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1月份以來,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了5.0%。其中,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4%,創下了32個月來新高。通脹預期明顯上升,物價上漲壓力也隨之明顯加大,這成為影響宏觀經濟增長以及社會穩定的首要問題,而貨幣政策是治理通貨膨脹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主要分析了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發生的兩次嚴重的通貨膨脹,并總結了所實施的貨幣政策的優缺點。同時本輪通貨膨脹與前兩次有很多相似之處,在對引發通貨膨脹的眾多因素進行實證分析之后,根據之前的經驗,可以對當前抑制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進行優化,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關鍵詞:通貨膨脹;經濟增長;政策優化
中圖分類號:F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6-0015-02
引言
自中國實行開放的經濟政策以來,通貨膨脹問題也伴隨著經濟的增長而周期性的出現,并且中國目前正處于通貨膨脹時期,居民深刻地感受到物價的飛漲,貨幣購買力的下降,如果國家不及時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控制目前的通貨膨脹,它很可能會發展成惡性通貨膨脹,給國家的宏觀經濟造成巨大的災難。而貨幣政策是治理通貨膨脹的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中國經濟運行中的認識和運用逐步得到發展。所以說在認清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如何控制通貨膨脹進一步威脅中國的經濟環境,對于中國未來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近幾年,特別是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之后,貨幣政策在治理通貨膨脹方面的效果成為國內外討論的熱點。如何從前幾次治理通脹的經驗,更好地運用貨幣政策,來防止中國通貨膨脹進一步惡化,保持經濟良好、穩定增長,是本文探討的重點問題。
一、變量選取
通貨膨脹指在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普遍地上漲的現象。引發通貨膨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非貨幣性因素和貨幣性因素。了解經濟變量怎樣影響通貨膨脹,對于更有效地運用貨幣政策來治理當前形勢下的通貨膨脹,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Eviews4.0軟件,引發通貨膨脹的幾個經濟變量進行實證檢驗。
由于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原因,1993年前后中國貨幣發行量的統計口徑發生了變化,1993年之前是國家銀行與農村信用社的統計口徑,1993年之后為央行明確的口徑,這就造成了前后數據不具有可比性。1994年以前,中央銀行或政策采取直接跳空手段,貨幣政策的類型表現為擴張與精索政策的循環交替,而在1994年以后中央銀行開始逐漸采取間接地調控手段,因此本文將1995—2012年為樣本區間,GDP增長率、貨幣發行量m2、通貨膨脹率π、外匯儲備fr、存款利率i的數據均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數據庫。
二、實證分析
實證分析結果(見下頁表)。
得到以下方程:π=0.192854m2+0.1938102gdp+1.178217fr-
0.486601i-29.44848
(4.190397)(2.684085)(3.901466)(-3.651314)
括號內是回歸系數的t檢驗量。在lu此回歸方程中,m2、gdp、fr、i前的系數表示廣義貨幣發行量、經濟增長率、外匯儲備以及存款利率對通貨膨脹率的影響大小。
(一)擬合優度檢驗
由下頁表可以看出,本回歸的可決系數R2=0.968618,接近于1,說明所建立的模型整體上對樣本數據擬合地較好,即解釋變量能對被解釋變量95%的離差作出解釋。
(二)顯著性檢驗
針對原假設H0∶β1=0、備擇假設H1∶β1≠0進行檢驗。由下頁表可以看出,M2的參數0.192854的t值為4.190397,取α=0.05,查t分布臨界值表,得t
0.025(17)=2.110,所以|t
(0.225347)|>
t
0.025(17),所以拒絕原假設,接受備擇假設:GDP的參數0.1938102的t值為2.684085,所以|t
(1.595713)|>t
0.025(17),也拒絕原假設,接受備擇假設;FR的參數1.178217的t值為3.901466,所以|t
(1.178217)|>
t
0.025(17),拒絕原假設,接受備擇假設;i的參數-0.486601的t值為-0.3651314,所以|t
(-0.3651314)|>t
0.025(17),拒接原假設,接受備擇假設。同時表明經濟增長率、廣義貨幣發行量、外匯儲備和存款利率都對通貨膨脹有影響,但貨幣發行量對通貨膨脹的影響較大。
(三)方程的經濟學意義
由方程可以看出,GDP、M2和FR的系數為正數,說明經濟增長率、廣義貨幣發行量、外匯儲備與通貨膨脹率是正相關的關系,即在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的前提下,GDP增長越快,貨幣發行量越大,外匯儲備越高就越容易發生通貨膨脹。而存款利率i的系數為負數,說明利率與通貨膨脹負相關,利率越低,通貨膨脹率越高。
結論
結合以上分析,要進一步的控制通貨膨脹,首先,在控制貨幣發行量的同時,也要控制基準利率的水平。其次,把握調控力度,避免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交替出現,造成經濟環境的巨大波動。第三,要時刻把穩定物價作為治理通貨膨脹地首要目標,營造合理、良好的經濟運行狀態,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第四,完善金融市場,創新貨幣工具手段,多渠道的作用于市場控制通脹。第五,減少外匯儲備量,同時要控制人民幣的升值的速度。最后,央行要增加貨幣政策的透明度,減少公眾對通脹預期的不穩定性。本文的創新之處是通過國家對兩次通貨膨脹所實施的貨幣政策進行分析,趨利避害,優化當下的貨幣政策,從而可以取得更好的通貨膨脹的治理效果。不足之處在于,由于數據資源有限和本人所掌握的知識的欠缺,對于影響通貨膨脹因素的實證分析還有待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
A Brief Analysis on How to Prevent Future Inflation
WANG Ying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8,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data show that,since January 2011,China’s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rose 5.0 percent.Among them,consumer price index (CPI)in March rose 5.4 percent,which have been more than the previous market expectations and setting a new high level of 32 months.Inflation is expecte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ame to the upward pressure on prices.They are becoming the primary concern of 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stability.Monetary policy is one of the best way to curb inflation.This passage demonstrates the impact of the money supply,the growth of economy with the inflation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Then,analyzing two serious inflation after reforming and opening up and conclud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netary policy.Becauuse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current and the previous two,we can optimize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to achievebetter effect according to theprevious experience.
Key words:inflation;economic growth;policy optimization
[責任編輯 吳高君]
收稿日期:2014-02-19
作者簡介:王穎(1989-),女(回族),江蘇南京人,碩士研究生,從事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