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藥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有關國民民生的行業。資本結構是一個企業財務運作的根本,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本文選取了我國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醫藥制造業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我國醫藥制造業資本結構和企業績效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做了影響醫藥制造業資本結構選擇的分析,以期對資本結構的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
一、醫藥制造業的資本結構分析
本文研究的對象為在深滬兩市上市的醫藥制造業A股上市公司共165家,因為剛上市的公司財務狀況不夠穩定影響數據分析,所以選取2011年之前上市的公司,另外剔除S、ST、*ST板塊的財務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最后有效樣本容量為77。樣本數據均取自國泰安CMAR數據庫,缺失數據主要來自各企業年報。本文統計通過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工作。
1.資產負債比率分析
資產負債比率表明企業負責總額占企業全部資產總額的百分比,能概括性的反映企業的資本結構。
表1 資產負債比率描述性分析
從上表中對77家醫藥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的統計中,可以看出均值保持在41%左右上下浮動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體現了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普遍較低,2011年到2013年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87.8%、87%、88.3%和3.8%、4.7%、7.2%、5.7%,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比較大,說明醫藥制造業行業中兩極分化比較嚴重,資產負債率存在很大的差異。中位數在40%左右,處于一個合理的水平。
2.負債結構分析
本文對負債結構分析主要選取流動負債比重作為分析指標。流動負債比重反映企業短期還債的壓力,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資本擴張。
表2 負債結構描述性分析
從表中對77家醫藥上市公司的負債結構分析中,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2年流動負債比重最大值為1,說明行業中一些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為短期負債融資,最小值為51.4%、37.3%、34.2%,有下降的趨勢,體現了醫藥行業企業對公司負債結構的不斷調整。從均值和中位數上來看,2011年到2013年的流動負債比重均值在85%以上,最高在2011年達到87.3%,中位數均在90%以上,最高為2011年的92.8%,說明醫藥行業負債結構種流動負債的比重普遍偏高,會增加企業短期還債的壓力,增加企業資金周轉的風險。2011年到2013年流動負債比重在緩慢的下降,體現了醫藥行業意識到高流動負債比重對企業經營的潛在風險,不斷調整企業的負債結構。
二、醫藥制造業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實證分析
假設: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
假設,被解釋變量為企業績效,選取凈資產收益率作為衡量企業績效的指標,解釋變量為資本結構,本文選取資產負債率作為衡量資本結構的指標。
根據上述假設得出以上方程:
ROE=a+bDAR+e
由表3模型匯總可以看出,2011年數據的相關系數R值為0.34,R2的值為0.116,說明因變量與自變量的相關性水平中等,線性擬合一般,2011年T值顯著性水平為0.002,通過顯著性水平位1%的檢驗,說明企業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之間線性相關顯著性高,系數為負數,兩者呈負相關關系。
表3 回歸分析模型匯總
2012年R值為0.247,R2的值為0.061,說明因變量與自變量的相關性水平中等,線性擬合度一般,2010年T值顯著性水平為0.009,通過顯著性為1%的檢驗,說明企業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之間線性關系顯著,系數為負數,兩者呈負相關關系。
2013年R值為0.306,R2的值為0.094,說明因變量與自變量的相關性水平中等,線性擬合一般,2013年T值顯著性水平為0.007,通過了顯著性水平1%的檢驗,說明企業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之間線性相關顯著性高,系數為負數,兩者呈負相關關系。
分析77家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2010年到2013年三年的數據,從回歸結果的擬合度來看,模型的解釋程度不是很強,這是因為影響企業績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該假設只驗證了資產負債率對企業績效中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從回歸結果的F值看三年都比較大并且顯著性都比較明顯,說明企業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線性關系且為負相關關系,符合假設。
表4 回歸的方差分析表
表5 回歸的系數表
通過上述實證分析得出的結論為企業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存在負相關關系。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呈負相關關系體現了我國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沒有發揮負債給公司帶來的財務杠桿作用,我國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普遍較低,企業應該適當提高資產負債率來充分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降低負債結構中流動負債的比重,拓寬融資渠道,選擇彈性較好的融資工具,保持彈性的資本結構,最終達到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正相關的效果。
三、影響醫藥制造業資本結構選擇的分析
1.內部因素分析
從企業內部因素分析,影響企業資本結構的因素主要有企業的資產結構、企業的盈利能力與收益率、企業的經營風險、企業的規模和成長性、企業的變現能力和企業管理者的態度。不同的資產結構形成不同的資本結構,擁有大量有形資產的企業信用能力比較強,可以獲得較多的負債,能充分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而無形資產較多的企業資產負債比率較低,可以降低企業破產的風險。選擇最優資本結構模式的時候應該考慮企業的息稅前收益率與其權益資本收益率,如果企業盈利能力強,息稅前收益率高于其權益資本收益率,可以選擇提高資產負債比率以獲取更多的財務杠桿利益,反之則可以選擇保持較低的資產負債率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的經營風險會使未來息稅前利息產生不確定性,因此經營風險較高的企業應該降低財務風險選擇降低資產負債比率的資本結構,反之經營風險較低的企業應該適當提高資產負債比率更好的發揮財務杠桿作用。企業的規模對資本結構選擇的影響表現在規模大的企業能享有更多的銀行貸款,并且大規模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強,破產的風險較小,更可能選擇提高負債比率以獲得更多的財務杠桿利益。處于成長階段的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發展,因此會選擇提高資產負債比率以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企業的變現能力越強,能支付的債務就越多,能夠承受的財務風險也越大,可以適當的提高負債比率,反之則應該保持較低的負債比率降低破產風險。企業管理者的態度偏好也會對資本結構的選擇產生一定的影響,管理者對對待風險的態度會導致不同的資本結構選擇。
2.外部因素分析
從企業外部因素分析,影響企業資本結構的因素主要有行業因素、市場競爭環境因素、稅收因素和宏觀經濟發展態勢。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生產經營活動和內容,在資本結構選擇上也會有不同,產品流通較快的企業信用較好,變現能力相對也強一些,可以提高負債率獲取更多的財務杠桿利益,而一些需要大量科研經費并且產品周期很長的企業則應該降低負債率以保持企業的正常經營。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壟斷地位的企業銷售狀況穩定,可以適當提高資產負債率更好的發揮財務杠桿作用獲取更多的利益,而那些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一般競爭性地位的企業銷售情況會隨著市場的波動而產生不確定性,因此應該保持較低的負債比率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由于負債資本具有抵稅的作用,所以在企業所得稅稅率越高的時候,企業可以適當提高負債比率獲取更多的抵稅利益,而當稅率很低的時候,增加負債就沒有什么意義反而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宏觀經濟發展態勢對資本結構的影響表現在當通貨膨脹的時候會導致企業的成本結構、銷售情況、產品價格等波動從而帶來不確定性,此時企業應該選擇較低的資產負債比率來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四、結論
本文使用資產負債率為資本結構的指標,用凈資產收益率作為企業績效的指標,沒有考慮其他指標的影響,導致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對目前我國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做了分析,通過回歸分析證實了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的關系,根據分析得出結論我國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應該優化資本結構,適度提高資產負債率充分發揮財務杠桿作用,適當降低流動負債的比重降低財務風險,從而提高企業的財務效益。
參考文獻:
[1]候麗秋.關于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的研究綜述[J].財經界,2011(2).
[2]馬清潔.企業資本結構分析[J].時代報告,2012(10).
[3]彭小珈.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績效與資本結構現在及其優化建議[J].科技和產業,2012(12).
[4]何惠.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3(8).
[5]甄洪林.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研究[J].商,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