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中,會計實訓是達到會計方向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首先闡述了會計實訓在高校教學中的意義,接著討論了一下其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會計實訓;會計理論;教學
一、會計實訓在高校教學中的意義
我國教育部對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基本要求是,在畢業時每一位會計專業的學生理應能夠在不需要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單獨對經濟業務進行全面核算。但是在讀書期間,學生一般是偏重于學習理論知識,往往達不到企業對會計人才的要求。因此,為了更好地讓會計專業學生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加強會計實訓的相關教學內容。
會計實訓在高校教學中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會計實訓,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僅能夠對以前學過的專業知識進行回顧及加強,而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夠提高學生的手工操作能力,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會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達到社會中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僅僅只是學習理論知識是遠遠不足的。例如,《基礎會計學》這本教材中,對如何填制會計憑證及填制要求,還有會計報表的填制等相關內容,都只是局限于紙上談兵,學生可能學過了之后,還是不知道如何去填制,以致于到了工作時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無法進行獨立核算操作。但是,如果在學完理論知識后,能夠配備相關的實訓課程,在會計實訓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模擬實訓,學生很快能夠上手。通過會計實訓,不僅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印象,而且更能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工作的信心,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2.有助于高校教師綜合能力的發展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專業理論知識到底學得好不好,僅僅依靠期末考試來檢驗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期末考試內容考的知識點一般很淺顯,而且教師一般會在考前給學生劃重點,很多學生都只是考前突擊一下重點內容,考試就能通過了,而且大學里的考試是只要達到60分就能合格,畢業時就能順利拿到畢業證。因此有些學生的成績往往都是糊弄過去的,常常經不起實訓課程的檢驗。會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一個學生的理論知識沒學好的話,那么在上實訓課時會舉步維艱。因此可以說實訓課程進行得順利與否,就決定了理論教學質量的好壞。所以高校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查找理論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只有這樣,在今后的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才能更好的做到查漏補缺,幫助其提高理論教學水平。
與此同時,通過會計實訓,能夠幫助高校不斷地培養“雙師型”教師。會計實訓課程與我們的實際工作情況是比較接近的,不僅要求教師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其擁有較強的實踐指導能力。但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教師可能平時課講得很好,但就是缺乏實踐指導能力,如果高校開設實訓課程,高校教師為了更好地培養個人職業能力,就會自覺地去學習相關會計實訓課程,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師的綜合素質。正是因為會計實訓課程的要求,使得高校中“雙師型”教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3.通過會計實訓,能夠幫助企業在人才選用上樹立信心
在實際工作中,一個擁有三年及以上工作經驗的會計人員往往會成為“香餑餑”,在會計人才的招聘信息中,大部分企業都會要求工作經驗。但是會計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在剛剛畢業時,是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因此高校設置會計實訓,能夠緩和企業的要求與學生自身狀況之間的差距,在某種程度上使我們會計專業的學生經得起社會的考驗。只有這樣,在剛開始進入企業時,能夠較迅速地適應到任何工作環境中去,且不需要用人單位再花金錢對員工進行培訓,從而使得用人單位節約相關開支,并且在選擇高校會計專業學生時更有信心。
二、在高校教學中,會計實訓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比較單調,理論知識也比較抽象,會計實訓的出現有效地改變了這一現狀,通過設置會計實訓相關課程,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學習也更自覺更積極,會計專業教育也更接近于實際生活。但與此同時,會計實訓也有一些缺點,比如驗證性較差等等。而恰好是這些缺點,使得會計實訓在高校教學中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1.重視會計核算,忽略會計監督
在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真實客觀性是其基本要求。但模擬實訓中,則沒有監督這一過程,因此無法去核實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性。會計實訓的操作過程依據的是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就是根據經濟業務編制記賬憑證,第二步是根據記賬憑證來登記賬簿,第三步是根據賬簿記錄來編制會計報表。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穿插其中的只有核算,沒有監督。學生只要按照核算的步驟一步步地進行處理就夠了,像這樣子培養,會計人才肯定是不達標的。
2.重視手工模擬,忽視計算機模擬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多數單位均采用了像用友、金蝶等類似的財務軟件,均實現了會計電算化操作,因此對于會計人才來說,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扎實的會計知識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輔助、相互促進。但現實狀況是,許多大學的會計實訓課程沒有會計電算化實訓這一課程,而僅僅還止步于手工操作實訓階段。這就使得用人單位還須額外增加對會計人員的培訓費用,而且還要有一段時期來慢慢適應及最終能夠勝任實際生活中的工作。
3.會計操作的真實感體現不夠
會計信息系統是一個連續的且相互聯系的過程,任何一個數字前后都是緊密相聯的,因此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但是在實訓中,往往教師無法掌控學生的每一步是否核算得都是正確的,這就使得中間某些錯誤的地方無法去檢驗,這樣就會導致一些學生將其當成是“假賬”來操作,也就無法得到會計專業學生足夠的重視。例如在填制憑證時,數字填錯了需要更正,很多學生直接拿涂改液在上面更改或直接用鉛筆寫更方便,而會計學中我們學過,數字更改時的步驟是有嚴格要求的,并且還要更改人員簽字。但是這些在實訓時,都被我們忽略了,甚至是采用了一些錯誤的、不恰當的方法,因此這就無法體現會計操作的真實性。
4.校外實訓基地形式主義嚴重
一般來說,一個企業的財務數據是機密性的文件,絕大部分單位因為一些自身原因不是特別希望學生來這里實習的,尤其是對一些流動性較強的會計學生是持高度警惕態度的,對他們的防備心很重。即使有些用人單位是由學校聯絡的,很多學生進入該單位之后做的一些工作都是不要求具備任何專業知識的。比如說復印一些資料、裝訂一些憑證還有對數字進行簡單的加減等,稍微做點與會計實訓相關的工作,也只是給一些過時的會計資料給學生瞅瞅,或者觀察正式的會計員工是如何進行會計操作的。總之就是不能親自動手去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以及編制報表等一些比較實際的事情。并且一個單位只能容納一兩個會計學生去實習。像這樣的校外實訓基地對于學生來說,不可能去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職業素質能力。但是很多高校為了招到更多的學生,在招生宣傳時常常過度消費了這些校外實訓基地,這種形式主義是不切實際的。
5.會計實訓項目單一,學生發展不全面
現今許多高校的會計實訓教學中所采用的經濟業務,均是制造類企業的相關內容,而且許多項目設置只涵蓋了會計核算方面的內容。但是會計不僅包含財務會計,還包含了稅收籌劃、財務管理、審計及管理會計等,但這些項目均沒納入會計實訓中,因此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三、高校會計實訓教學對策
1.對實訓教學內容不斷進行充實,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校的課程設置應跟隨時代的腳步,要將會計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用人單位的要求結合起來考慮,再來考慮如何設置涵蓋面廣、種類多樣的會計實訓教學內容。首先是實訓內容方面,既要結合制造類企業的情況,還應結合其他企業如行政事業單位、金融單位以及商品流通企業等,畢竟畢業后學生會進入各種各樣的企事業單位去工作,因此應綜合考慮;其次是時間方面,不僅要安排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實訓,還要利用寒暑假去實際工作中參加實訓;最后是在實訓形式方面,不僅要安排手工模擬操作相關課程,還要安排會計電算化模擬操作相關課程。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不斷地加強。
2.培養“雙師型”教師,對教師進行多層次培訓
現今,很多高校的會計教師都是在大學中招聘的,所以很多會計教師均是剛踏出校門,又踏入另一大學門。這些教師根本就沒有在企事業單位工作過,嚴重缺乏實踐經驗,雖然擁有很高的學歷,但僅僅只是紙上談兵階段。而大學會計專業理論知識是以制造類企業為藍本來設置教學內容的,如果會計專業教師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就無法確保在實訓過程中學生出現的任何問題均能得到有效解決。因此,高校應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確保會計實訓的教師具有一定的會計實際工作經歷,最好能夠應對任何會計環境,只有這樣,他們在對會計專業學生進行實訓指導時才能更加游刃有余、輕松自如、得心應手。
3.提倡理論與實訓并重的教學理念
高校在辦學理念上要強烈提倡實訓與理念并重的思想,現如今很多高校還是較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附帶了一點會計實訓的課程,這種模式應轉變過來,應既重視對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也要重視對會計實訓的學習,兩者應齊頭并進,應加強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要從各個方面去加強會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
4.手工與電算化實訓相結合
現今在會計實訓方面,大多數學校仍只停留在手工做賬階段,這種方式如果不改變一下,很明顯與我國會計事業的發展趨勢是不相適應的。因此,高校在課程內容設置上應將手工與電算化相結合,應以手工實驗模擬為依據,在此基礎上使用手工實驗相關資料來進行會計電算化的操作模擬。只有這樣,才能不僅熟練地掌握傳統的手工操作技能,還能加深對會計電算化知識的學習,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日后去應聘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艷華.高職院校會計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2):55—57.
[2]呂學典.會計實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2(2):103—105.
[3]張麗芳.淺談高校會計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0(8).
[4]聶新田.試論獨立學院會計實訓教學體系[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8):122—123.
作者簡介:趙清露,漢族,湖北監利人,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