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梳理近十年的文獻資料,對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現狀研究進行評述,并對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可持續發展進行分析,得出運動員的來源、學訓矛盾與管理、資金投入問題是影響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不能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 高校高水平運動隊 可持續發展 研究綜述
我國自1986年以來把在普通高校培養高水平體育運動員這一現象稱為“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的改革進程中,體育體制的改革逐步全面地推廣開來,1986年國家體委指定頒布了《關于體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開始了以放權搞活為主線的改革,國家教委指定了《關于開展課余訓練提高學校體育運動水平的規劃》,并指出今后幾年必須把盡快提高我國大學生體育競技水平作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實現我國大學生競技體育走向世界大運會的目標。1987年國家教委、國家體委決定在我國部分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十多年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不僅為我國競技體育訓練體制的改革開辟了一條新路,促進了高校競技水平的提高,還為今后高校競技自身的發展探索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基礎。但為數不多高校運動隊的建立,導致大量普通院校忽視本校運動隊的組建,以致全國高校運動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校際體育競賽難以開展,鍛煉機會少,競技水平難以提高。與此同時,各試辦院校為了在校際比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招收了許多省、市專業隊淘汰下來的運動員,雖然這些運動員為各校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難以肩負趕超世界競技體育先進水平的重任。進入90年代,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體育逐步走向社會化、市場化,高校亦在自身發展和與國際接軌的摸索過程中。
綜上所述,1986年至今,我國競技體育以走向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為目標,摸索高校競技體育發展道路,提高我國大學生的運動競技水平。開辦高水平運動隊不僅為高校運動運動的發展和提高開闊了視野,還為我國運動的發展和提高發揮了積極作用[1]。縱觀高校開辦的高水平運動隊,高校通過相對薄弱的運動訓練實現趕超專業隊的目標至今未能實現。查閱近十年的文獻,發現影響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持續發展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運動員來源現狀
運動員隊伍是一支特殊的隊伍,而高校運動員隊伍則更具有這種特殊性。一支隊伍的發展要靠有天分的運動員的支持,因此選材是決定高校運動隊建設成功的關鍵。大量文獻資料顯示關于高校運動隊的發展:宋振鎮從CUBA與NCAA的比較談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指出美國運動員的選拔與中國有著本質的區別,美重視運動員的天賦能力,通過一切優惠條件吸引那些有天賦的中學生,并且選拔標準很高、很嚴格,對學習成績也有要求,教練員深入各社區、中學和美中學生聯賽現場觀看比賽選拔隊員,并對優秀學生運動員發出邀請信,優惠條件頗吸引人。而我國必須通過國家統招考試,很難招到優秀運動員。導致人才流失,高校運動水平因此降低[2]。姜麗娟認為,過去招收的多為退役選手或被傳統淘汰的運動員,可挖潛力小,以致訓練水平低下,一些學校為了聲譽,陸續招了一些現役世界級選手,嚴重破壞了高校校際體育的健康發展[3]。平越提到目前招生工作力度不夠,運動員多為專業隊淘汰的二、三流選手,嚴重影響目前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他認為應該拓展招生渠道[4]。吉建秋認為三級訓練網在培養上與教育分離,缺少協調性和連貫性,單憑成績選拔影響青少年的發展,并且指出應借鑒美德一些做法,打破敵法保護主義,逐漸取消特招的錄取形式。徐巖認為招生中一些省份存在地方保護主義,限制優秀運動員合理流動,造成人才資源不合理分配,單靠招收省市沒有輸送走的運動員難以讓高校體育發展走向更高競技能力的道路。并且,文章通過調研發現在第7屆大學生運動會中男子籃球賽只是兩個俱樂部的比賽,這種名不副實的招收嚴重挫傷了高校訓練隊伍的積極性,不利于高水平運動隊的長遠發展[5]。劉春忠認為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生源多來自專業隊、體育運動學校和傳統體育項目中學,不少高校招收的是省市隊、青年隊退役或沒有發展前途的隊員,因為各地經濟、地域差異等方面的影響,報考和錄取整體有顯著差異,促使中學高水平體育考生的不同積極性,而且有些地方保護主義政策影響了人才流動,以致大學缺少優秀運動員[6]。
以上綜述表明我國高校在選拔運動員上存在諸多弊端,但現行國家體制難把想法落到實處,通過文獻查閱可知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這種招生機制與當今時代難以接軌,因為招生不利導致了許多連鎖反應。
二、學訓矛盾與管理
大學生運動員的學習與訓練、比賽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學生運動員很難把握學習和訓練的尺度,因為許多學校在管理機制上有不完善的地方,加上領導不重視,或學生自我降低標準,本來大學生運動員在訓練水平上就不如專業隊,再加上不認真,所以成績一般,沒法和在役選手相比。
陳述先以北航男排為例指出由北京市體委、教委和北航大學合辦男女排,在管理上采用學分制,根據隊員實際情況,實行彈性制學習時間,在考試上采取作業、開卷與閉卷相結合的方法,并且配備責任心強、有教育經驗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做到學訓兩不誤,從全國招收優秀運動員[7]。李安娜在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管理中認為高校領導沒有充分認識到高校成立高水平運動隊的長遠目標,只顧眼前利益,只見運動員身份不見學生身份的管理,嚴重挫傷了隊員文化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個人的全面發展,提出了高校運動隊實現人本管理的建議,以加強高水平運動隊員身份的雙重管理,確保隊員學習和巡禮的連續性和系統性[8]。廖小林指出構建與管理高水平運動隊的解決方法,提出完善體育特招的規章制度,與學費減免、訓練補助的發放、專業的特殊選擇權及功課的補習等一系列措施加強人才吸引,避免人才流失現象,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培養人才、正確使用人才為管理的根本措施[9]。劉安清通過對普通高校高水平大學生籃球運動員學業現狀的分析,認為應該對大學生運動員采用單獨編班,浮動學分制,并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特殊教學計劃解決學生文化學習與運動訓練的矛盾[10]。劉春忠認為我國各試辦院校有的過于強調訓練的重要性而忽視專業文化課的學習和提高,使得學生面臨選擇,重文輕訓還是重訓輕文,又把學生推向另一種邊緣。不能全方面培養出優秀人才,給高校高水平體育發展造成巨大障礙[11]。姜麗娟認為目前多數高校對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工作缺乏客觀、可靠和有效的評估方法和評價制度,只靠大運會或特定比賽成績進行一次性評價,造成運動員與教練員得不到相應的鼓勵[3]。平越在《論我國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的建設問題》調查中甚至發現:有的隊存在有比賽就有訓練,沒有比賽就不訓練的情況,實行賽前搞集訓,以致學生無法接受系統的訓練,致使有的運動員水平下降,并且通過調查得知大部分學生認為學訓沖突,安排不合理[4]。吉建秋在《高校高水平排球運動隊規范化運行的體制分析》中認為學生入學后,對訓練時間感到不適應,往往學習成績、運動成績此消彼長,難以實現同進。應該制訂教學計劃,在學制管理上考慮高水平運動員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一套有利于高水平運動員學習成績和運動成績相互提高的科學化管理辦法,借鑒國外大學的辦隊經驗,明確辦隊目標,建立有自己校園特色的管理體制和隊伍[5]。于溪海在《高校體育文化探析》中提出以高校體育文化功能確定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以高校體育文化促進高水平運動隊的管理措施[12]。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以人為本理想框架早在幾年前就有人提出,但能否真正落實情況不得而知,奧運精神的回歸拭目以待,體育改革也是漫長的,需要大家轉變思想觀念,原有傳統培養模式能否被接受是值得磋商的問題。
三、資金投入問題
經梳理文獻,眾多文獻表明高校運動隊資金投入太少,隊伍沒有校外贊助,隊員的營養問題很難得到保證,訓練經費緊張讓教練員和隊員不能拿出百分百的精力投入訓練,就此吉建秋認為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競賽經費主要來源于學校單列的訓練競賽維持經費和教育體系行政撥款,所以很難統一落實,應多向籌集聯合合辦高水平運動隊,充分開發高校潛在的體育市場,使體育經費多渠道化。劉春忠在《進一步發展我國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的思考》中通過調查部分高校每支運動隊專項資金的投入,發現隊伍經費匱乏,運動員訓練補貼、營養不能得到很好地保證,以致影響訓練的積極性和訓練質量。
關于訓練經費問題,大家提出的問題大同小異,基本是校方投入較多,沒有校外贊助,在市場經濟下,我國國情與外國不一樣,體育要改革調整,就要進行體育社會化,讓商家介入學校體育,以此推動校際體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之華,武英滿.我國高校開展高水平運動隊的現狀和主要問題及對策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1).
[2]宋振鎮.從CUBA與NCAA的俄比較談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對策[J].上海體育學報,2003(5):59-60.
[3]姜麗娟.普通高校高水平運隊對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體育學刊,2001(3):46-48.
[4]平越.論我國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的建設問題[J].體育成人教育學報,2004(1):50-51.
[5]吉建秋,陳穎川.高校高水平排球運動規范化運行的體制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239-241.
[6]劉春忠.進一步發展我國高校辦高水平排球隊的思考[J].體育科學研究,2003(4):58-60.
[7]陳述先.三方攜手共建高水平排球隊的探索[J].中國排球,1999,43.
[8]李安娜.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中的運用[J].體育文化導刊,2004(10):57-59.
[9]廖小林.高水平運動隊的構建與管理初探[J].體育科技,2004(4):53-56.
[10]劉安清.高水平大學生籃球運動員學業現狀分析及對策[J].2004(3):157-159.
[11]劉春忠.進一步發展我國高校辦高水平排球隊的思考[J].體育科學研究,2003(4):58-60.
[12]于溪海.高校體育文化探析[J].山東體育科技,2004(10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