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如今的市場經濟之中,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經常面對選擇多個納稅方案的過程,而且在選擇的過程中不但要符合政府對于稅收政策方面的導向,又能夠減輕企業的負擔,也就是說在選擇過程中應當讓企業和國家都得到一定的利益,這也就是稅收籌劃的出現。這是在國際上非常普遍的現象,稅收方面的籌劃與避稅偷稅等違法行為有著明顯的區別。稅收籌劃是為了在合法的條件下使自身稅收負擔減輕,所以說應當依照合法的方法以及思路來進行籌劃。
關鍵詞:經濟市場;企業稅收;稅收籌劃
在經濟發展以及我國加入到貿易組織的過程中,企業面對著越來越激烈的各方面競爭,怎樣面對嚴峻的挑戰,使自身得到發展,是每個企業都應當進行思考的問題。如今我國逐漸引入了很多普遍性的方法和原則,也成為了我國在策劃經營過程中的熱門話題,其中之一就是稅收籌劃。在國際上,對于這方面的籌劃已經有了比較成功和成熟的經驗,其他國家也都表示認可。但是我國在這方面還沒有成熟的研究,怎樣應用這個原則為企業提供一定的服務,怎樣避免稅收風險,怎樣使我國得到健康的發展,是主要的問題。
一、稅收籌劃的定義
在如今的市場經濟之中,為了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通過稅收的各方面效應,對于納稅人的一些經濟活動進行限制,從而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
企業是市場的主題,其最終目的就是提供給社會豐富的勞務以及商品,從而滿足人民的個方面需要,而企業的動力就是追求利潤的過程。
在如今企業制度建立的過程中,很多的企業都是從事獨立的商品生產,其地位平等,企業的存亡與生產速度息息相關。企業怎樣實現利潤最大化?其中可行的途徑有很多,比方說追加投資、擴大規模,然而對于稅收方面的籌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在企業方面,稅收屬于其中的一種支出,在企業運行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對于企業的生產會產生直接的影響。稅收在企業各個行為過程中都會產生影響。如今的企業往往有著不同的納稅方案,會影響到稅負的輕重。
而稅收的本質就是合法,然而通過分析,他們有不同的側重點。依照我國國慶,筆者的觀點是稅收籌劃就是在符合有關法律的前提下,依照有關法規,對于稅負最輕的方案進行選擇的一種行為。也就是說這種籌劃是有一定的前提的,必須要滿足國家有關法律,而稅收籌劃的方向應當與經營者的目標一致的。稅收籌劃的目的就是納稅人得到更多的利益。
二、偷稅漏稅與稅收籌劃的不同
很多人以為稅收籌劃與偷稅漏稅是一樣的,其實并不是這樣。筆者的觀點是雖然說這三種方式都是為了減輕稅收的行為,但是政府的態度確實完全不同的,這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著不同的特點。
稅收籌劃在合法性方面,與偷稅漏稅有著根本的區別,稅收籌劃是在遵循法律前提下的一種行為,而偷稅漏稅則是通過偽造或者變造等違法手段,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這是法律不允許的。偷稅行為會遭受處罰。另外從時間方面來看,稅收籌劃是在經營之前進行的安排,而偷稅則是在應該繳納稅款的時候隱瞞對應納稅義務的行為。
稅收籌劃相對于避稅來說也有一定的區別,主要是是否與國家立法的意圖相符合,稅收籌劃是通過理財選擇以及投資等內容,依照政策導向的扶持或者說鼓勵來進行籌劃的,其與國家意圖相符合,也是國家允許的行為。而避稅則是納稅人通過一些漏洞人為對于稅款進行改變。因此對于這種行為,各個國家都采取了反對的措施,通過稅法的完善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
三、稅收籌劃讓企業和國家得到雙贏
稅收籌劃對于企業行為有效率非常有利,使企業競爭力增強。通過這種行為,企業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潤,同時使企業資本得到回收,使企業的有關收入增加。企業實施這樣的計劃,就能夠將稅款延期繳納,相當于企業得到了一筆沒有利息的貸款,使其資金來源增大。稅收對于企業有非常大的影響,一項本身不利的做法在加入稅收因素過后就可能變成了一種非常好的做法,相反也是這樣。企業對于稅后利潤有著絕對的支配權利,所以說籌劃稅收的行為使企業利潤更大。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的時候要詳細了解有關法規,并進行周密的分析,防范可能違法的一些行為的出現,使整體行為更加合法,這樣一來企業就可以避免有關機構的出發,使其利潤大大增加。也就是說,稅收籌劃可以為企業提供真正的利益,使其成本降低,相對于沒有進行籌劃的企業來說,競爭力大大增加。
另外,進行籌劃對于國家稅法的立法意圖十分有利,能夠充分發揮在稅收方面的效果,使國家財政收入增加。在如今的經濟條件下,國家通過稅收宏觀調控整體的國民經濟,通過不同的政策制定使資源能夠有效的進行配置。企業依照有關政策以及制度使資源的配置得以實現。企業能夠依照有關政策進行籌劃,是與國家意圖相符合的。籌劃以及調節往往是共存的,只是在不同的地區有一定的區別。如果說納稅人選擇了與國家意圖相符合,就能夠減輕負擔,促進有關地區的合理調整,使稅源擴大,從而使財政收入增加。另外稅收籌劃對于國家來說,會導致稅收收入的提升,對于國家財政是有好處的。而且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有了大量的外資企業,我國在境外也有著更多的投資,如今有著越來越多的境外企業,假如說這些企業可以更好的進行稅收籌劃的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稅收方面的支出,讓我國財政增加一筆收入。另外在社會化的發展過程中,如果說僅僅憑借某個人進行籌劃的話已經能力不足了,納稅人需要得到在籌劃方面的幫助。所以說有很多事務所開始了有關方面的咨詢業務,而作為第三產業的稅務管理如今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這樣對于稅務代理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好處。
四、稅收籌劃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因為稅收籌劃是為了在合法的基礎上降低稅收,所以說應當遵循相應的原則。
第一就是不違反法律的有關規定,稅收法律對于雙方的有關行為進行調整,是一種準則性的存在。而納稅人應當遵循有關規定,依照法律的規定,納稅人可以選擇不同的納稅方案,所以說籌劃是合法的,它和偷稅是不同的,但是如果說采用了非法手段的話,也就不屬于籌劃了。所以說為了不違背法律,籌劃者應當遵循相應的規范,并對于有關政策加以重視。
第二是要在事前進行籌劃,也就是說應當在納稅發生之前,這也是與偷稅相比一個重要的區別。企業如果說想要在經營以及投資等方面進行籌劃的話,應當提前安排,而不是在發生這些行為之后再進行籌劃,這樣才能減輕有關稅負。企業在事前進行籌劃的時候要對于不同的稅種進行比較,并且兼顧各方面的可能。
第三是要有一定的效率。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為了效率,而企業籌劃作為一項經濟活動也需要效率。籌劃可以使稅收負擔減輕,但是在運用這種策略的時候需要配合其他方面的措施。怎樣降低稅收籌劃的成本,是進行決策的重要根據,所以說在籌劃過程中要對于不同的方案進行比較。
五、運用稅收籌劃手段
在籌劃之前應當對于稅制的背景內容加以了解,籌劃都是在一定的條件之下進行的,所以說不盡要了解如今的一些稅制制度,還應當了解立法的意圖以及精神,也就是形成稅制的背景內容。通常來說,國家在稅收制度的制定方面不但要考慮財政收入,還要體現在一定時間內的社會以及經濟政策,從而進行更好的宏觀調控。最后就是要遵循有關國際慣例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則,使各個稅種所具有的各種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另外對于國家需要扶持的企業以及需要發展的企業和需要進行鼓勵的地區往往是在稅收方面采用一定的輕稅政策,如果說不屬于這些內容的話經常采用的是重稅政策。所以說在稅收籌劃之前就應當對于國家的有關思想以及原則進行一個充分的了解,對于國家如今的稅制也要進行清晰的掌握,對于不同稅種的立法意圖以及功能作用進行充分了解,知道其要鼓勵什么活著說限制什么。還要掌握稅收籌劃的一些途徑,比方說選擇一些低稅率。在稅收制度之中,不同的稅種通常有不同的檔次,也就是說對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規模、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納稅人以及不同的利潤稅率也都是不同的,所以說納稅人在籌劃的過程中,為了達到少納稅的目的應當采用稅率較低的方法。
另外還應當進行稅基的縮小,在這方面有兩種方法:第一是縮小絕對的額度,比方說通過免稅數額的增加或者說一些抵補虧損的做法將其縮小。不過這種縮小對于之后的稅基不會產生影響。第二是縮小相對的額度,比方說實行加速折舊的方法或者說選用存貨計價的有關方法使稅基縮小。在這種情況下,當期的稅基會得到降低,但是可能會導致之后的稅基擴大。而在比例稅率的實施過程中,在長期狀況下,納稅人并沒有進行稅務的節省,但是卻得到了納稅延遲的利潤。第三是通過延期納稅的方法,通過財務以及所得稅會計之間的差距或者說其他一些能夠進行選擇的條款,實現這種延期的納稅。這可以說是能夠得到免息的資金使用。第四是通過一些稅收的優惠政策,這是國家為了某些目的,通過減少一些稅務把原本國家的一些收入無償的贈送給納稅人的一些措施,比方說加速折舊、稅收減免、饒讓以及抵免等方法。國家采取一定的優惠的目的是非常多的,而對于這方面的運用是稅收籌劃的一種方法,使自身的稅負降低。第五是比較消極的節稅行為,這是指納稅人在盡量減少疏忽以及錯誤的情況下,避免由于一些行為不予法律相符合而產生處罰,或者說繳納一些原本可以節省下來的稅款,這種節稅對于納稅人應該繳納的一些稅款沒有作用,但是可以有效避免企業出現稅務以外的一些額外的支出。
最后贏得那個掌握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方法。首先就是選擇投資,企業獲利的前提以及基礎就是投資,如果說有正確的投資的話,就能夠讓稅負降低。投資有著多種選擇:投資規模、項目、行業以及區域等方面的選擇。其次是合理組合一些籌資的方式,因為資本結構的詫異會造成稅負的差異,所以在選擇籌資方式的時候不但要對于籌資方式的不同加以考慮,還要對于經濟效益進行一系列的預測,對于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加以考量。另外就是合理調整有關成本,這能夠改變納稅的數量以及進行納稅時間的延遲,這是稅收籌劃的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在合理運用有關財務會計制度以及有關條款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定的節省稅負的效果。最后是合理安排有關收入,利用一些會計方法或者說稅收優惠實現所得額以及時間的控制,使納稅發生的時間延長,達到減輕稅負的效果。另外一種稅收籌劃的非常重要的辦法是稅負的轉嫁,也就是說通過一些手段將稅負轉移給其他人,使企業的稅負減輕或者說消除。
參考文獻:
[1]馮紹武等.企業稅收籌劃[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
[2]張中秀.現代企業的合理避稅籌劃[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9.
[3]張彤等.如何做稅收籌劃[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張文煜,女,漢族,蘭州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