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上市公司的會計利潤質量倍受人們關注,本文利用會計利潤質量分析的一些方法,從企業現金流角度出發,以冀中能源為例結合企業財務指標對該公司的利潤質量進行分析評價,以此為公司決策者、投資者在今后對企業會計利潤的使用或評價,提供一些參考依據和分析方法,使市場經濟活動參與者們更加全面地認識和看待上市公司的業績。
關鍵詞:利潤質量;真實性;穩定性;成長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財務報告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資本市場上,投資者需要通過財務報告信息進行投資決策,公司決策者需要通過財務報告信息進行正確的決策。而企業利潤是倍受關注的財務信息,利潤質量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然而利潤數據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得來的,不一定反映真實的經營狀況,如何揭示其真實盈利狀況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利潤質量財務指標的選取
利潤質量反映出上市公司盈利的內在水平,就其本質而言,體現在質和量兩個方面。“質”指的是對上市公司具有本質影響,質變會引起上市公司嚴重財務危機,甚至直接導致上市公司破產,主要體現為利潤的變現性和真實性,“量”指的是對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影響,但不至于沖擊上市公司的本質,主要體現為利潤的穩定性和成長性。
表1 利潤質量評價指標
二、冀中能源利潤質量分析
在一些知名學者對于利潤質量分析的看法和觀點的基礎上,再經過對能源行業的一些特殊性調查,將針對冀中能源從2011年到2013年三年的財務數據,對其利潤質量進行四方面的分析。
1.利潤真實性分析
根據冀中能源2011到2013年財務報告數據,經過計算得到以下利潤真實性指標數據。
表2 利潤真實性指標
通過觀察冀中能源三年的收益現金比率,我們發現三年的收益現金比率均大于1,且2013年的數值遠大于前兩年,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2013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較2012年有大幅度增長,且三年的凈利潤在逐年下降。由三年的收益現金比率均大于1并呈逐年增長趨勢,可以看出冀中能源的利潤是比較真實可靠的。
另外,從關聯方銷售額占總銷售收入的比重來看,三年的比重均較小,三年的平均比重維持在6%左右,這說明其利潤是比較可靠的,利潤的真實性較強。
2.利潤穩定性的分析
根據冀中能源2011到2013年財務報告數據,經計算得到以下利潤穩定性數據指標。
表3 利潤穩定性指標
由上表可知冀中能源三年的現金流入量結構比率均大于1,說明企業現金的獲得基本上依賴經營活動。另外,從冀中能源的現金流量表可得知,近三年冀中能源的投資和籌資活動獲得的現金凈額均為負值,由此可知,該企業自身經營創造現金的能力較強,說明企業的經營和獲利持續穩定性程度較高,利潤質量較好。并且該比率基本呈增長趨勢,僅在2012年比率有所下降,到2013年該比率大幅增加,這也說明冀中能源的利潤持續穩定性程度是比較高。
3.利潤成長性的分析
根據冀中能源2011到2013年財務報告數據,經計算得到以下利潤成長性指標
表4 利潤成長性指標
由上表可知,冀中能源在2011年和2012年的經營現金凈流量增長率均為負值,而2013年該增長率變為正值,表明冀中能源經營活動產生的利潤的成長能力開始由弱變強。
三、利潤質量趨勢綜合分析與總結
綜合2011年至2013年冀中能源的財務報表,通過利潤的真實性、利潤的穩定性及利潤的成長性三方面對冀中能源的利潤質量進行了分析評估得出以下結論:
1.利潤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冀中能源的利潤是比較真實、可靠的,通過收益現金比率來看,三年的收益現金比率均大于1,表明每1元的凈利潤都有大于1元的現金保障。同時,關聯方銷售額占總銷售收入的比重維持在6%,是比較一個低的水平,說明其銷售收入的水分較少,因此利潤比較真實、可靠。
2.利潤的持續穩定性
冀中能源是以煤炭為主業,制藥、航空、化工、電力、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等多產業綜合發展的特大型現代企業集團。它是一個典型的以實體經濟為主的企業集團,這就決定了冀中能源的利潤持續穩定性是比較強。再從其現金流入量結構比率和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這兩個指標不難看出冀中能源的利潤持續穩定性程度是比較高的。
3.利潤的成長性
從利潤的成長性來看,冀中能源在2011年和2012年的經營現金凈流量增長率和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增長率均為負值,其利潤成長性在前兩年是比較差的。而在2013年隨著每股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的大幅增長,經營現金凈流量增長率和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增長率也有大幅增長,均增長為正值,這是其利潤的成長性有了很大的改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2013年冀中能源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量較前兩年有大幅度下降,導致其在當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有大幅度增長,在流通的普通股股數不變的情況下,其在2013年的每股經營性現金凈流量迅速增長。上市公司管理層應不時關注本公司的現金流出量,必要時控制其流出量,從而保障公司運轉有充裕的資金儲備,增進公司利潤的成長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以冀中能源為例,對上市公司的利潤質量進行分析,我們發現雖然公司總體利潤和銷售業績不斷下降,但其利潤質量不一定就差;相反雖然公司總體利潤和銷售業績不斷上升,但其利潤質量不一定就好。另外,由于會計分期假設和權責發生制的使用決定了某一期間的利潤并不一定意味具有可持續性、利潤帶來的資源并不一定具有確定的可支配性,利潤的高低也并不一定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因此,建議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在今后應從多角度,更加全方位的看待公司的利潤。
參考文獻:
[1]于晶,成愛武,陳秋霞.基于現金流視角的上市公司利潤質量評價探討[J].山東紡織經濟,2013(04)968-974.
[2]王學娟,龐娟.新準則下現代企業利潤質量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2(19)112.
[3]趙鑫.萬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潤質量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公司與產業,2012(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