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結中國小微建筑企業當前發展概況,系統分析中國小微建筑企業自身的優缺點,當前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結合其優缺點和未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SWOT分析,通過分析得出未來中國小微建筑企業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小微建筑企業;知識管理;SWOT分析;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6-0029-03
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建筑企業特別是小型建筑企業數量和承攬工程任務量持續增長、蓬勃發展。截至2013年,中國建筑企業的數量已經有了很大增加和建筑物的總規模巨大,建筑業已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然而在這些數量龐大的建筑企業中,大量的小型建筑企業起著主力軍作用,已成為建筑企業主體。所以從中國建筑企業現狀來看,只有小型建筑企業的快速發展,才有建筑業的健康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建筑市場走向國際化,企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小型建筑企業應當采取什么樣的競爭策略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從中國建筑業從業主體-建筑企業結構來看,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傳統的小型建筑企業數量龐大,產能過剩,水平低,缺乏競爭力;企業的規模不足,發展不完善,高科技技術和新型施工設備應用水平低;小微建筑企業承攬業務量小,雖然數量龐大,但市場占有份額低,科技化水平低,勞動分工水平不高,效率低下,核心競爭力不強,整體施工力量薄弱[1]。因此,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提高小微建筑企業的競爭力,特別是培育小型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更好地抓住建筑業蓬勃發展的機遇。
一、中國小型建筑企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1.企業資金不足,難以攬活。當前許多建筑工程,尤其是施工利潤較高的大型工程在承攬過程中,一般都需要建筑企業墊資。目前大部分小型建筑企業都存在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盡管資金不足,許多建筑企業還在甲方欠工程款的情況下,千方百計保證建筑勞務承包隊伍尤其是農民工工資。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三點:一是工程款回收困難。有些業主因資金緊張而無力支付工程款。這種情況下,業主往往以各種理由拖延工程竣工結算,使工程款不能及時結清。還有些業主通過多次審核竣工結算資料的方式拖欠工程款,有些工程時間長達數年,對建筑企業的利益造成了嚴重損害。一些小型資質較低的建筑企業,工程款回收率只有35%左右。據專家統計,工程款回收率在75%以下,就難以支付工程材料款,難以保證建筑企業正常運轉[2]。二是小型企業融資困難。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愿給小型建筑企業貸款,即使貸款也規定了一定的上限額度,對企業資金融通來說是杯水車薪。當前中國各省市都出臺了支持小企業融資的政策,但是大部分融資政策是針對工業和其他行業的小企業,建筑企業尤其是小型建筑企業涉及很少,這種情況下,小型建筑企業沒有融資大環境上的優勢,同時本企業又無不動產可作抵押,導致貸款非常困難。
2.活源有所減少,部分開工不足。由于企業資金困擾,許多在建項目被迫停工,新的項目無法開工。這對于小型建筑企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沖擊。另一方面,由于受資質條件和綜合實力所限影響,總產值在億元以上的工程多數被中字號建筑公司承攬,小型建筑企業承攬大型工程的機會較小。
3.建筑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費、金負擔沉重,消耗掉了公司大部分流動資金和利潤。目前的建筑企業生產成本有所上升,國內的甲方都對價格十分敏感,大幅度漲價會導致失去競標的成功率。最后,只好建筑企業自己勉強承擔。建筑企業開工前交納的有投標保證金,為工程總造價5%;履約保證金,一般為工程造價10%~15%;定額測定費1.1‰(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已規定停止征收);排污費1.4‰;意外傷害保險1.2‰;基礎設施管理費1‰;文明施工管理費1.34%;施工中檢測試驗費一般為1元/平米,竣工資料檔案費須在竣工后交按照0.5元/平米,還要交工程質量保證金等等。此外各類人員從業和資格證書年檢及培訓,企業資質年檢等,也開支不小。而建筑企業經費、資金的籌措,主要來源于自身企業的流動資金,其中銀行貸款占了很大一部分。以微利為特征的小型建筑公司,流動資金本來就比較少,這些費金的交納,更加重了企業流動資金的枯竭。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小型建筑企業承擔了一項工程項目,其總造價1 000萬元,則投標保證金需要15萬元,履約保證金需100萬元,工程質量保證金需5萬元,這三項總計120萬元,占工程總造價的12%。如果將一個企業一年要所承攬的十幾項工程累計起來,總計數額相當可觀[3]。由此可見,小型建筑企業相對負擔重。所有這些保證金,一般在一兩年左右,慢則三四年才能回到企業賬上,這些對于大型建筑企業無所謂,但對實力較低小型建筑企業影響巨大。
二、小微建筑企業應采取如下策略措施應對未來建筑行業激烈的競爭
1.在建筑工程業務承攬上以“專”制勝。良好的競爭策略,在實施和改進有效的企業組織過程中作用巨大,小型建筑企業可以鞏固和擴大現有的自身優勢,并且發展進入更高的良性循環階段。對于小微建筑企業來說,該策略是把重點放在“小而專,小而精”的競爭策略上。然后將企業確定的競爭策略濃縮為具體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對于小型建筑企業的專有客戶群。按照建筑行業產品分類,圍繞在一個特定的目標服務的整體定位建設的總體策略,建立一個細分市場或地理區域策略,以發揮小微建筑企業的專業優勢和地區優勢。小型建筑企業,以滿足各地的對象之間的不同客戶的獨特需求,且他們的產品或服務的成本都低。具體與小型建筑公司相比,大建筑企業的規模在國內和國外,施工定位面廣,是一種對小型有限資源的限制。但其在專業性方面相對薄弱,現有的各種業務仍能夠獨立運作,用以分散風險。小微建筑企業如果能集中自身企業的地區優勢和專業長處,在某方面突出其小型建筑企業的專業性,是容易在與大建筑企業競爭中取得成功。所以企業應該在專業性方面探索更經濟有效的企業定位策略。
2.建立和完善各項建筑企業相關制度。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于良好的管理體制和治理環境,如果沒有相應的制度支持和保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無從體現。中國的小微建筑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早期階段,但中后期發展遲緩。當前,小微建筑企業要想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體現其核心競爭力首先必須建立健全企業相關制度,并在相關企業策略制定過程中充分體現其核心競爭力。盡快建立和完善策略規劃體系;組織體系;項目管理體系;生產管理系統;質量管理體系;生產計劃管理系統;物資管理系統;人員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
3.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將知識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先導。人力資源開發、建設和一體化管理已成為提高競爭力的關鍵。大多數小型建筑公司是家族管理,任人唯親,導致小型建筑企業的高員工流動率。因此,加強人事管理,應建立穩定的人才發展機制,讓真正有才華的人能留下。具體包括:建立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部分——人力資源培訓系統;建立一個“公正,公平,競爭,擇優”方案;建立有利于人才選拔和任用機制;完善企業中評價制度;完善營銷體系;改革薪酬制度。目前,許多小型企業在建筑行業中的競爭屬于同一水平的企業,企業技術差距很小,減少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提高競爭力的發展空間比較小[4]。這就需要將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建筑產品結合起來,形成自身競爭優勢。加強知識管理,可以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實施知識管理,對工作人員的知識足夠重視研究和開發,以創造知識,適應良好的發展環境,建立報酬遞增模式。知識管理實際上是小型建筑建筑企業在信息存儲,這也是知識積累的建筑建筑企業管理策略。將積累的知識共享在企業,形成一個內部知識網絡,不斷地進行知識創新,提高小型企業競爭力。
4.小微建筑企業中發揮縣鎮,農村建筑市場,競爭優勢。小型建筑企業在縣鎮農村可以充分發揮技術和機械設備的優勢。小微建筑企業管理靈活,施工靈活,用工方式多樣。這些都是小微建筑企業進軍農村建筑市場的優勢[5]。我們都知道,中國建筑業工人絕大多數來自農村,他們缺乏技術和機械設備,但具有與本地工程有關的各種技能,農村建筑技術雖并不簡單但都與企業職員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農村建筑項目的完成對小型建筑公司策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小微建筑企業承攬的農村電網建設工程、水利設施、沼氣及小型廠礦工程和其他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中看出,可以更好地發揮施工技術專長,總結施工經驗。通過該策略實施,一可避免與大企業的直接競爭,回避其規模較小、實力相對較弱的缺點;另一方面,農村市場有較小的競爭,更高的利潤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進入能領先一步的競爭者,農村市場最終,在未來的發展,策略的實施和必要的資金積累方面就都占據了勝出的優勢。
我們利用SWOT分析方法將當前小微建筑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和在各種環境下所采取的應對策略措施列出(見圖1):
總之,小微建筑企業應充分利用有利的企業發展政策,抓住機遇,強化自身,開拓市場,在“專”上下功夫的同時拓寬小型建筑企業領域,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新的業務領域,不斷改善服務,發揮小微建筑企業自身的特長,在未來發展和競爭中勝出。
參考文獻:
[1]唐健人.小微建筑企業經營理念[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25-26.
[2]洪宗訓,馬配書.中國小微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現狀與培養[J].現代管理科學,2005,(8):52-54.
[3]呂叔春.破解小微建筑企業策略決策風險[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4]袁水明.小微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與提升策略[J].管理咨詢,2005,(2):26-27.
[5]Chimay J Anumba.Integrated Systems Construction:Challenges for the Millennium[M],Internation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HongKong,2000.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Micro-enterprise Architecture
JIAO Li-chao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Pingdingshan 46704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the system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urrently facing,and combine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conduct by the SWOT analysis.We obta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small micro-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 words: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knowledge management;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
[責任編輯 吳高君]
收稿日期:2014-03-26
作者簡介:矯立超(1978-),男,河北蠡縣人,講師,碩士,從事技術經濟及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