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是全國著名的醫藥集散地之一,該市場成長迅速,銷售額連年增長,帶動相關行業發展,對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是當地縣域經濟的主要支柱。醫藥業和物流業的有機結合,形成綜合性市場,產生了商業集群效應。但是,該市場面臨著發展速度過快、發展內部不平衡、發展面臨瓶頸等實際問題。針對這些實際問題展開探討分析,為該市場的運營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醫藥物流;商業集群;流通經濟
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在全國醫藥行業競爭中取得成功,是當地縣域經濟的支柱。該市場的成功值得肯定,但是,該市場運營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的發展問題,由該市場的運營情況展開探討,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可行的應對政策,提出有利于該市場的良好運營和長遠發展建議。
一、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存在的問題
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是全國著名的藥品批發市場之一,其發展迅速,是當地縣域經濟的主要支柱。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的醫藥事業部銷售額在過去十多年間實現連年增長,銷售額由2002年的32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50億元,已在全國醫藥商業企業單體銷售排行榜上名位列第一。目前,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的物流事業部,每天有1500多臺貨運車輛發往全國,藥品進出超過20萬件,每年的物流營業收入達5億多元,其主要服務對象是該市場的往銷藥品。但是,隨之而來市場發展速度過快、發展內部不均衡、市場發展面臨障礙。
1.市場發展速度過快
(1)管理難題
該市場日均銷售達到4000多萬,每天由該市場中轉的藥品數量達到20萬件,并且呈現繼續快速增長的勢頭。面臨如此龐大的業務量和潛在壓力,該市場現有的管理系統難以應對,存在著市場難以有效控制管理的風險。該市場以商品流通為主營業務,要積極維護好往來客戶關系。面臨全國4000多個生產性廠家和數以萬計的藥品經銷商、藥店、醫院、政府機關,該市場管理系統,如何能夠做到及時的溝通,維護親密合作關系,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失去現有客戶,是存在的一大難題。該市場內部,同樣面臨著繁雜的業務量,復雜的業務流程等管理問題。
(2)硬件設施欠缺
該市場早在2008年實現一期擴建工程,擁有現代化藥品倉庫60000平方米,物流中心建筑面積18500平方米。在銷售額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顯然現有的倉庫、物流中心是難以滿足實際需要的,引起了儲存難、中轉難的問題。而該市場原本規劃的二期、三期工程尚處于規劃階段,距離建設施工、完工交付遙遙無期。面臨著日益增長的需求壓力,硬件能否跟上影響著市場的正常運營。
2.市場發展內部不平衡
該市場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不注重結構的調整,存在著發展過程中內部不平衡的問題。該市場過于側重醫藥事業方面的發展,忽視了物流事業在市場發展的作用。根據數據表現,醫藥事業部門銷售額的快速增長和物流事業部門營業收入的平穩表現相對比,很容易發現物流事業部門的營收能力沒有被表現出來。由此帶來的是物流事業部門的平庸表現,繼而引發藥品物流運輸難,潛在營收能力無法開發出來,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3.市場發展面臨障礙
(1)政策風險
由于國家新醫改的實施,全國各地大宗藥品采購普遍實施招投標的形式,在政府努力推進藥品生產廠商到醫院、采購中心直通車式的供應鏈,減少流通環節,并且一再降低藥品價格。面臨這些政策風險,醫藥流通行業存在著經濟效益流失和進行內部重組的風險。國家政策帶來的風險約束著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的長遠發展。
(2)新的競爭對手
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網購成為普遍現象的當今,傳統經濟已經受到影響,尤其是流通業。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盡管之前取得了較為可觀的經營業績,打敗了許多競爭對手。但是,面對網購這個新鮮經濟事務,如何應對互聯網對面不同于傳統意義的競爭對手成為一個新的問題,有待解決。
(3)上游廠商的壓力
盡管該市場與國內4000多家藥品生產廠商之前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但是隨著自主營銷意識的增強、廠商自身天然追逐利潤意識加強,該市場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能否應對這些,影響著該市場能否繼續發展。
二、改善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的對策
針對該市場運營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和隱患,提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對策是十分必要的。根據該市場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對策。
1.強化市場管理
管理是流通行業的關鍵,只有強化市場的管理,才能夠保障市場的長遠發展。該市場應立足長遠,對市場管理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市場的行業競爭力。對現有的管理人員加強教育,不定期召開學習大會,強化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推進管理人員和行業同行的溝通交流,認清外部形勢。適當引進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強化市場的管理團隊,提升管理水平。根據實際制定相關獎罰制度,激發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完善市場運營的軟件設施,確保市場管理高效運營。
2.完善配套設施建設
市場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應制定準確計劃,并予以實施,解決設施的投入跟不上該市場發展需要的問題,以保證市場運營的穩定。均衡軟硬件設施的投資比例,使得該市場能高效有序進行。
3.調整運營模式
在面臨新醫改的大背景下,該市場應從實際出發,制定新的競爭機制,調整發展方案。調整內部結構,醫藥和物流是該市場最重要的兩大部門,現代物流帶動醫藥的發展,現代醫藥帶動物流的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只有合理發展計劃,合理的分配資源,平衡醫藥和物流的發展,充分發掘兩大部門在該市場潛在能量,保證該市場長期運營的科學性發展。
為維護和拓寬往來客戶,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市場從業人員和往來單位、個人建立合理適當的交流。適時舉辦展銷交流會,邀請全國往來客戶、行業精英、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共同交流探討行業發展問題,能夠有效的展開溝通贏得發展機會。展銷會可以制定一定優惠政策,推進銷售,同客戶保持良好互動。市場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對藥品市場的信息優勢,適當兼并上游生產企業,逐漸擺脫傳統經營中,依賴上游生產企業的情況,走出自產自銷的模式來,成為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4.引入O2O模式
引入O2O模式做好電子商務,以應對新的市場競爭中的對手。與一般的網購不同,藥品經營有著嚴格的準入制度,該市場完全可以借助自身優勢,將電子商務作為發展優勢。該市場應完善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做好往來客戶的服務工作,完善在線交易的全過程。該市場可以適當引入新業務,利用自身電子商務和互聯網資源,建立起網絡藥品零售營銷的新途徑,依托自身便捷的物流體系,將網購順利推進,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O2O線上和線下的有機搭配,能夠共同推動該市場的行業競爭力。
三、對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發展建議
太和縣現代醫藥物流市場立足于全國醫藥批發流通行業,在面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行業發展轉型之際,為了持續經營和長遠發展,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1.發揮集群效應
該市場的成功,原因在于醫藥和物流的有機結合,醫藥帶動物流發展,物流帶動醫藥發展。該市場兩大部門的集聚,可以形成商業集群效應。面臨更加嚴峻的競爭環境,該市場應當強化物流事業發展,完善內部結構,發揮商業集群效應。擁有完備的物流體系,為醫藥發展奠定可靠基礎,物流同醫藥共成長。促進太和縣醫藥物流市場物流和醫藥聯營,逐漸強化商業集群,發揮集群效應。醫藥和物流的有機結合,有效的降低市場運營成本;逐步打造地域經濟特色實現商業區位品牌效應;共建商業價值觀,密切合作,實現1+1>2的組合效應;可以帶動相關第二、三產業,實現關聯效應。
2.重點發展現代物流
商品流通是現代經濟正常運行與發展的根本基礎,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現代物流。太和縣并不是主要的生產藥品的基地,卻成為了著名的全國藥品集散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現代醫藥物流市場。該市場的形成是流通經濟領域的成功案例,作為支撐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兩大產業,制造業和流通業。近年來的數據顯示,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過多,非常經典的例子是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價格翻番,物流成本占GDP的18%。因此,建議該市場立足商品流通行業,面向全國經營,控制物流成本,力求將物流費用占藥品成交金額的3%左右,適當低于同行業水平。同時,建立現代物流管理平臺,完善的藥品物流配送機制,通過物流銷售一體化,減少中間環節,大力發揮供應鏈物流和發展功能性物流,減少物流成本,使得現代醫藥物流緊密一體,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實現物流一體化、現代化、網絡化。此外,還需整合周邊縣市物流市場資源,發揮規模經濟的效應。積極補充貨源,打造成為藥品運輸為主,其他商品流通為補充的全國性物流平臺。整合該市場在全國投放的物流資源,發展返程物流線路,促進物流收益。
參考文獻:
[1]丁心基,武云亮.商業集群的效應及其發展趨勢[J].技術經濟.2004.(05)
[2]姜超峰.以倉儲走向供應鏈.中國流通經濟[J].2012.(10)
作者簡介:李松健(1992- ),男,漢族,安徽財經大學,本科生,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