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化的逐漸深入,金融電子化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就近幾年的狀況來看,互聯網金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互聯網金融的迅速成長給傳統的金融模式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同時互聯網金融的崛起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了新的渠道。本文從中小企業融資的角度,分析了互聯網金融給中小企業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中小企業;融資
隨著我國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金融行業逐漸和互聯網融合。目前來說,很多金融企業或者非金融企業不斷地通過互聯網推出各種各樣的支付工具、理財軟件等。在這種大浪潮的推進下,互聯網企業以及傳統的商業銀行進一步拓展了資本市場的融資模式,這種融資模式與商業銀行的借貸融資和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有很大的區別,被稱之為“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尤其是在目前中小企業融資受困的情況下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互聯網對我國金融行業的深刻作用
1.互聯網與金融行業的結合促進新型金融模式的誕生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子商務行業的迅速崛起,進一步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金融已經從最初的支付功能擴展到轉賬匯款、理財管理、基金、小額信貸、信用還款等多種金融功能。從本質上來說,互聯網金融絕對不是簡單的銀行業務電子化,而是在深層次上對銀行業務的擴充或者說對銀行業務的一種創新,是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目前來說互聯網金融主要依托于互聯網以及各種移動設備、移動網絡實現各種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模式從整體上來說可以簡單的分為三種基本的組織形式:新興小貸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及金融中介公司。目前各個商業銀行推出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短信銀行、電子銀行等也屬于互聯網金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互聯網金融這種融資模式與商業借貸和證券市場的直接融資存在一定的區別,屬于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
2.互聯網金融擴展了現代金融業務范疇
互聯網金融誕生之處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第三方支付,經過近幾年的飛速發展其金融服務大體上分為三類:第一種還是傳統的支付服務,推出支付服務的互聯網企業全國大約有210家左右;第二種是P2P模式,從全國范圍來看P2P公司大約有320家左右;第三種是以淘寶為首的各種電子商務企業,還包括:京東商城、騰訊、亞馬遜、1號店等。這些電子商務公司與商業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相互合作為其客戶推出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以其獨特的成本、信息優勢在我國金融行業中發揮著無可代替的作用。互聯網金融的這些功能主要有:首先是中介或者說是平臺功能,通過互聯網以及移動網絡、移動設備使用互聯網金融的客戶可是隨時隨地完成支付、理財、借款、轉賬等多種功能。其次是融資功能,通過互聯網金融,資金的需求方以及資金的供給方可以自由合作滿足資金需求方對資金的需求以及滿足資金供給方對資金的投資。最后是支付功能,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交易雙方的金錢交易是通過第三方完成的,這種交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交易的安全性、便捷性。
3.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同時促進金融行業不斷發展
經過這些年不斷地發展,互聯網金融已經初步具有一定的規模并且其金融模式也逐漸清晰,就近幾年互聯網金融對我國經濟以及中小企業的作用來看,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我國金融行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金融表現出以下幾個發展特點:第一,發展速度非常迅速。互聯網最初的功能是第三方支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今天已經擴展到理財、借款、轉賬、信貸等多種業務和功能。互聯網金融服務中的信貸功能為目前融資困難的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融資渠道。從目前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以及發展前景來看,很多專家預測未來幾年互聯網金融的交易額將會以幾何級倍數爆炸式增長;第二,多種多樣的主體逐漸參與到互聯網金融中來。參與互聯網金融中的多個主體相互博弈、相互競爭、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者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影響
1.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積極影響
之所以互聯網金融能夠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因為互聯網金融在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時存在特殊的優勢,這些優勢的存在使得中小企業能夠更加容易的獲得大量資金。
(1)互聯網金融能夠解決中小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借貸服務具有良好的信息透明度,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能夠通過互聯網對中小企業的經營活動以及中小企業在各種商務平臺的交易金額、交易記錄進行相信的查詢。也就是說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能夠全面掌握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信用等級、借貸記錄等信息,商業銀行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對比確定中小企業的信用程度以及可以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額度。此外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各個商務平臺還要求中小企業定期匯報資金的使用情況,讓商業銀行充分了解到中小企業對資金的利用程度。因此商業銀行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中小企業的最新信息,這種信息的及時反饋保持了商業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信息的同步性。這種信息同步性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情況,使得商業銀行能夠更加大膽的把錢投資到我國的中小企業中,促進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
(2)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的擔保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第三方平臺的介入成為我國中小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成為我國中小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聯系的重要紐帶。第三方平臺的存在不僅解決了中小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更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的商業擔保問題。在第三方商業平臺出現之前,中小企業向商業銀行借貸時必須以一定的資產進行抵押或者擔保,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企業的信貸風險,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途徑。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業貸款不再以資產進行抵押或者擔保,催生出各種各樣的借貸模式。例如,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網絡聯保貸款就是不需要任何抵押或者擔保的貸款服務。在網絡聯保貸款模式下,各個電子商務平臺相互之間進行聯合,進行聯合的主要依據是網絡信用,這個電子商務平臺的聯合體以整體的名義向商業銀行借款,各個企業之間共同承擔風險。也就是說當其中一家企業由于資金困難不能及時還款,這個聯合體承擔共同連帶責任,聯合體中的其他企業必須替這個企業歸還。
(3)互聯網金融能夠有效的降低中小企業貸款成本
在互聯網金融出現之前,傳統的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商業銀行要花費一定的成本獲得中小企業的一些基本的信息,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借貸成本。再加上前期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十分不穩定,商業銀商要花費一定成本對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跟蹤,這進一步增加了中小企業的借貸成本。互聯網金融模式誕生以后各個商業銀行直接利用第三方平臺獲取關于中小企業的全部信息以及及時對中小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追蹤,中小企業與商業銀行的借貸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同時,由于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的自動化生成服務特征,大大分攤了投入成本,網絡融資可有效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2.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消極影響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鑒于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優勢中小企業能夠更加容易的從外部獲得資金。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有兩面性,互聯網金融模式存在優勢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小企業從外部獲得更多的資金。互聯網金融模式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互聯網金融行業規范缺失、法律法規不健全
由于互聯網金融起步較晚,而且近幾年發展特別迅速,相關的行業規范以及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跟不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腳步,出現一定的滯后性。這種情況就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規范、法律法規不完善。到目前為止,我國相關的金融監管部門還沒有對互聯網金融出臺針對性的、完整的規章制度。中國銀行業監督委員會于2011年9月發布《關于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指出人人貸(簡稱P2P)信貸服務中介公司的潛在業務風險較大,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風險預警監測與防范工作,建立與人人貸中介公司之間的防火墻[3]。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幾乎沒有金融機構能夠對互聯網金融建立完善的、有效的監管制度。再加上互聯網金融行業異軍突起,變化非常迅速,短時間內就有大量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進入,又有大量的互聯網金融退出,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非常混亂和松散。
(2)中小企業違約成本低,各互聯網金融企業信息共享程度低
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起步晚,雖然發展較快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上文所討論的行業規章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等。這些制度的不完善進一步凸顯出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缺陷——信息共享以及違約成本問題。在國外發達國家,例如歐洲、美國、日本等,這些國家的借貸業務有一整套完整的借款流程,而且整個流程中每一步都有具體的控制措施。例如,在注冊階段,借款人在注冊借款賬號之前或者互聯網金融在注冊賬號之前必須經過國家相關監管機構對這些企業進行審查,要求提供這類主體提供其社保賬號、關聯銀行賬號、學歷、不良支付的歷史記錄等信息,企業、個人的信用方面的信息共享程度較高,一旦企業發生違約,其違規成本也相對較高。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控制存在很多的缺陷,國內目前的借貸環境、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公司經營信譽信息等無法與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相匹配。在信息難以共享的情況下,國家難以形成統一的、規范的借貸信息,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違約成本就會很低,中小企業的違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
(3)互聯網金融行業中的金融風險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由于互聯網金融依托于互聯網、移動網絡、移動設備等,這就使得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相比面臨的風險有所不同。互聯網金融在新形勢下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包括:第一,系統全問題。由于互聯網基于網絡技術,因此互聯網的系統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計算機網絡的安全、計算機硬件設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互聯網金融的安全;第二,技術風險。由于互聯網技術更新速度非常迅速,如果單單依靠企業的內部研發根本跟不上技術更新的速度而且內部研發會耗費大量的企業資金,因此尋求外部的技術支持成為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必然選擇。但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外部技術支持只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公司所研發的,具有普遍性不具有特殊性,這就導致某項技術不能夠完全滿足企業的需求甚至可能中止提供服務,導致互聯網金融的技術支持風險;第三,操作風險。不管一項技術或者軟件多么先進都必須有相關人員進行相應的操作才能完成一項工作,鑒于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一點點失誤就可能被無限放大,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三、結語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也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看清互聯網金融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趨利避害,不斷地完善我國互聯網金融,不斷拓寬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參考文獻:
[1]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1(1).
[2]王天捷,張貽珵.基于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13(45).
[3]趙昊燕.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物流工程與管理[J],2013(12).
[4]楊士斌.互聯網金融時代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