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美術課程評價應以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事實為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調統一,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和自我評價。教師要著眼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觀察學生的細微變化,尋找閃光點,激勵學生不斷大膽嘗試,不斷增強學生成功的愿望,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 小學美術 多元評價 教學運用
新課程理念強調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的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促進學生和諧、全面發展。在評價機制的實際實施過程中,我從重視學生個性發展的多元化評價意識出發,對學生素質綜合評價做了嘗試和探索。
一、教師鼓勵評價,激發學生感悟學習的真諦
教師要建立一套適應不同學生起點的鼓勵進步的評價方式。我在教學中構建了三類評價展臺:普及性展臺、特長性展臺和挑戰性展臺。這三類評價展臺相互聯系發生作用,改變了以往“我評你聽”、“我訓你服”的想法,抑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一是普及性展臺。讓人人做主角、時時做主角、刻刻受關注。美術課教學內容新、美、趣,描繪手段十分廣泛,大部分客觀事物都可以成為表現的對象,具有比其他造型藝術更廣闊的表現題材領域。在美術課的初始階段,高度評價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參與熱情,有助于學生將主動參與意識貫穿于教學始終。如教授蘇教版實驗教材第5冊《三原色·三間色》一課時,學生對兩種顏色調和產生第三種顏色的情景很感興趣,很想動手調一調。教師就應該對學生的這一學習熱情加以肯定,表揚并保護學生的參與意識,鼓勵學生動手嘗試。這樣,學生主體性體驗越來越強烈,主體意識得以增強,向教學內容的深入方向發展,反過來進一步提高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自覺性。二是特長性展臺。讓每個孩子尋找自己的特長,并敢于展現自己特長的展臺。相信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及時抓住他們的閃光點,給予鼓勵性評價,給予機會。例如美術活動中設立的“小小泥塑家”、“制作小專家”、“繪畫小能手”,學生在每次展現自己才能之后,教師與其他學生及時給予評價和激勵,讓每個學生都找到了自信。老師很明顯地感受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怎樣拉近學生間的距離呢?只有讓學生之間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勁頭,才能讓他們不斷前進。三是挑戰性展臺。設了蘋果獎、香蕉獎和一些孩子們喜歡的以卡通人物命名的獎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挑選,一步步挑戰,實現目標。挑戰者的角色激起了他們努力進取的熱情,評價大展臺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使他們找回了自信。
二、學生自我評價,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師的評價固然重要,學生的自我評價也尤其關鍵。按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教師不要用顯而易見的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應在更深層次上讓他們通過發現自己才能的過程,體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有個性特征,是活生生的人,很有創造天賦,他們的頭腦里沒有太多條條框框,思維想象能插上翅膀飛,無拘無束,大膽離奇。作業中都會顯現出其內心的真實感受,其眼中的世界、創作的水平不能與成人相提并論。進行自我評價,有助于學生提高美術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展,有效提高學習質量。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特點,了解學生對美術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及在觀念和方法上的進步,發現學生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在一次作業自評中,課題是人美版第1冊《變臉的太陽》,一年級學生剛接觸想象畫,此課旨在表現豐富的形象力和創造力。造型新穎暫不多說,從色彩方面看,大部分學生用紅、黃、橙表現太陽,有一位同學卻用黑色表現。他評述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公之于眾,大家才恍然醒悟。原來太陽受到了來自地球的太多污染,顏色已經變黑了。雖說顏色與眾不同,但其怪誕的思維給了我們不少啟迪。自評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情由心生”,讓學生將自己的感情、語言都蘊涵到畫中,充分體現了學生在美術學習活動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
三、學生評價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育是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學生年齡小,但是腦袋里蘊藏無窮的智慧。課堂上,我常讓孩子們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進行互動式評價,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自己和別人的閃光點,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都要在評價中體現出來。
有些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常常會被老師批評,作業多不敢展示給同學看,怕受到大家的嘲笑。但是小組之間的同學評價會讓后進生對美術學習感興趣,喜歡上美術課。生生相互評價的眼光比教師的評價和自我評價更加敏銳,這是美術評價中不可替代的。如教授蘇教版實驗教材第9冊《風景如畫》一課時,有位學生在班里出奇調皮,我特意走到他的桌子邊上看了一眼他的美術作業,發現他的畫面線條有力,抓住了畫面的主要景物。當我正想看他的畫時,他卻不讓我看,讓他發表對畫的評價時一言不發。作業評價時,發揮“小組互動式評價”的優勢,讓組員相互評價,其中的一個組員發現了他的畫面,用文字在他的畫面下方寫上了幾句話:“畫面景色優美,選景很好。線條流暢,畫面遠近層次分明。”這樣的話讓他發現了自己不是什么都比人差,找到了自信。其實在小班化美術課分組評價策略中,目的不是給學生的作業定性,而是通過評價保護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說、敢畫、敢做,這樣才能發揮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的作用。
總之,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的評價,用多種方式評價,有利于學生自主精神的培養,也有利于師生交流互動,更能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和信息反饋作用,讓學生喜歡美術課,融入美術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