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人員在公認會計準則的范圍內,為了實現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而做出的會計選擇。本文對盈余管理產生的動機因素進行分析,并闡述了上市公司常用盈余管理的手段。
關鍵詞:盈余管理;會計舞弊;會計準則
一、盈余管理的動機
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人員在會計準則的范圍內,為了實現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而做出的會計選擇。一般而言,公司實施盈余管理的動機主要有一下幾個:
1.報酬契約動機。希利(Healy,1985)發表了《獎金計劃對會計決策的影響》(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的文章,其對盈余管理進行了著名的實證研究。
2.獲得配股資格動機。能否獲得配股的資格對一個上市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不是所以上市公司都能獲得配股資格的。配股是上市公司發行新股的一種方式,從籌集資金的角度來看,配股籌資具有以下三個優勢:一是實施時間較短,二是操作簡單,三是籌資成本較低。此外,若上市公司欲想獲的增發新股、發行可轉換債券等資格,均需要達到既定的盈利水平,從而促使企業通過實施盈余管理的手段。
3.維持公司上市資格的動機。對于一個公司來說,取得并能夠維持上市的資格是非常重要的,當公司由于經營管理不善等諸多方面的原因而導致經營業績的下滑時,公司極有可能為了維持上市的資格,將會通過實施盈余管理活動,甚至利潤操縱的行為來實現,從而避免了公司因連續虧損而被迫退市的風險。
4.債務契約動機。企業在進行日常的經營活動以及投資活動時所需要的資金,除了投資者投入、自身積累之外,主要資金來源于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隨著金融體制的改革,金融機構對信貸風險的意識不斷地加強,在向企業發放貸款時一般與企業簽定協議,其中包括各種要求遵循的條款,如流動比例、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的變動范圍。若企業超出這些條款所允許的變動范圍,此時企業進行信貸將會受阻,因此當企業發現本年度的一些財務指標有偏離債務條款的趨勢或已經偏離時,就會有很強的動機進行盈余管理。
除了上述幾種主要動機之外,一般還有其他的動機,比如:樹立公司股票形象的動機、稅收的動機、高級管理人員的變動動機等等。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市場的發展,盈余管理成為許多公司重要的財務管理方法以及進行利潤操作的手段,常用盈余管理的手段,具體如下:
1.收入、費用的截止確認。主要是通過提前或延遲確認收入(費用)、遞延收入(費用)以及費用資本化的確認等手段來進行盈余管理的活動。
例如:2009年4月20日和訊發布《茅臺信息披露不足盈余管理乃至舞弊之嫌》的文章,在文章中指出:貴州茅臺通過“預收賬款”的截止確認時期來操縱公司的利潤,從而達到盈余管理的目標。
2.資產減值的計提與轉回。根據相關規定,公司須對其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但是由于資產減值的計提比例具有較大的自主性,從而為公司實施盈余管理行為提供了一定的空間。比如:公司在業績較好時,可以多計提減值準備降低利潤,從而可以少交稅款;在業績不佳時,可以通過少計提減值準備或轉回已提的減值準備來調節利潤,從而美化了公司的財務報表。
3.資產重組。它是指企業資產的擁有者、控制者以及企業外部的經濟主體進行的,對企業資產的分布狀態進行重新組合、調整、配置的過程,或對設在企業資產上的權利進行重新配置的過程。目前,許多ST公司普遍采用債務重組的方式實現對“盈余”的管理。
例如:2011年10月,ST金花公司發布公告稱:在2011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336,9萬元,相比第一季度同比增長310.38%,銷售毛利率大幅度提升(37.12%—52.78%),同時凈利潤同比增長23.54%。ST金花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原因是由于產品結構發生變化,進行資產重組而引起的(比如:公司與西安博信達成協議,如在2011年1月31日前歸還9000萬元債務,將得到9543萬元的債務減免,雙方債權債務關系解除。至此,全年ST金花將獲得1.32億元的債務減免)
4.變更會計政策、會計估計。例如變更存貨的計價方法、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合并范圍的確定等手段來進行盈余管理,從而來影響企業財務報告信息的真實性。
例如:甘肅酒鋼集團宏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600307)在2010年1月1日通過變更固定資產的折舊政策、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使得其凈利潤共增加了29,674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折舊政策的變更使得凈利潤增加了29,416萬元;無形資產攤銷年限的變更使得凈利潤增加了258萬元)。
除了上述幾種主要盈余管理手段之外,上市公司公司一般地還會采用其他的手段,比如:利用關聯交易利用應計利潤、非經常性損益、政府援助等等。總之,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盈余管理時要適度,不能采取過度的盈余管理手段,過度盈余管理很容易導致會計舞弊的現象。
參考文獻:
[1]鐘娟.淺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會計手段[J].會計師,2010(06):56-57.
[2]沈丹.淺析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J].現代會計,2011(03):8-11.
[3]Why Are Earnings Kinky An Examination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Explanation[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8(08):2-3.
[4]楊照方.新會計準則下規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議[J].中國經濟導刊,201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