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關系一直備受學者關注,國內外學者從理論與實證兩方面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則對這些研究進行梳理與總結。
關鍵詞:貿易開放;經濟增長
對外貿易,尤其是開放的貿易政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一直備受國內外學者關注,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貿易開放度指標的度量;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關系。
一、貿易開放度度量指標研究
貿易開放度度量指標的研究是從分析對外貿易依存度開始的,即用進出口貿易總額占GDP比重來衡量。由于這種度量方法簡單、直觀,因此一直被廣泛使用。但后來研究發現,一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受到該國經濟發展水平、市場規模、國內消費水平等影響,不能完全反映貿易開放度的變動情況,如Edwards指出,一國仍可能有較高的外貿依存度,即使該國貿易扭曲嚴重。
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外對如何合理度量貿易開放度進行了深入研究,其度量方法可分為指標體系法和模型構建法,前者在外貿依存度基礎上,根據貿易扭曲程度,選取一些貿易政策相關指標來克服外貿依存度的局限性,后者則通過回歸計量方法重新構建貿易開放度指標。其中,指標體系法又可分為單一和綜合指標法,模型構建法又可分為要素稟賦模型、引力模型、出口總量結構模型、貿易強度模型等。
道拉斯方法是單一指標法的典型例子,它用商品實際價格對貿易開放條件下價格的偏差程度來度量貿易開放度,也有研究者使用如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等作為度量指標。在綜合指標測度方面,SachsWarner(1995)運用非關稅壁壘、平均關稅率、黑市交易費用等5種指標將國家分為開放或不開放兩種類型。在此基礎上,Edwards(1998)又增加了世界銀行對外導向型指標(1987)、leamer開放度指標(1988)、BMP、非關稅壁壘等8種指標,共計9種指標來度量貿易開放度。在模型構建法方面, Balassa(1985)最早構造了“出口總量結構模型”,以出口量為因變量,人均收入等為自變量,通過觀察殘差值來確定該經濟體是對內導向型(負值),還是對外導向型(正值)。
國內對貿易開放度的研究,如包群等(2003)采用5種指標測度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貿易開放度,認為外貿依存度較好地反映了我國經濟開放程度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二、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
最早涉及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關系問題的是亞當·斯密,他認為分工的發展是促進生產率長期增長的因素,而分工程度受到市場范圍制約,對外貿易可擴大市場范圍,因而對外貿易的擴大必然能促進分工深化和生產率提高,加速經濟增長。而后大衛·李嘉圖、穆勒等也對這一內容有所涉及。1937年英國學者羅伯特遜提出“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發動機”命題以來,關于貿易或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關系,學者們進行了大量研究。
新古典增長理論認為貿易促進經濟增長主要通過技術變革引起投資增加、規模經濟效應以及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內生增長理論則認為貿易能加快本國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增長。盡管理論層面對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關系有著較為一致的認識,但實證研究方面則有諸多分歧,最明顯的是不同貿易開放度度量指標往往導致不同的結論。
道拉斯(1992)認為貿易自由化有助于改善一國經濟增長狀況。Edwarsd(1992)利用Leamer(1988)貿易開放度度量方法,得出貿易開放對經濟增長影響顯著。Lee(1993)以其構建的自由貿易開放度指標進行研究發現,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負相關。Pritchett(1996)利用結構調整的貿易強度模型,發現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不存在雙向因果關系。我國學者對此也進行了研究,蘭宜生(2002)認為我國貿易開放度(外貿依存度與外資依存度之和)與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包群等(2003)運用5種指標研究發現,貿易開放度(外貿依存度)對經濟增長作用不顯著,張立光等(2004)認為目前貿易開放度(外貿依存度)對GDP直接拉動作用不顯著,張慶君(2008)、包群(2008)指出貿易開放度(外貿依存度)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的是倒“U”型關系。肖曉軍(2012)認為貿易開放(外貿依存度)對我國所有地區經濟增長都有促進作用,但其作用大小具有地區差異。賈中華等(2014)基于不同模型設定與工具變量策略考察了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認為前者對后者具有顯著正向作用。
三、結論
盡管理論層面對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關系有較為一致的觀點,但實證研究方面卻有分歧,原因在于貿易開放度度量指標差異、樣本選取與計量方法等有所不同,綜合來看,各類貿易開放度度量指標各有利弊,也都難以準確刻畫真實的貿易開放度變動,因此實際運用中,往往根據具體研究對象采取度量指標,同時采取兩個或多個指標進行比較研究,指標選取既要反映對外貿易開放過程中貿易政策的變化,也要盡可能體現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作用機理。另外,在進行定量檢驗之前,需仔細進行定性分析,對于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作用機理的定性研究應成為研究的重點,而計量檢驗只能作為必要補充。
參考文獻:
[1]包群等.貿易開放度與經濟增長:理論及中國的經驗研究[J].世界經濟,2003(2).
[2]許和連等.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進展述評[J].國際經貿探索,2008(7).
[3]包群.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只是線性關系嗎?[J].世界經濟,2008(9)
[4]張慶君.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8(8).
[5]肖曉軍.貿易開放對我國地區發展差距的影響機制研究[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2(3).
[6]賈中華等.貿易開放與經濟增長——基于不同模型設定和工具變量策略的考察[J].國際貿易問題,2014(4).
作者簡介:韓召龍(1988- ),男,山東泰安人,國際貿易學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