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認識過程是產生情感的基礎,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反過來,情感過程也作用于認識過程,而這種作用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情感可以加強或提高認知。這種認知放在教學上我認為可以這樣理解,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師生情感密不可分。在教學工作中,我就發現學生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某門學科有多重要而學好它,倒是會因為喜歡這門學科的老師而認真地學習該學科,希望得到他們所喜歡的老師的認可和表揚。那么,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促進學生學習,從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開始,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作分析。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命令者,學生是服從者。教師一味地使用高壓政策強迫學生學習,而當學生學不好的時候,則嚴厲地指責批評,甚至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樣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學生對教師不能產生好感,兩者處于對立狀態,勢必影響數學學科的學習。而在新的教學理念中,首先要摒棄這一點,重新審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如果兩者能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工作中的合作者,兩者是獨立且合作的個體,并不存在上下級關系,教師可以通過“教”吸取經驗,改進教學,而學生可以通過“學”吸取知識,掌握文化。這樣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雙方處于融洽的教學氛圍中,更有利于促進數學學科的學習。
二、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中心,過于注重自身的地位,學生時時刻刻都要圍著老師轉。但是事實上,教師“教”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生“學”的目的也是要掌握知識,從這一點來說,學生能否掌握知識才是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說,學生才應該是教學中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中的引導者,是為學生服務的。把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我認為要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形式。現在很多教師都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就是事先備好課,到了上課時間按照自己的講義從頭講到尾,殊不知在短短的45分鐘時間里,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作為單獨的個體,隨時都會產生某種疑惑或者靈感,特別顯現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如果教師沒有注意到學生的這種思維的火花,就會導致部分學生疑而不解,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或者由于靈感的喪失而失去了一次絕好的創新教學的機會。相反,如果教師能夠學會在教學過程中時不時地停下來,聽聽學生的聲音,從學生的反應中及時糾正和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與學生對話,引起師生共鳴,則極有可能突破教學中的瓶頸,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數學學科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不能死記硬背,教學的目的:一是使學生掌握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二是教會學生一種思維方式,數學是一切理科的基礎,只有掌握了好的思維方式,才能服務于將來的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而在數學教學中,學習優秀和學習困難的學生兩者的差別很有可能就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思維方式,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這種學生個體差異現象的產生。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關照與幫助,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改正,從而提高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改變對學生的評價體系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對教學的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過去無視學生在發展潛能、學習準備等方面的個別差異,對所有學生施以劃一的教學,只以考試成績衡量各具特點和個性的學生的評價方式不再適用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現在評價的目的是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調動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評價中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結論,又重視得出結論的過程;既重視學生在評定中的個性化,反應方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倡導讓學生在評定中學會合作與交流。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學習更有信心。
綜上所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因素,能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首先應該轉變自身的觀念,課堂的中心應該是學生,需要真正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而教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學生的監督者,并且尊重學生、鼓勵學生,才能與學生建立起融洽和諧的關系。其次數學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數學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數學教學素質感染學生,征服學生。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科產生由心而發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樣的數學教師每到一個新的班級都會獲得學生的一片歡呼,成為最受學生喜愛的數學教師。相信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將會迸發出強勁的教育能量,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