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房地產企業會計課程原有教學模式的弊端分析入手,闡述該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成績評定、教材建設等方面進行的改革。
關鍵詞:房地產企業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教師
中圖分類號:F24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6-0093-02
一、房地產企業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
房地產企業會計課程是我校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專業的專業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立足中國新會計準則和房地產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將中國現行會計制度、會計核算方式講授給學生,使學生對于房地產企業的會計核算方式清楚地認識和掌握,并通過本課程的教學,為學生今后繼續深入會計理論研究或從事房地產會計實務奠定一定基礎。本門課程要求學生在掌握房地產企業會計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學會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并具備處理房地產企業實際經濟業務的專業能力和素質。為了實現上述教學目標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涵蓋了房地產企業現實經濟核算工作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包括房地產資金籌集,銷售收入取得、房地產建造成本、費用支出、稅費上交、工資發放等日常業務,及年終利潤分配等房地產企業現實經濟業務的核算。為了完成上述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必須對傳統的房地產會計教學作必要的改革。
二、房地產會計教學的現狀
1.教學重理論,輕實踐
而會計學科是一門集理論性與技術性于一體的應用型經濟管理學科,它不僅有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且可操作性極強,活學活用、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一直是會計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近年來,會計人才市場已由“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用人單位對應聘人員的從業經驗要求非常“苛刻”,不再容忍畢業生拿著企業工資完成理論與實踐的“磨合期”,而要求畢業生馬上適應不同企業的不同業務,投入高節奏、高效率的工作中?;谟萌藛挝坏囊?,培養會計人才的實踐性教學尤為重要,而現實中的會計教學的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而忽視了會計實踐的教學。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多數院校的會計學教師缺少會計崗位的實際工作經驗,基本是從院校畢業直接到校負責教學工作,會計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普遍是會計分錄的編制,而缺少經濟業務形成過程留下的原始憑證的講解,學生所學的會計處理是基于教師總結后的最后一個步驟的理論處理,沒有培養出對經濟業務全面分析、獨立完成的能力,之后布置課后復習題鞏固所學會計知識,導致學生并不能充分理解相關會計問題,做不到真正理解和消化。這就造成學生畢業到了到了企業需要重新認識原始憑證再結合理論知識進行會計工作的一個艱難過渡階段,而這一艱難過程往往就會讓很多人畏懼,因而失去了一個好的就業崗位。
2.教學方法單調,手段落后
從大專院校會計學專業的教學現狀可以發現,絕大多數學校的會計教學仍然是以會計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綱,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育,教學方法特點是被動機械學習。這種傳統的會計教學方法主要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缺少與實踐操作的聯系環節,學生缺少自主思考,自我創新能力,缺少對具體問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會計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經濟類課程,會計基本理論雖然是指導實際工作的準則,但會計學習的最終目標仍然是處理實際業務,而當前傳統的會計教學方法與會計學習的最終目標相矛盾,不符合當前國際化趨勢下對會計人才的要求。教學手段落后,基本上是單一的“黑板+粉筆”,再加上教學內容抽象、枯燥乏味,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3.考核方式以理論知識測試為主
當前,房地產會計的考核主要分為理論考試(占總成績的 70%)和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兩部分。理論考試一般是期末的閉卷考試,主要考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平時成績的構成比較靈活,主要由出勤 + 課堂提問 + 作業完成。這種考核方式下,考核的知識比較片面,只能反映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不能反映實際操作水平,學生的綜合能力更無從考證。
三、提高房地產企業會計課程教學效果的措施
1.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以需求為動因,以問題為基礎,進行發現式、探索性的學習。學生的知識絕大部分來自于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把教師與學生的位置進行轉變,轉變成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把學生需求作為依托,進而培養學生自學性和創新性。采用“啟發式”、“案例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開展互動式、參與式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作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性,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綜合分析創新問題的能力。
2.加強實踐教學
為突出會計知識的適用性,會計專業理論與實務必然要進行銜接。會計理論來自于日常實務,是對會計實務經驗的高度概括總結,并對實務工作起到了指導作用,所以這就要求會計教師在對日常教學中,不僅需要構建出較為完整的理論框架,而且還要樹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因此,在講授會計課程時,教師都需組織配備相適應的模擬實務資料和教材與會計實務相銜接,把學生的理論思維引到與實務相結合的實際操作中去,通過訓練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與會計知識適用性。房地產會計,應建立房地產經營沙盤,并將房地產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涉及的各種憑證(包括各種項目報建文件、工程承包文件、不動產銷售合同、項目完工結算合同、銀行結算憑證、按揭款到賬憑證、發票等)制作成仿真化的教學版本,收集房地產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常見的經濟業務材料并制作對應的原始憑證用于教學,實現仿真化目標;實現專業課程教學實務化目標,同時將涉及原始憑證認識及填開、房地產企業常見經濟業務處理技能的教學任務細分到各專業課程中開展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原始憑證處理經濟業務的能力,實現系統化目標。
3.建設實驗室
為了提高房地產會計課程教學效果,應建立健全房地產沙盤實驗室、稅務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房地產沙盤實驗室的建立和使用,有利于學生通過教學,熟悉房地產開發企業成本費用構成及其來源和房地產開發流程及其管理,使其能在實務工作中更好地理解企業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并能正確歸集成本費用,確認收入。同時,建立健全稅務實驗室,使學生足不出校即能高仿真地模擬企業各項稅收納稅申報流程,并通過組織實施項目實驗,使學生熟練掌握現行各稅種納稅申報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建設優秀師資團隊
專業是興校之基石,而師資是強專業的根本保障,優秀的師資團隊應該由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良好的科研素養和先進的專業教學水平的成員組成。而建設這樣一支房地產會計專業教師隊伍,可以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白叱鋈ァ笔侵笇W?,F有專業教師到房地產開發企業掛職,深入企業一線,熟悉房地產項目從報建至項目完工進行完工結算的整個流程,參與房地產企業會計和稅務處理工作,掌握該項技能,并收集教學所需的資料。 “請進來”是指從房地產開發企業或稅務師事務所引進熱衷于教育事業的行業專才或與企業合作共同開展專業建設研究和實施工作。
5.改革考核評分辦法
由于房地產會計課程實踐性較強,同時綜合運用能力要求較高,應建立“理論+技能+過程”的“三三制”考核評分辦法。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基礎理論考核以期末的書面閉卷考試為主,考查學生對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而基本技能與操作技巧的考核則主要根據平時的崗位實訓和作業完成情況給分,著重考查專業崗位的業務經辦過程和業務處理能力;教學過程中還應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與工作態度,體現在學生的“上課出勤率”與“教學參與率”等方面,即整個考核評分過程中根據學生上課出勤和聽課情況給予適當的成績或評分,強調職業道德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陸秀團.專業建設與行業深度結合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4).
[2]胡昭瑾.淺談會計教學改革中的理論聯系實務的重要性[J].商,2013,(12).
[3]高瑩,王倩.提升專業技能改革教學方式[J].中國教育裝備技術,2013,(9).
[4]蘇宏偉.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分析[J].創新教育,2013,(2).
[5]陳靜.“雙證書”制度下《財務會計》教材建設與教材改革[J].財經界,2013,(5).
[責任編輯 陳麗敏]
收稿日期:2014-03-26
作者簡介:何紅(1973-),女,遼寧新民人,講師,注冊房地產估價師,碩士,從事房地產稅費改革、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