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遼寧省是東北三省以至中國的出口貿易大省,出口貿易在遼寧經濟發展中處于重要的位置,因為出口的產品技術水平低、市場擁擠等問題,導致遼寧的對外貿易在市場競爭中失去有利的地位,不利于產業的發展。因此,在對外貿易中,遼寧的出口企業應當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在重要行業的領域里,政府應當加大扶持力度,給予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使遼寧的對外貿易不斷的發展。本文就遼寧省在對外貿易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和探討了優化結構的對策。
關鍵詞:出口貿易;結構優化;對策
對外貿易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加強,人們的生活水平上升。
一、遼寧出口貿易現狀
2003年,遼寧的出口貿易額處于平穩的狀態,2004年過后,出口貿易額極具增長,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貿易額下降,2010年以后,貿易額逐漸復蘇。遼寧的經濟發展主要依存對外貿易,所以2009受金融危機影響,人均生產總值的速度有所下降。
二、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結構性問題嚴重影響著遼寧的出口貿易,主要表現形式是出口商品技術含量低、市場過于集中、出口主體外資企業比重大、出口方式加工貿易比重大等。
1.出口商品技術含量低
在遼寧的出口貿易中,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有較大的比重,但是高新技術中密集型勞動產業占有很大比重,在很多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中,大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零部件和重新組合并且加工的半成品,所以,在國際高新產業技術中,遼寧仍屬于加工貿易的地位。在遼寧的高新產業中,沒有核心技術作支撐,主要依靠進口,在國際高新產品分工中,沒有占據優勢。
在遼寧的對外貿易中,以粗鋼為主的鋼材為出口的主要對象,但是,生產這些粗鋼的材料主要依靠進口。在遼寧的以往出口商品中,紡織品服裝占據主要地位,其生產技術水平十分熟練,但是在整個服裝業中,缺乏行業競爭力和知名度,出口的服裝大多是質量和價格低,沒有品牌作為支撐。遼寧重要的發展產業是農業,在農產品出口中,主要以水產品、谷物產品和水果為主,加工程度不夠始終是農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例如沿海地區的一些水產品,大部分是在進行簡單的加工之后出口,商品的保質期和附加值低。此外,在養殖技術方面,也存在不足,例如農藥殘留、抗生素超標都會阻礙出口。
2.出口方式結構
遼寧的加工貿易在對外貿易中占主導地位,但是,在加工貿易中,缺乏產業的自主知識產權與核心技術,缺少品牌支撐,產品檔次低,附加值高。
3.出口市場結構
遼寧的商品出口主要是美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地,市場的密集化使得出口受市場變化影響,例如,2009年以來的金融危機,嚴重影響著遼寧的對外貿易,很多企業開工不足、生產力下降,相關產業發展緩慢,此外,還會影響到與貿易國之間的矛盾,使市場風險增加。
4.出口商品的主體結構
從遼寧的出口貿易結構來看,外資企業出口占主導地位,是出口商品的主要力量,這就足以說明外資企業是遼寧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表明了遼寧出口本土產業效益不高;一方面明本土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不 能從根本上提高出口貿易的競爭力。由于母公司控制著大部分的外資企業,企業的經營理念改變,使遼寧的經濟增長遭失嚴重的損失,不利于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結構性問題影響著遼寧經濟的發展
在出口貿易中,結構性的問題會嚴重影響經濟的快速發展,嚴重威脅著遼寧重要行業的發展,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出現了貿易保護主義,金融危機使對外貿易風險加大,一些鋼鐵產品、服裝等產品存在著貿易壁壘。一些發展中國家,例如,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國家也不斷的控訴中國,在眾多產品中,鋼鐵產品遭到貿易壁壘嚴重,其次是服裝、鞋類,農產品如草莓、蜂蜜、蘑菇等。
四、調整遼寧出口貿易結構的對策
在遼寧的對外出口貿易中,出口結構不合理是影響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所以,產品質量的提高、貿易結構的優化、貿易的多元化是提升市場競爭力以及維護安全的重要途徑。
1.調整出口商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
在遼寧的出口產品中,大部分都存在科技含量低、價格低、效益不高等問題,因此,產品質量的提高對于提升市場競爭力很有必要,在遼寧對外貿易出口中,主要以機電、鋼鐵、汽車零部件、紡織品和農產品為主。以下將分別論述如何提升產品科技含量:
(1)機電產品
在中國眾多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是重中之重,但是目前遼寧出口的機電產品中,這些產品主要以勞動生產為主,沒有掌握出口產品的核心技術,例如在制造業當中,高檔數控機床、基礎裝備制造業他們的主要生產國是美國、日本和德國,這些國家掌握著核心技術,在中國,高檔機床和基礎裝備制造業擁有著很大的市場空間,但是主要依靠從國外進口。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明顯的顯示出遼寧裝備制造業存在的問題,因此,裝備制造業應當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產業進程、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減少對于進口產品的依賴,掌握核心技術,主要發展高端技術型的數控機床,大力發展專用數控機床,完善數控體系,提高核心競爭力。此外,在裝備制造業方面,企業之間的合作效應發揮著重大作用,政府應當積極引領企業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使產業之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使企業的規模加大,使企業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得以提升。
在遼寧機電出口商品中,高新技術產品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在高新技術產品中,主要依賴外資企業,本土企業很少,高新產業有周期長、收益慢、投入大和風險高的特點,因此政府應當給予資金上的支持,積極引導各大企業進行投資,完善投資機制,適當的對高新產業進行資助,在創新能力方面,制定相應的支持政策。此外,對于申請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在資金和技術上,政府應當強烈支持,逐漸的增加技術含量高的企業的數量,加大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力度,使出口商品的產業結構得到有效的改善。
在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的發展過程中,應當打造屬于自己品牌的專利成果,在技術方面不斷研發與探討,提高產品的含金量。首先,企業應當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加大技術開發力度,建立專利技術,在利用文獻及前人的成果,在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不斷研發屬于企業自身的自主知識產權。其次,企業應當兼并、收購一些科技型的企業,以此在行業中占據有利地位。最后,為了打破技術壟斷,企業之間可以組建同盟。
(2)鋼鐵產品
在遼寧出口貿易中,雖然近幾年鋼鐵產品的質量與結構有所改變,但是主要以粗鋼為主,與世界先進的產品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為了能夠提高出口效益,穩定市場,企業應當認真分析和研究國家的鋼鐵產品結構,開發在市場中冷缺的產品,以此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加大力度開發高新技術產品。
(3)汽車和零部件產品
最近幾年,汽車和零部件的出口數量上雖然有所增加,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在汽車及其零部件的出口貿易中,主要依賴外商投資,在出口的汽車產品中問題依舊存在,例如產品技術含量低、質量差、售后體系不健全和缺乏自主品牌。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大多依賴進口,所以,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應當不斷改進技術不斷創新,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及時了解市場的需求與變化,轉變生產方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優勢。
(4)紡織品服裝
在遼寧的對外貿易中,紡織品服裝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高技術產品和沒有屬于自己的品牌,最近幾年,歐美服裝市場嚴重阻礙了中國的服裝市場,主要原因是質量和安全問題,服裝產品的面料應當使用無毒環保的材料,以防威脅著人們的安全。對于實力較強和規模較大的紡織品企業,在選取面料、款式設計和工藝的完善上應當加大力度,并且加大自主品牌的建設,在產品競爭力方面,服裝款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品牌的設計上依然有很多問題,服裝企業應當了解市場的需求,將民族的傳統元素與國際的流行元素結合在一起,使遼寧的服裝業能夠走向國際市場,此外,企業應當加大自主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知名度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5)農產品
在出口的農產品中,主要以水產品、蜂蜜、水果為主,水產品附加值不高,規模低,加工程度不夠,缺少品牌,傳統的經營模式主要是以個體養殖和分散養殖為主,促使水產業沒有強大的規模。阻礙了水產品的加工和出口,貿易壁壘問題頻頻的出現,對外出口的要求不斷提高,主要由于農藥和抗生素的超標。因此,在出口貿易中,農產品企業應當加強安全意識,在收購農產品的同時,也要進行安檢,確保質量過關。出口企業應當與農產品種植商簽訂合約,組成聯合體,企業為個體商提高技術上的支持和指導,規定用藥和化肥的標準,提高產品質量。水生產企業應當加大產業的集中力度,運用合理的方法養殖水產品,適量的使用抗生素藥物,積極開發生物藥品和中藥來代替抗生素,以此提高產品質量,在水產品深加工程度上,企業應當加大力度,使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保質期延長。與此同時,企業應當積極生產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沖破貿易國之間的摩擦,使農產品不斷的對外出口,使商品的質量和效益得到保證。
2.調整出口貿易方式結構
在對外出口貿易方式中,加工貿易將占據一半,遼寧的本土企業出口能力欠缺,所以,遼寧應當積極鼓勵支持出口本土企業,使本土企業在技術方面不斷改進,以此提升在貿易市場的競爭力。遼寧對外貿易主要依賴于加工貿易,但是加工貿易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為了能夠使加工貿易的質量過關,首先,政府應當嚴格積極調整產業政策,應當熟悉的了解投資企業的發展現狀,深入調查外資企業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環保的標準,積極引導具有高技術水平的企業在遼寧投資,制止污染環境的密集型企業前來投資。其次,在采購原材料方面,不要過度依賴進口應當提高國產的采購率,帶動加工貿易對于省內產業的發展。
3.調整出口商品地域結構,使出口商品市場多元化
為了減少出口貿易帶來的風險,拓寬出口貿易渠道,在傳統市場不受到沖擊的同時,應當不斷的拓寬其它市場,實現市場的多元化。對于發達國家的市場,企業應當提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以此穩住傳統市場,與此同時,還應當不斷開發新市場,主要對象有俄羅斯、獨聯體、中歐市場,拓寬非洲、拉美、中東等市場,它們中的市場需求同中國市場需求彼此依存,所以,中國的紡織品、服裝、鞋類在當地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在開發新的市場同時,企業應當深入了解每個市場的優缺點,集中經營管理,利用多樣化的貿易方式,以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
五、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在出口貿易中,遼寧省的對外貿易現狀、存在的問題,以此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得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在出口貿易中,遼寧對外貿易大多依賴進口,本土企業發揮的作用極小,在產品方面,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在品牌上,沒能打造屬于遼寧本土企業的品牌;在市場競爭力方面,缺乏核心技術作為支撐,主要依賴外資企業。基于上述存在的問題,企業應當制定相關政策,政府在技術與資金上給予大力的支持,使遼寧的對外出口貿易發展壯大,促進遼寧乃至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藍天,曲鑫.遼寧省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的戰略思考[J].對外經貿,2012,11(10):12-13.
[2]李輝,韓晶玉.遼寧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10,5(2):23-24.
[3]于春萍.淺析中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3.
作者簡介:于泓(1992- ),女,遼寧省丹東市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