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可以被看做是一種契約組合,這種組合存在的目的就是為契約人獲得更多的利潤,使他們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企業的成本管理自始至終就是一個企業日常管理的一項核心工作,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成敗。然而在我國,雖然我們在企業的成本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也探討了一些很好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但是依然存在著一些弊端與不足,本論文正是基于當前我國企業在成本管理上的一些缺陷與不足,逐一深入剖析,并就如何改善我國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提出了幾點改善的建議。
一、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企業管控成本的能力高低直接影響著這個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雖然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仍然有許多不足。所以,怎樣有效減少企業成本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已然成為我國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
1.對成本管理的概念認識比較落后
(1)對成本管理主體認識不足。我國大部分企業始終認為只有少數高層管理者和財務部門才應該考慮企業的成本管理,這樣勢必會導致企業的普通員工不能很好的參與到企業成本管理上來,認為成本管理對他們來說無所謂,他們只需干好自己的職責就好了,殊不知,離開了廣大企業主體的成本管理,是不可能發揮其最佳的效力的。
(2)對成本管理范圍認識不足。大部分企業只是在生產過程中會對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卻在中間過程忽視了成本的控制。企業往往只是重視產出之后的成本,而不關注產出前其他生產要素的成本管理。
3.企業成本管理缺乏市場觀念
在我國,按照產品特性來劃分和核算成本是大多數企業目前比較通用的做法,通過提高單位成本的產量來間接的降低企業成本,這樣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種做法往往會忽視市場的實際需求,如果造成大量產品積壓,那么企業因為提高單位成本產量所獲取的成本效益就被產品積壓所造成的儲存成本與融資成本所抵消甚至降低,造成了成本管理的得不償失。
2.成本管理基礎工作薄弱
一是原始記錄不夠健全,二是定額管理制度不完善;三是忽視了一些細節性的考量工作,;四是物資收、發、領、退和資產定期盤點制度沒有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徒有形式,沒有實效;五是企業自身沒有一個鮮明的價格核算機制,放任生產過程中的嚴重浪費。
3.忽視對成本的預測與決策
當今的成本管理主要是由前期的成本預測和決策,中期的管控和后期的核算和分析構成。前期的成本預測是從宏觀上對生產成本進行一個合理的評估,它既是整個成本管控過程中的首要環節,又是后續進行決策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應該重視前期的成本預測。而成本決策是成本預測的結果,兩者相輔相成。
4.成本信息失真
成本核算的方法不恰當會造成成本信息的失真。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現代化機器設備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大大下降,制造費所占比例升高,但是有些企業仍舊按照人工小時數來分配間接費用的傳統成本核算方法來計算,這樣會導致產品成本信息的嚴重扭曲,會產生不合理的現象。另外,也存在一些弊端使得難以獲得全面的產品成本,也就沒有辦法真正的反映產品在其壽命周期的經濟效益。
5.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方法陳舊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成本管理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復雜多樣,企業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適應飛速發展的經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成本管理手段。目前由于市場上影響產品成本變化的因素不斷增加,企業通過會計電算化等手段處理各成本管理部門急劇增大的信息量,從而實現企業對成本的及時、高效、精確管理的需求尤為迫切。
二、加強企業成本管理對策
在現今科學技術的引導下,電子商務,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進了企業成本管理的模式和方法,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企業成本管理的信息處理實現了廣泛的現代化,已經將企業的成本管理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結合電子與網絡技術的的企業管理,對提高當前企業管理的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1.強化成本管理意識,促進企業文化建設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型的企業成本管理目標已經不單單是簡單的控制成本,而是要對各個生產要素進行合理配置和提高產出效益。所以,作為一個現代化的企業,應當拋開原有的守舊的成本管控思路,重新建立新的現代化成本管理思維,注重科技投入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也就是說,現代化的成本管控中所謂的降低成本,是相對的,最終目的是讓產出和投入的的差值最大化,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2.引入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當今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催生了作業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論、成本規劃和全面成本管理,這些先進的成本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給傳統的成本管控理論帶來了極大的變革,可以為管理者準確的提供成本管理決策依據。
3.健全企業成本管理體系
一個企業如果想高效的降低成本,必須要進行全面的成本管理,科學制定成本管控指標,并作為一個科學體系,對一個企業成本形成的整個過程進行全面而系統的反映。通過研究和學習成本管控方法的特點,制定出符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的特與的成本管理體系。
4.保證成本管理信息真實、有效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控制涉及范圍更廣,貫穿于內部控制發展的主線,延伸到了企業治理機構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而提高企業管理者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的重要保障。無論是企業的領導者還是參與企業經營決策的人員,都要盡到自己應有的社會責任,增強法制觀念和行業自律意識,增強自己的責任心;保持最基本的道德底線;保持職業良知,實現企業效益和自身道德標準的雙提升。
因此,要想很好的做到成本管理,首先我們應該樹立成本效益理念,積極學習現代效益理念,摒棄傳統的“節約、節省”觀念。而一個企業的成本管理應該與自身整體效益聯系起來,努力做到以最少的成本創造最多的價值,獲取更大的經濟效
參考文獻:
[1]李建,徐蕾.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研究[J].科協論壇,2007,12:89-90.
[2]徐函.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及對策[J].企業導報,2009,10:69-70.
[3]趙克勤.略論我國企業成本管理[J].經濟問題,2007,7:41-42.
[4]王志山,王洋.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弊端及成因[J].北方經貿, 2008,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