要大很多,縱觀傳統高中語文教學課堂,存在課堂效率低下,教學質量不能有效提升等問題。因此,本文立足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結合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意義,進行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探究,以期為高中語文高效教學模式尋找理論基礎。
關鍵詞: 高中語文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語言學習需要長時間的累積,高中語文學習更是語文學習的深入,但高中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階段的教學,因為高中語文教學除了面對高考檢驗的壓力外,還要實現語文藝術教學,大大增大高中語文教學難度。縱觀傳統高中語文教學課堂,老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過于懸殊,導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大都處于被動地位,且高中學生面對眾多學科的學習壓力,對于語文這門學了多年的學科的關注度較低等使得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提升,但高中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傳統文化意識的培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本文立足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結合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意義,進行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探究,以期為高中語文高效教學模式尋找理論基礎。
1.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傳統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大都處于只聽不說的地位,老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地講,結果就是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大都是老師的思想,學生很少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使得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狀態,與現下倡導的學生主體教學地位是相違背的。
從教學體制來說,高中語文教學的主旨雖在于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及語言藝術,但最終都需要面對高考的檢驗,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語文教學難度,致使高中語文教學在很多時候偏向于考試,教學模式以考試題型進行,很多知識都是老師單方面地講授,導致學生的回答過于模式化和套路化,譬如,高中語文中對于古詩詞的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古詩詞中作者的意境和思想,可針對考試,學生更多地體會文章的措辭、作者的背景等形式上的內容,無法從根本上體現學生的自我思想。
從學生角度說,高中學生面對的是眾多學科的高考壓力,尤其很多學科需要大量地進行習題練習,這會花費學生大量學習時間,加之大多數學生對于語文學習都有一種學了多年很容易的不科學認識,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語文學習不重視。同時,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大都是“只聽不說”,和老師的交流比較少,學生思想不能有效反饋,對于考試只是套路地回答,使語文教學變得應試化。
從老師角度說,教學方式大都是傳統的對學生講,講的內容大都是課本內容,也就是“照本宣科”,雖然新課改對教學目標的定義相較于過往有了較大改變,要求對學生實行素質教育,重在文化素養及知識技能的培養,但老師在借助信息技術等外界力量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沒有較規范的大綱指導,使得在實施過程中大都依靠自己的經驗,造成教學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課堂氛圍過于沉悶呆板,最終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
2.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意義
高中學生學習語文不同于其他階段的學生,除了自身對知識的追求外,還需要面對眾多學科的考核壓力,課后時間幾乎都被各種習題占用了,所以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決定性作用。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對于語文的重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都較其他學科少,且高中學習壓力較大,語文學習可以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得到思想的放松,可以體會語言的奧秘、文化的藝術,這樣的教學除了實現知識的學習外還可以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與此同時,高中學生課后學習時間緊張,對于語文學科,大多數學生只有課堂有限的時間,只有高效課堂才能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的最終教學目標,才能夠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
3.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
縱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情況,學生學習被動、老師教學死板、體制不夠完善等現狀都是客觀存在的,因此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對于高中語文教學的意義不言而喻。因此我將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探索簡述如下:
3.1課前準備
任何知識的掌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語文學習也不例外,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要想獲得高效,勢必需要課前充分準備。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需要老師和學生雙方的準備,從老師角度說,老師在課堂上處于主導地位,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及知識的合適導入。針對現下高中學生語文學習情況,傳統教學方式已經遠不能滿足高效的要求,所以老師備課時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等貼近學生生活、吸引學生的教學方式,可以采取多媒體播放或將課件做成PPT,選取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影像資料等方式,在課堂上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從學生角度說,學生需要課前對課本內容進行預習,不需要硬性規定多長的預習時間,但必須進行這個過程,保證學生對自己即將學習的知識有所了解,有整體認知,以及能夠形成自己的思想。老師和學生雙方的課前準備可以拉近老師和學生對知識的距離,甚至引起共鳴,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極大的促進意義。
3.2課上實施
課上不僅反映老師和學生的課前準備,還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探析,因此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選取。要想實現高效課堂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改變以往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實現老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地位。在實施過程中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譬如,老師可以與學生適時適當地交換教學身份,讓學生扮演老師的角色,從宏觀上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自己主動思考教材主旨、文章思想,促進學生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同時,老師還可以適當改變教學方式,譬如,教學中可以采取情景教學,讓學生參加教材內容的演練,讓課本知識在課堂上重現,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教學內容,感受作者的思想,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對于高校課堂的構建有積極意義。
3.3課后反饋
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考核及評價,即課后反饋,課后的有效反饋除能檢驗課堂效果外,還能幫助今后探尋更好的教學方式。實際教學中的具體操作應該是多樣化的,譬如,老師可以開展課堂討論,讓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直接無阻隔的交流,讓老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展,打破老師在學生心目中嚴肅刻板的形象,更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開展網絡反饋,搭建相應的教學平臺,讓學生自主進行網絡評價,同時系統中可以加入學生的期望反饋,讓學生將自己對課堂的期望表述出來,這樣的反饋平臺可以讓學生獨自進行反饋,排除外界不必要的干擾,讓反饋結果的真實性大大增加。
高中語文學習對學生知識技能及文化素養的培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現下教學狀況不容樂觀,加上高中語文教學任務艱巨,學生學習時間緊張,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學生知識的獲取有重要作用,所以高效課堂的構建意義非凡,但要實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教學整個階段全面進行,老師和學生雙方同步努力。
參考文獻:
[1]胡濤.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青少年日記.教育科學研究,2014(5).
[2]汪根法.追求高中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創意課堂,教育教學研究.
[3]王園園.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初探,青少年日記.教育科學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