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運營過程中,財務管理以及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方面,為了將企業的財務管理與企業經營相結合,將企業的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管理相結合,針對企業運行過程中的脆弱性,強化企業的財務管理策略,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內部控制;財務管理
一、前言
內部控制是1936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提出的概念,隨著現代企業的多元化發展,企業的經營以及組織更加復雜,因此多元化經營活動中,需要采用內部控制的方式,加強企業的管理,促進企業的可持續化建設與發展。對于企業的建設發展而言,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治理的重要組成部門,對于企業的治理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基于內部控制的財務管理是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以及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任務,因此需要以企業的發展實踐為基礎,以基于內部控制的財務管理策略,循序漸進、穩步開展內部控制系統,從而改善供詞治理,對于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監管。
二、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的關系
內部控制是美國會計師協會提出的要求,最初的概念是確保公司資產以及檢查記事務的準確性的方法與策略,隨著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規定,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確保資產安全、財務報告以及信息真實完整,從而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結合,對于企業的資產以及財務記錄的可靠性進行管理,確保企業業務有秩序、有效率的進行。財務管理是對企業的資金和資本運籌的管理,通過對企業的利益相關者進行協調管理,從而使企業的經營活動更有效率。當前企業的內部控制是為了確保企業經營的策略,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財務管理是對企業的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為了實現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的目的,應該正確制定成本費用標準,遵循經濟、全面、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從而確保企業的財務核算資料準確可靠,確保企業的經營目標。
三、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現狀
從目前而言,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期間,內部財務管理工作以及內部控制策略必須與市場發展相結合,從而發現企業發展存在的缺陷與問題,使企業的建設發展與市場相結合,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在實踐上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因為當前的企業經營理念不完善、執行策略不合適等造成財務管理存在較大的薄弱性,阻礙企業的發展。
1.缺乏健康的企業文化,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合理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具有不可抗拒的影響,積極向上的企業能夠借助價值觀念達到員工的自律,從而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有利于企業的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但是當前我國的企業文化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管理部門的經營觀念與方式有待改善,其中企業內部人控制的現象較為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我國的法人治理結構形式相對完整,但是相比于國外的企業結構,我國企業的治理權較為集中,因此存在著集權控制的現象,企業法人治理的獨立性不足,缺乏新生業務的運轉保障機制與監督,不利于財務管理實施。
2.內部審計獨立性不足,組織權責分派不合理
企業的內部審計是自我獨立評價的一種活動,能夠及時發現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改善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協助管理監督其他控制政策的有效性,促進企業的內部管理。但是當前的一些企業的內部審計獨立性不足,因此不能夠保障企業的內部審計的有效性。健全的組織機構與內部機構件的分工協作,能夠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但是當前的組織權責分派不合理,主要表現為董事長和總經理由一人兼任,造成組織的制衡力度降低,從而違背內部控制架設,影響了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3.內部控制缺乏業務歸口,不利于財務管理實施結果
企業的一般會執行不同的價格體系、提成標準以及年終考核口徑,但是隨著企業的業務逐漸增多,因此標準不同會造成內部控制執行混亂。傳統的財務管理對于當前的企業覆蓋不足,對于企業的財務經營、風險管理以及標準不能夠完全覆蓋,就財務論財務,從而造成企業的財務管理挖掘財務信息與單位業務之間的內在關系挖掘不足,不能夠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對于企業的決策的財務依據不足。
四、基于內部控制的財務管理策略
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基于內部控制的財務管理能夠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內部控制能夠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與運營,從而降低企業組織成本,降低企業風險,確保資金的安全性,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更新財務管理理念
為了時加強查愛物管理工作,應該由傳統的額財務理念逐步向現代財務觀念轉變,正確認識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現代化企業的發展使企業的業務涉及行業較多,差異性較差,而為了加強業務的經營管理,應該采用內部控制體系加強財務管理,構建財務管理文化,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提升成本效益。企業的內部控制需要合理分配權、責、利的關系,構建崗位責任制,明確部門與崗位的指責與權限,形成相互分離、制約與監督的組織管理。
2.構建財務管理的內部審計制度
企業應該建立財務管理的內部審計制度,并且明確審計人員職責權限,對于財務管理活動進行定期與不定期審計,從而發現財務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為了強化內部控制,應該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企業的經濟效益、生產力、價格定位等進行事前論證、審計與始終控制,加強對財務管理行為的監督管理,確保經營效益最大化。
3.規范內控制度,強化財務管理
為了做好財務管理,應該在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基礎上,構建財務管理部門并且設計有效的控制制度,為財務管理提供保障。通過規范化的內部控制制度,為企業的建設發展提供財務數據與業務資料保障,合理的配置經濟資源,預測企業的未來發展,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財務依據。
五、結語
基于內部控制的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內部控制能夠為財務管理提供組織基礎,確保經營合規性、財務信息真實性、資產完整性,從而保障財務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先治.高級財務管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2]秦旭陽.報業集團如何進行多元化經營[J].當代經濟,2011(4).
作者簡介:段潔莉(1989- ),女,甘肅蘭州人,蘭州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公司運營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