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組織者、領導者的作用,而學生更多地成為教學活動中主體,其地位有了明顯的提升。在此基礎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注重探究性、創新性以及思維性,以便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積極地將新課程理念滲透到教學環節,注重探究性教學。然而,現階段高中數學在開展探究性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清楚地認識到面臨的問題,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開展探究性教學,切實地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率。
新課程理念高中數學探究性教學一、當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開展探究性教學的現狀
1.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教師與學生之間未能進行有效地互動,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沒有進行“自我批評”,還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2.不注重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
高中數學在新課程理念下開展探究性教學,仍然存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過多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開展探究性教學需要采取的策略
1.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探究性學習氛圍
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基于數學學習知識的系統性、復雜性以及抽象性,學生在學習環節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此時,教師就需要進行一定的反思,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就要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提升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教學的積極性,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案例:講解高中數學第二章《函數》“生活中的變量關系”時,首先,教師給學生引入初中學習過的函數知識,讓學生思考、探究生活中都有哪些變量關系,在一定時間內、同一地點通過的車輛數和人數,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表格,根據觀察的記錄、結果進行總結歸納;其次,教師引入函數概念,當且僅當X中的任何一個值,Y中有且僅有一個值與之相對應,則稱Y為X的函數,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之前對車輛數和人數的觀察情況,思考什么是變量、有哪些變量,并且各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函數關系,等等;再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觀察的數據和結果作圖,讓學生對變量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并且有助于學生明白各變量之間的變化關系;最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的進行探究,如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耗油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或者船在靜水、順水以及逆水中的速度變化情況,汽車的行駛路程和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汽車的路程(因變量)按時間(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其路程為時間的函數。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探究,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2.積極地改變教學方式以便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
高中數學在新課程理念下開展探究性教學,需要改變傳統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能力,對遇到的問題,要進可能的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同一題目進行“一題多解”或者對于多道題目進行“多題一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性學習能力。
案例:講解高中數學“不等式”時:首先,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對相關的知識進行簡單地講解,尤其是關于不等式性質方面的知識:傳遞性、對稱性以及加法單調性等;其次,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對不明白的知識向教師提問,如怎么理解傳遞性、對稱性或者是加法單調性等知識;再次,教師進行解釋:對于傳遞性,設a>b、b>c,則a>c,(因為a>b、b>c,所以a-b>0、b-c>0,從而得a-b、b-c都為正數,即(a-b)+(b-c)>0,a-c>0,即a>c)、對于對稱性,設a>b,則bb,(因為a>b,所以a-b>0,又正數的相反數必為負數,得-(a-b)<0,b-a<0,即b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理念下,面對當前高中數學探究性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高中數學教師為了進一步開展探究性教學,應該秉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探究性學習氛圍,同時積極地改變教學方式,以便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努力將探究性學習滲透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鄭淑嬌.高中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自我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2]丁左軍.中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提出的能力[J].新課程,2009,(01). [3]王雅蘭.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4]李健.“一題多解”與“多題一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價值研究與實踐[D].蘇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