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建構式生態課堂”是順應了教育改革的潮流提出的重要觀念,它更加注重教學本身的內涵要求,是為了讓學生們更加全面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是對重構師生關系的需要。在初中生中推進建構式生態課堂能夠有效地消解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本文從初中數學的新型課堂教育模式出發,探討這一模式對初中生逆反心理潛移默化的治療。
建構式生態課堂初中生逆反心理治療在過去的教學改革中,從沒有一種教學改革像“建構式生態課堂”這樣更加注重教學本身的內涵,它更符合學生的成長需要。拋開知識傳授的本身,建構式生態課堂對學生的心智和道德成長都大有裨益。
一、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教學理念
建構式生態課堂的一些核心理念是對以往的教學觀點中一些固有形式的突破。比如它倡導的“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學促教、能學不教”等觀念更加注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等待教師去傳授給自己知識,而是主動的去自學,鍛煉了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這種自學過程中,如果有不明白的問題,再向老師請教。
另外,建構式生態課堂倡導以學促教,提倡一種“教學相長”的觀念。“以學促教”,強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的一些意見對教師的教學有幫助,讓教師和學生建立起一種共同學習的氛圍,在同一個平臺上形成對話模式,這本身也是對師生關系的一種重構。在“構建式生態課堂”中,要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所有的教學活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和學生之間互教互學、互相質疑、共同建構、遷移應用。不但可以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架構,同時也讓課堂氛圍變得活潑、民主。
同時,建構式生態課堂還有一些很好的內涵要求,這些要求有些是我國傳統教學理念中的精華,有些是時代創新的成果。比如:提倡民主與平等,鼓勵教師和學生在同一平臺對話;提倡自主與合作,讓合作式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夠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提倡探究與生成,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一改過去學生學習和作業只是為了單純應付教師的局面;提倡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把學生們培養成為有個性的人才;提倡多元的評價體系,摒棄了過去只看學生分數來判斷學生的模式,讓學生的學習成果能夠通過更加多元的方式得到展示……總之,建構式生態課堂的內涵中有著我國傳統教育理念,也有著符合時代潮流的教育理論,是一次優秀的教學改革。比如“因材施教”這一提法就是孔子的重要教學理念,再比如建構式教育理論也對我們提出的“建構式生態課堂”有著重要影響。
二、初中生心理逆反心理原因和表現
(一)初中生逆反心理原因
逆反心理是一種正常的表現,當初中生進入叛逆的青春期以后,就開始萌生出一種獨立意識,他們渴望表現自己的主張,希望突破傳統的舊觀念。我們身為教師不能把這種逆反心理當作一種變態心理,它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同時,這種逆反心理是有著反彈意識的,越是強力打壓,越會激起強力的反抗。
另外,初中生的學業壓力開始變大,這也讓他們青春期的獨立意識變的緊張,但是我們相信,如果能有效地進行疏導,這時期的初中生不但不會反抗學習,還會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幫他們渡過青春期的焦慮和迷茫。同時,來自學生家庭的因素、社會因素如果發揮不當也會加劇初中生的這種逆反心理。
(二)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表現在學習上主要是厭學、上課搗亂、逃課,有的孩子甚至會故意讓教師出丑,似乎可以讓他們從不良的學習狀態中找到一絲絲放松情趣。總之,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表現在學習上主要還是對待學習表現出消極和應付的態度。
信息時代的信息發達,一些社會上的“學習無用論”此時也會誤導一些孩子,讓孩子們的消極學習有了所謂的正當依據。
三、建構式生態課堂對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治療實踐探索
在前文中,我們簡要地分析了建構式生態課堂的一些理念,也分析了初中生逆反心理的部分成因和在學習上的表現。那么不難看出,建構式生態課堂其實對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其實是有著治療的效果的,我們不妨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去治療初中生逆反心理。
(一)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就是有了獨立的意識,渴望個性的解決。如果在教學中,我們能尊重學生的這種個性需求,而不是打壓這種需求(實質上越是打壓越會加重逆反心理),就會很大程度上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反倒會削弱學生的逆反心理。比如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對這道題目的解法,比老師的要簡便很多。”或者是“這個教材不適合我們現在的學習需要”等。聽到這種聲音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去斥責學生口出狂言,而是應該認真的聽聽這些聲音中合理性的存在,并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體現出的這種個性化的想法。
前蘇聯教育家費可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說過:“請你不要忘記,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這種待遇來自一個親近的人的時候,他的痛苦心情會在心靈里留下一個長久的痕跡。”在初中生的成長過程中,教師是孩子們親近的人,所以不能去傷害他們,打壓他們需要張揚的個性,教師的這種鼓勵才是學生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的催化劑。
(二)以合作式學習化解逆反情緒
初中生的逆反情緒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孤獨,他們渴望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小的社交圈子,孤獨反倒會加重他們的逆反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如果能把建構式生態課堂中的合作式學習引進課堂,不但會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高,還會讓他們有團隊意識,克服了孤立學習的逆反心理。
比如在初中數學的教學時,筆者曾把班級里的同學分成八個小組,針對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知識點,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別總結直線與圓的三種不同位置關系,看哪個小組的成員總結的最充分。這種方式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他們一起討論,總結,最后在遞交討論結果的時候讓筆者感到很欣喜,孩子們不但可以總結概念性的東西,還能找到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實例。
(三)因材施教并正面鼓勵為主
不可否認,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個人的接受能力和資質也不同,這就會造成一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的逆反心理。初中生開始有了自我獨立意識,針對這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一定不能責罵,要根據他們的現狀進行有耐心的鼓勵和輔導。
比如,有的學生對幾何學總是找不到要領,但是代數相對較好,可以這樣鼓勵:“你的代數很好,如果幾何再好一些的話,你會更優秀。”一些學生的成績不理想,但是只要有一點點的進步,教師都要正面鼓勵。比如個別學生成績不及格,如果能考及格,我們就要鼓勵他現在的進步,只有如此,他才會一步步的提高。
四、結語
總之,建構式生態課堂對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有著潛移默化的治療效果,筆者拋磚引玉,以期待更多的一線教育者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劉孜杰.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分析與對策[J].渭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S2).
[2]于錦民,張紹奎.中學生的逆反心理與教育調控[J].普教研究,2013,(4).
[3]王茂田.中學生逆反心理分析和矯正[J].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