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金融危機后期南通經濟增長趨緩的背景下,隨著經濟對物流的依賴度提高,大力發展物流業是南通經濟發展的潛在需求,本文從南通物流發展現狀及推動經濟發展等角度出發,結合所面臨的問題給出了完善政策、轉變物流結構模式等建議。
關鍵詞:經濟;趨緩;物流業;影響
物流業是屬于第三產業的一個復合型服務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產業類型劃分包含交通運輸業、鐵路物流業、包裝業、港口物流業、快遞業等;而其他行業中也包含有物流的組成部分,如制造業物流、鋼鐵物流、糧食物流、冷鏈物流、生產資料市場等。因其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被譽為“第三利潤源泉”,在經濟低迷時期,大力發展物流業有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的重要作用。
一、中國經濟發展趨緩
自2010年開始,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才開始顯著減輕,但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如圖1.1所示,我國GDP增長由2010年的高速增長逐步過渡到2012年開始的中速增長階段。
2009年尾,物流市場板塊中的國際物流首先開始復蘇,繼而帶動整個物流市場規模不斷攀升。如圖1.1所示,受此影響,2010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增長與同期相比明顯加快,至2012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逐步進入一個慢增長的調整時期。
二、南通物流行業現狀
南通是江蘇省中部的一個地級市,位于長三角北翼上海市對岸,“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被譽為“黃金水道” ,歷年GDP增長率如圖1.1所示,2012年開始,南通市經濟增長呈現穩中略升的態勢,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58.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8%,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GDP增速由2010年開始趨緩,但仍高于全國GDP增速,2013年全國市縣GDP排第25名,屬于經濟較為發達的三線城市之一。
南通市物流行業發展起步較晚,但近幾年發展迅猛,且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貢獻頗大,如圖2.1所示為南通單位GDP對物流的需求系數曲線,從2011年開始,盡管南通GDP增速在下滑,但是GDP增長對物流的依賴度卻在增加,且有攀升勢頭,這說明,發展物流對拉動經濟增長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應繼續保持下去。
再看表2.2所示近年來南通市物流行業運行情況,不難發現,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南通市物流行業三個指標增幅都有所下降,從2010年開始,增幅略攀升后開始逐年遞減,也就是說南通市物流行業增速也在趨緩。對比同一時期全國物流行業增幅,如圖1.1所示,趨緩趨勢相同,但增幅仍略高與全國同期水平。
從以上兩組數據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一是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還在繼續,物流行業無論是在全國范圍還是南通市范圍內,增速都在減緩。二是南通市GDP增長對物流的需求在攀升,大力發展物流是南通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
三、對南通物流行業發展的影響
1.促使地方物流政策出臺
金融危機后,2010年南通市政府提出戰略目標——“兩大轉型”、“率先現代化、建設北上海”,努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向基本現代化轉型,同時加速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北翼組合強港。
為配合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和上海北翼航運中心的建造,2013年南通市政府印發了《南通市現代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圍繞省政府“打造南通省級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的定位和市黨代會“加快建設服務長三角和長江流域的區域現代物流中心”的要求,提出了“重點發展五大物流產業、著力打造三大物流工程、牢固夯實五大物流基礎”的工作任務。該政策第一次詳細地規劃了南通市物流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2.促進物流經濟增長模式和結構的改變
我國正處于經濟中速增長的轉型期,經濟結構正在由依靠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物流業作為服務業中的支柱產業,要加快結構調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適應經濟發展的新變化。縱觀近年來拉動南通經濟的三大需求:投資需求增長較快,消費需求趨緩,對外貿易艱難求進。所以必須改變以往的物流經濟增長模式,尋求新的增長點。
(1)物流經營成本升高
物流經營成本主要受幾個方面影響: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土地和燃油的價格一直震蕩上漲,物流成本隨之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近年來受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影響,人民的生活成本提高,勞動力成本普遍增加,物流又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成本增幅很大。另外在經濟放緩時期,融資難,擠占了企業的流動資金,導致企業資金經營成本增大。所以尋找物流新的增長模式,能夠打破目前多數物流企業高成本、低收益、微利潤運行的怪圈,保證物流企業能夠持續有序地發展。
(2)新物流市場崛起和新技術推廣加快
經濟趨緩物價上漲促使人們轉變消費模式,電子商務成為了最好的載體,近年來發展十分迅猛,如UPS、DHL、聯邦快遞等跨國巨頭在南通都設有辦事處,華宇、佳吉、德邦等零擔明星企業都已進入南通,順豐、“四通一達”等快遞企業在南通競爭激烈。電子商務帶來的物流需求促進了郵政快遞業務的激增,包裹和快遞物流行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集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供應鏈服務也給物流企業帶來了新的競爭力,同時物聯網技術、云計算、多層倉儲等新技術也受到了物流企業的重視。
(3)可持續發展呼喚綠色物流
經濟增速趨緩后,物流行業需要改變傳統經營模式,轉型為高效率精益化的現代服務模式,從成本驅動、速度優先向新驅動,效益優先推進。在《關于制定南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發展綠色經濟,積極推進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等綠色經濟模式,加快形成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資源利用水平高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備受關注。綠色物流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通過綠色物流理念和技術改造傳統的物流運作模式,實現綠色環保與降本增效協調發展,開辟一條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政府要完善綠色物流體制與法律法規,建立綠色物流標準。企業也要積極申請國際環境系列ISO1400標準認證,以標準化促進綠色化。選擇綠色運輸策略,使用綠色運輸工具,使用符合4R要求的綠色包裝,開設綠色流通加工,加大創新力度,讓物流各個環節都能極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貨損。
3.迫切需求物流信息平臺的建立
經濟中速發展時期是一個調整期,這時候的物流企業更需要對物流信息化調控和數據分析,以便提高物流供應鏈的運作效率和物流成本的降低。目前南通市缺少這樣一個權威的物流信息發布統計的平臺,行業協會統計的數據不完整全面,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數據分析庫,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島”現象,對物流企業長期規劃發展,物流市場前景預測都產生了一定的障礙。
四、總結
在經濟增速趨緩期,南通物流業發展機遇和風險并存,政府可以充分發揮稅收、財政政策的產業引導作用,協調解決交通、融資、土地等長期制約行業發展的問題,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切實減輕物流企業負擔,推動新時期南通物流業持續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Bing-lian Liu,Shao-ju Lee,Jian-hua Xiao,et al.Contemporary Lo
gistics in China transformation and Revitalization[M],Springer,Heidelberg New York Dordrecht London,2010.
[2]羅一民,丁大衛,搶抓兩大機遇加快兩大轉型把南通建成名副其實的北上海[N].新華日報,2010(6).
[3]王思遠.經濟增速放緩趨穩對物流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研究[J].物流科技,2014(2).
作者簡介:黃蕓(1985- ),漢,女,物流工程碩士,助教,南通市廣播電視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行政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