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文章對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學習興趣 物理教學 實驗教學 教學藝術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并在其中產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也是人才成長的起點。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故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1.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講授“大氣壓”一節時,可在裝滿水的杯上用硬紙片蓋住并倒過來,發現水并不流出,紙片也不下落,使學生確信大氣壓的存在。接著讓兩個學生做馬德堡半球實驗,使他們感覺到巨大的大氣壓力,這樣就會使學生對這節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演示實驗能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2.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懸念。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鐘,學生情緒高昂,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欲講內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如在講動量和沖量時,讓兩支相同的粉筆分別從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鋪墊的桌面上,可以發現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筆斷了,落到厚毛巾墊上的另一支卻完好無損,老師由此引入動量和沖量知識,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入聽課角色。
3.用具有驚險性出乎學生意料之外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人類的興趣與好奇心緊密相連。培養好奇心的關鍵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之外,即出乎學生的意料。例如,在講授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可用一個單擺做實驗。先將擺球拉個較大的角度使之貼近眼睛,人站著不動,然后放手,使單擺擺動起來。很多學生都替老師擔心,生怕擺球會碰到老師的眼睛。實驗結果卻出乎學生意料。通過實驗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為下一步解決“為什么”做好準備。
二、教師授課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
在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1.生動風趣,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和俏皮。課前,教師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這樣課堂才能有聲有色,才能帶著愉悅的心情傳授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例如,在講楞次定律時,可以這樣比喻:在被太陽曬過的爛泥塘里,當人踩上去時,稍硬的表面會阻礙你下沉;當下沉后,你想拔出腿來,爛泥又會阻礙你拔出腿來。
2.教師授課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豐富的情感,是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也是教師道德情操的要求。一個教態自然的優秀教師,走進課堂應滿臉笑容,每字每句都對學生有一種熱情的期望。大多數學生的進步都是從任課教師的期望中產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能增強他們的理智感,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能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學一方面是進行認知性學習,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二者結合得好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的興趣引向熱情而緊張地思考。所以教師要熱愛學生,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恐懼心理。當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
3.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其實,中學生感到學物理難并不都是學生的智力問題,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大。因此,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是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適應學生的智力發展創造更多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例如,在設置課堂提問的內容與對象時,可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問題,難的問題不應提問差生,以免他們由于答不出而處于尷尬的境地,從而產生自卑感。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的幽默風趣,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生動有趣等,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課題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會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