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為了進一步了解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家庭的生活水平。本文利用2012年我國31個省市城鎮和農村家庭生活純收入與消費支出的基本數據,應用回歸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國各地城鎮和農村家庭生活消費支出與純收入及其純收入來源之間數量關系的基本規律,并對城鎮和農村進行比較。
關鍵詞:消費支出;純收入;逐步回歸法;異方差檢驗;虛擬變量
一、引言
在西方經濟學中,消費者選擇理論:研究消費者在產品市場上如何在各種商品的選擇中做出購買決策和進行消費,以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滿足。這個消費者理論需要兩個假定:(1)消費者是理性的,即消費者行為的目的是用有限的收入獲得欲望的最大滿足即效用的最大化;(2)消費者決策以正確而完備的信息為依據,即消費者能夠知道自己對各種商品和勞務的偏好,商品和勞務能夠滿足自己需要的性能、價格和收入的變動情況。由此可以看出收入是我們在消費時很大的局限性,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各地的城鎮和農村家庭的收入來源多樣化。本文是從計量經濟學的角度出發,運用回歸分析的方法來客觀準確的分析各種的收入來源對各地區的城鎮和農村家庭生活消費的影響,運用虛擬變量—乘法模型對城鎮和農村做比較。
二、實證分析
我們選取 2013 年我國各地區城鎮和農村家庭人均純收入及其收入來源與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作為研究對象(數據見《中國統計年鑒(2013)》)。我們對此做簡單的回歸分析、逐步回歸法和虛擬變量—乘法模型。
1.我國各地區的農村家庭的人均純收入和消費支出的逐步回歸分析
(1)用Eviews7對農村家庭的人均純收入x(SR)和消費支出y(ZC)做一個簡單的線性回歸分析 , 從散點圖可以看出農村家庭的人均純收入x和生活的人均消費支出y是一種正(2)農村家庭的人均純收入x的來源與人均生活消費支出y的逐步回歸分析。從散點圖可以看出農村家庭的純收入來源的各變量x1、x2、x3、x4與人均生活的消費支出y基本上都呈現出一種正線性相關的統計關系。首先以y為被解釋變量逐個引入解釋變量。
2.我國各地區的城鎮家庭的人均純收入和消費支出的逐步回歸分析
(1) 用Eviews7對城鎮居民的人均純收入x(SR)和消費支出y(ZC)做一個簡單的線性回歸分析,由散點圖可看出城鎮居民的人均總收入x和生活的人均消費支出y是一種正相關的線性趨勢,所以用一元線性回歸方程y=a + bx來進行擬合,用最小二乘估計得到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由回歸方程可以得出,2012年城鎮居民的人均總收入與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存在的簡單線性關系式,其經濟含義是:城鎮居民純收入每增加1元,消費支出相應的將增加0.537元。
(2)城鎮居民的人均純收入x的來源與人均生活消費支出y的逐步回歸分析。由人均總收入來源x11、x22、x33、x44分別與人均生活的消費支出y(ZC)的散點圖可以看出城鎮居民的總收入來源的各變量 x11、x22、x33、x44與人均生活的消費支出y基本上都呈現出一種正線性相關的統計關系。首先以y為被解釋變量逐個引入解釋變量,可得出x11的
(3)異方差檢驗n
(4)相關性檢驗。通過模型的Q統計量檢驗可看出模型不存在自相關。
3.建立模型
用虛擬變量回歸—乘法模型來比較我國各地城鎮和農村家庭生活純收入與消費支出,其中y為消費支出,x為收入,D為虛擬變量,D t=0時,表示農村;D t=1時,表示城鎮。對于我國城鎮和農村生活收入與消費支出的模型設定為
三、結論與建議
首先由一元線性回歸對我國城鎮和農村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的回歸模型可看出,無論是城鎮或者農村,消費支出都是隨著人均收入的變化而變化的,我國各地區農村家庭純收入每增加1元,消費支出相應的將增加0.615211元。我國各地區城鎮居民純收入每增加1元,消費支出相應的將增加0.537元。再用逐步回歸法分別分析我國城鎮和農村的收入來源對消費支出的影響,農村的最終的模型Y=f(x1,x2,x4)為最優,而城鎮最終的模型Y=f(x11,x22,x44),說明農村和城鎮的“人均工資性收入 x1”、“人均財產性收入x3”、“人均轉移性收入 x4”對我國家庭人均消費支出的影響較為明顯,而“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 x2”影響不是很明顯。要想進一步提高我國人民的消費水平,主要從人均工資性收入、人均財產性收入、人均轉移性收入去提高,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的人均消費水平。最后用虛擬變量的方法將城鎮和農村做了一個比較。
參考文獻:
[1]龐皓.計量經濟學(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6).
[2]許純楨.西方經濟學(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http://www.stat.gov.cn/tjsj/ndsj/
作者簡介:譚麗(1993- ),女,重慶市石柱縣人,本科在讀,專業: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