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環境稅對于提升環保工作成效,促進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該文對環境稅的經濟效應進行了實證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征收環境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并就環境稅的征收提出了相應的思路和方法,以供參考。
近年來,我國霧霾、水污染、沙塵暴、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在此背景下,環境稅的征收逐漸被提上日程。雖然我國在環境稅征收制度建設方面缺乏實踐經驗,但在資源稅征收中積累了許多成果,加之西方發達國家中對環境稅的征收已經日趨成熟,為我國環境稅的征收提供了許多可行參考。
1 環境稅效應分析模型的建立
環境稅與資源稅所產生的經濟效應十分相似,在我國尚未開征環境稅的前提下,資源稅是最接近環境稅的稅種,且近年來,我國資源稅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對保護環境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加之目前我國缺少環境稅的相關數據資料。因而以資源稅為范例對環境稅的經濟效應進行研究有著較強的可行性。
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對為基礎,構建以下模型來研究環境稅的經濟效應:
數據來源:對1999年到2010年,全國1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江蘇、山東、湖南、廣東、廣西、新疆)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數據取自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為避免偽回歸,首先對數據進行了序列的單位根檢驗,各變量時間序列均通過了檢驗。
通過F檢驗發現F統計量相伴概率為0.0000,小于0.05,因而拒絕原假設,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Hausman檢驗,相伴概率同樣為0.0000,因而不采用隨機效應模型,仍然采用固定效應模型。
對上文中提到的1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相關數據進行回歸處理,擬合后的R2 接近1,說明擬合效果良好,F相伴概率為0.0000說明模型整體顯著。
2 從實證分析結果看環境稅的可行性
環境稅對資本、勞動產出率的影響。從模型估計結果來看,除北京外,其他幾個省市的的 均大于0,說明環境稅的征收對當地資本產出的作用是正向的,且數值越大作用越明顯;相反的,除北京回歸效果不明顯外,其他9個省市的 值小于0,說明征收環境稅使得勞動要素的產出效率降低,這主要是因為征收環境稅后,新技術和新設備逐漸替代人工生產,并促進了勞動者結構的轉變,造成了勞動者短期失業,說明環境稅的征收擴大的資本收入分配與勞動收入分配之間的差距。但與此同時,政府若能及時采取稅收政策,減小環境稅對勞動者的不良影響,就能減小這一差距。
環境稅對經濟規模的影響。在10個省市中,環境稅的征收對經濟有抑制作用的地區為河北和新疆,對其他8個省市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即環境稅的征收對于拉動當地經濟規模的擴大有著積極的影響。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對環境稅征收產生負效應的地區進行分析,發現其經濟較為閉塞,開放程度不足,在招商引資方面較為乏力。而環境稅征收作用較為顯著的地區均開放程度較高、技術領先、資金實力雄厚??偟膩碚f,環境稅的征收對全國多數地區的經濟規模的擴大是有著積極影響的。
環境稅的經濟總效應。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環境稅的經濟效應是多方面的且總體是積極的:首先,征收環境稅對于拉動私人與政府投資均有著積極的影響,投資的增加對于提升資本產出彈性有著顯著的效果;其次,環境稅的征收有利于促進機械化生產和生產技術的不斷革新,對于優化勞動力結構有著積極的作用;此外,環境稅的征收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升級,對于促進經濟開放,招商引資和技術進步有著積極的作用。雖對經濟落后地區經濟國模的增長有著一定的消極影響,但通過政策扶持、稅收調整、技術支持等地區提升經濟技術落后地區的資金實力和技術水平,再扶持其經濟加速發展的同時,適時,逐步征收環境稅,可對這些地區經濟的長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3 我國環境稅制度建設建議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當前我國嚴峻的環境形勢來看,還是從征收環境稅將帶來的良好的經濟效應來看,征收環境稅均有著較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結合實證研究中所發現的問題,以及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認為環境稅的征收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協調發展,遵循循序漸。每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環境均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系統,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環境條件等均有所差異,上文中也提到,環境稅的征收對相對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一定的消極影響。因而環境稅的征收不能“一刀切”而是要統籌兼顧,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在充分結合國情的基礎上逐步開展環境稅的征收,尤其是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給予減免和扶持政策,結合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情況靈活制定適用的環境稅征收制度。
合理借鑒,靈活運用。首先,許多西方國家在環境稅征收方面有著的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如瑞典1991年開征硫稅使石油燃料的硫含饋降至低至法定標準的50%,輕油硫含量也相應地降至法定標準以下;波蘭1970年開始設立環境稅與資源稅,征收范圍廣,稅率相對發達國家較低,但對于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波蘭已經取得顯著的環境保護成效,這對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國有著較高的借鑒價值。但出于國情的差異,我國對其他國家環境稅征收經驗的借鑒應建立在充分適應我國情況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積極改進,才能建立一套適用于我國的環境稅征收體系。
總之,環境稅的征收無論對我國環境的保護還是對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均有著積極的作用,對此,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積極借鑒和靈活運用國外先進經驗,構建科學、合理的環境稅體制。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