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現在最新的教育思想正是基于此,以“學習內容”為主,提倡以“培養能力”為主,一課一得,課課相得,那么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素養就會得到提升,最終達到“教而不教”的目的。
教學目標:
1.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與我們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2.學習作者如何將動物與人之間的感情寫得真實具體。
教學重點:
練習快速讀文,體會松鼠與我們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如何將動物與人之間的感情寫得真實具體。
教學準備:
課前閱讀描寫人與動物之間關系的資料,有條件的可觀察家中的小動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揭題
1.教師出示幾只不同樣子的松鼠圖片,問學生這是什么?(松鼠)松鼠在你腦海中是怎樣的印象?(活潑可愛、靈活、惹人喜愛)是啊,活潑、機靈、乖巧的松鼠多招人喜愛呀,這活潑、機靈、乖巧的松鼠居然有一只跑進了“我”的家里,那這只松鼠在“我”的家里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這堂課就讓我們來學習第22課,請大家齊讀課題《22跑進家來的松鼠》。
這是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還記得這一單元的主題要求嗎?(復習這一單元的主題要求)出示單元主題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2.請大家打開書,翻到第118頁。
二、知文
1.學生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出示課件,學生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1)思考: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2)畫出你認為易讀錯或難理解的詞語,自己學習。
2.反饋交流。(1)提出易讀錯或難理解的詞語,師生交流;(2)教師相機出示易讀錯的詞,躥出(給出躥的解釋)、空落落(點出讀音)、(成語積累):儲備冬糧、晾曬蘑菇、哭笑不得。
3.再讀課文,要求找出文中松鼠在我家做的幾件事,在相應段落旁邊簡短概括出來,以便交流。
讀后交流,課文講了一只松鼠跑進我們家后,在我們家接二連三發生的一些趣事:(相機板書):儲存冬糧、晾曬蘑菇、叼物墊窩。
4.點出:簡短幾個詞就把那么長的課文內容概括出來了,這就把長文給讀短了,只剩12個字,這里所用的概括文章的方法是抓主要事件把長文讀短。(板書:抓事件)
三、悟情
出示“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折射的卻是人類的情感”。——沈石溪
會讀書的人往往能讀出文字背后蘊含的情感。那么通過作者的描述,你讀出了我們一家對松鼠的什么情感?(板書:喜愛)
以“儲備冬糧”為例,哪些地方描述了一家人對松鼠的喜愛。在文中圈畫出重點詞句,并批注出自己的體會。
1.以“儲備冬糧”為例,談喜愛。(主要抓重點詞句體會,在師生交流中點出細節描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一兩處)
①它整天滿屋亂跑,在櫥柜和架子上跳來跳去,動作靈活得驚人,從來沒有碰掉過一樣東西。
(這句話介紹的是松鼠的習性。寫松鼠在我們家“整天滿屋亂跑”,“動作靈活地跳來跳去”,可從“驚人”,“從來沒有”中,我們看到的是作者對小松鼠的這些行為并沒有絲毫埋怨,我們讀到的只有稱贊。)
②有時,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臉,還輕輕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兒給它找去呢?
(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臉,還“輕輕咬”他的耳朵,儼然,松鼠已成為小作者親密的伙伴。對于松鼠的喜好,小作者已了然于心。描寫松鼠的幾個動詞,不僅寫出了松鼠的可愛靈活,更流露出了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③爸爸哈哈大笑,說:“我怎么沒想到這一點呢!咱們家的松鼠是在儲備冬糧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開始儲備冬糧。這是松鼠的天性,咱們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爸爸這句話對松鼠因喜愛而產生的寬容溢于言表。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發現自己一直錯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僅沒有責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認為這是松鼠的天性,還夸獎它“不甘落后”,讀到了爸爸的寬容。)
從“寬容、親密、贊許”里,品悟到了“我們”一家對松鼠的深情充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間。
四、得法
1.作者幾句真實、具體的話語,幾個傳神的字詞,就讓我們從中深深地體會到松鼠與我們一家的深厚感情。這種寫作方法就叫細節描寫或細節刻畫。(相機板書:描細節)
2.出示忠犬八公的故事片斷簡介,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
五、運用
出示:動物雖無言,可它有感情。
練筆:下面請以小松鼠的口吻感謝我們一家對它的喜愛之情。
六、拓展
讀物推薦:
1.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2.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