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之間經常發生沖突,體育課又是肢體、語言碰撞較多的科目,發生沖突的幾率遠大于其他課。這些沖突小的相互慪氣或者相互譏諷,嚴重的拳腳相加、大打出手,對學生身體造成傷害,產生心理壓力,影響學習。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加以重視,發生沖突后如果處理得不好,不僅使自己喪失威信,還可能會給學生之間更大的沖突埋下隱患,甚至導致家長之間、家長和學校之間的不和諧,影響學校聲譽。如果教師處理得好,不僅可以增強教師的威信,增進師生情誼。而且可以使學生安心學習,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可以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團結和諧的班集體。作者就體育課中學生之間發生沖突的原因和處理原則提出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學生沖突 處理原則
隨著新課標的逐漸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與之前體育課有顯著區別,而新的要求和新的標準也帶來新的問題,當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頻發的學生間沖突不僅是突發的偶然現象,其中更有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的地方。
一、新課標下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要求和特點是生生之間沖突的誘因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制訂的。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它是對原有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
1.在新課程要求中,體育與健康課程被賦予了新的價值。
(1)促進身體健康。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提高對身體和健康的認識,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堅持鍛煉,增強體能,促進身體健康;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和諧、平等、友愛的運動環境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情感的愉悅;在經歷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在不斷體驗進步或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樹立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3)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理解個人健康與群體健康的密切關系,建立對自我、群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形成現代社會必需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學會尊重和關心他人,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和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學會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
(4)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學會學習體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不同需求,選擇個人喜愛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挖掘運動潛能,提高運動欣賞能力,掌握積極的余暇生活方式;學生可以提高體育運動中的安全防范能力,獲得野外環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由此可見,新課標特別強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要求,常規思想中體育課就是跑跑步、運動運動的想法已經落伍,新標準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培養學生集體精神、交往能力的全方位社會課程。
新課標的目的中更是加入了心理健康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要求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認識身心發展關系;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并且學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學會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
新課標要求體育與健康課程不單純立足于體育技能的學習和身體素質的鍛煉,更對學生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提出要求,這要求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加強相關方面的課程設置,增加體育與健康課程中人際交往的比重和頻度。所以,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現了其獨有的特點。
2.體育與健康課程本身的特點更是加大了課堂管理的難度。
(1)體育與健康課程具有人際交往頻繁、競爭意識強的特點。
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很大一部分項目的學習都是競技項目,如常規的中短跑和跳遠等,而球類項目更強調團隊精神和勝負觀念,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的引入對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這決定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中人際交往頻繁,班級和班級、小團隊和小團隊之間競爭熱化,這就需要教師及時進行溝通和引導。
以我校為例,我校是男女生分班上課,兩個班的男生或者女生在一起上課,班級之間因為榮譽、班級內團結等易導致沖突。有一次校運動會,練習運動員出場,一個班級隊形老走不好,占著場地,引發其他班級的不滿,造成班級之間大范圍的言語沖突,影響很壞。這種沖突一般不會導致肢體沖突。主要是語言攻擊,攻擊對方的成績,攻擊對方班級的一些事情,甚至是攻擊對方的班主任。這樣的語言攻擊可以是事實,也可能是無中生有。班級之間的沖突對學生、老師的影響都很大。
(2)體育與健康課程具有互動作用強烈、個性暴露充分、行為表現明顯的特點。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要求身體力行的課程,學生需要直接從事大量身體練習才能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在課程中需要提供給學生使用場地和各種體育器材,而教學中要給學生灌輸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其中不可避免呈現上述特點,這是體育課程中引發學生間沖突的原因。
以某次體育與健康課程為例,體育課上肢體碰撞是難以避免的,這些互動作用常常引發沖突。如籃球教學比賽中動作過大;跑步時不小心把其他同學絆倒等。這種沖突教師無法預見,偶然性大,學生常因一時情緒難以控制,造成言語肢體沖突。教師要及時發現,果斷處理。
其次就是學生希望獲得更多的關注,從而自身行為個性暴露充分,表現明顯,這些“表現者”大部分都是一些身體素質好、體育技能好的男生,班級偶爾會有少數幾個學生在班里“橫行霸道”,這部分學生一般學習成績較差而體育成績較好。他們喜歡用語言甚至小動作在老師不注意時挑逗一些學習成績好但是身體較差的同學。我曾帶過一屆畢業班,一個學生體育成績遠超體育中考成績,就喜歡在別的體育成績不好的同學練習時故意挑逗,冷言冷語,撒點沙子等。結果一個學生受不了騷擾,兩人打了起來,脖子、手多處抓破,還險些造成家長之間的沖突。俗話說“佛還有三分的泥性”,處于弱勢的學生一旦被激起情緒而爆發的話,便會歇斯底里、不顧一切,更有可能產生肢體上的更大沖突。如果老師處理得不好,更會遷怒老師,把怨氣都撒在老師身上。
(3)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是課程中出現生生沖突的誘因。
初中學生身心都處在身體與心理的半成熟狀態,個性不穩定,具有好動、叛逆等性格。有的學生莽撞冒失,暴躁易沖動,容易感情用事;有的學生心直口快;有的學生小動作多,喜歡捉弄別人;有的學生心胸狹窄,無理取鬧。甚至還有的學生有家庭暴力,或者嬌生慣養等。這些都是引發學生之間沖突的誘因。
以我的教學為例,經常發生由于語言等原因引發的沖突。
體育課上每一個同學的表現都是有目共睹的。當一個學生的動作不協調、不規范時,或者教學比賽失誤,容易引發其他同學的哄笑。出現失誤的同學已經羞愧難當了,如果有學生再用譏諷的言語刺激時極易惱羞成怒,輕者反唇相譏,重者直接開打。
在其他時間里學生有了矛盾沒有處理或者沒有處理完,學生本身情緒就不穩定,還糾纏在剛才的矛盾中,如果再出現偶發事件矛盾雙方可能重新引發沖突。這時再有其他同學不恰當的言語或者動作刺激,甚至有可能引發更多、更大的沖突。
綜上可見,新課標的新要求和體育與健康課的特點是生生間沖突頻發的誘因,然而這些沖突不是壞事,人與人交往之間的沖突往往就是溝通的前兆,能夠合理地處理好人際交往中的沖突是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學生適應社會能力提高的標志。作為中學課程中獨特的有對抗性和交際性的戶外課程,正確引導學生處理好人際交往中的沖突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對體育教師的進一步要求。
二、正確處理生生之間沖突的幾點原則
1.預防為主的原則。
再好的彌補也難以抹平沖突造成的傷害,所以要把預防放在第一位。
首先,上課前認真備好課,備學生,備場地,備器材,備突發情況,備處理方法。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將發生沖突的幾率降到最低。
其次,加強課堂的常規建設。課的常規就是學生在課上的行為規范,靠行為規范約束學生,比老師的威嚴更為有用。對于重點學生老師要給予重點關照,把他們一些不好的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
最后,和其他老師多交流,學習他們好的處理方法,提高自己處理突發沖突的能力。
2.冷處理的原則。
在課上盡量不處理沖突,這會浪費其他學生的學習和鍛煉時間。沖突剛剛被制止下來,沖突雙方還處于情緒激動中,這時處理效果不一定好,還有可能導致沖突加大。課后處理,沖突者都冷靜了下來。冷靜的過程中他們會自我反省,老師也有思考處理方法的時間,處理起來事半功倍。
3.自己處理的原則。
在體育課上發生沖突,有的老師為了不耽誤課的進度或者自己懶不想處理,就命令沖突的學生找班主任或把班主任請下來處理。這樣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壓力不說,也有失體育老師的威信。可能因為不大的沖突鬧到班主任或者校領導處,加深體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影響師生感情,導致體育課效率下降。
4.公平處理的原則。
對于沖突的原因要調查得全面公平,全面是處理的關鍵。何況現在學生見多識廣,不會輕易認錯,必須拿出全面的證據。教師講出沖突各方都認可的過程后要公平處理,不要因為其中一方學習成績好,或者老師自己有所偏愛,就有所袒護。不公平的結果是被袒護者趾高氣揚,受委屈者憤怒不平,為以后兩人的沖突留下隱患,也有損老師威嚴。
5.處理過程中杜絕體罰的原則。
課上學生之間發生沖突,老師是非常生氣的。有些老師脾氣不太好,特別是體育老師。看到學生在自己課上發生沖突非常生氣,就罰站、罰跑、罰素質練習等,脾氣不好的甚至動手。沖突學生都處于情緒激動中,這時的體罰會加劇學生的情緒波動,導致由學生之間的沖突上升為師生之間的沖突,最后老師無法收場,影響老師威信和師生感情。
總之,對于學生間的沖突,要采取妥善的方式,把握原則,處理方法盡量人性化、細膩,以人為本,以說服教育為主。幫助、鼓勵學生勇于承認沖突中的過錯,善于改正過錯。處理過程中尊重學生人格,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嫦鳳.新時期中學師生沖突的成因及處理策略.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12,VOL26(4).
[2]陳論良.課堂教學中的情感管理.人民教育,2003,(Z2).
[3]魯曜.新課程理念下,淺談教師的情感作用與管理.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5).
[5]儲曉中.淺談體育課中的紀律與課堂管理.新課程·下課堂管理,2011-3-28.
[6]趙培陽.對體育課堂紀律管理的反思.新課程·下治學之法,2011-1-8.
[7]張建濱,戴祖民.體育課堂中同學挑釁行為調查研究文體用品與科技,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