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孩子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響。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教學體制的改革,曾經的教學模式在實踐當中漸漸發現很多問題,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的現狀,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以便能夠提高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的有效性,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
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現狀措施教師教授學生的時候,應當把每節課程中的教學難點進行歸納,在課堂教學之前,認真地研究教學方法,然后將知識教授給學生。本文首先對于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與歸納,其次對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提出改進措施,希望有利于教師設計出合理的教學和學習方案,從而促使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的現狀
(一)對于教學的目標沒有準確的確定
目前,雖然我國的教學體制已經步入了深化與改革進程中,但是依然沒有準確地確定教學的目標,應試教育依然是束縛當前教學的教學體系。在幾個圖形當的教學中,教師很多時候都要求學生背誦相關的公式。比如:邊長乘以4等于正方形的周長,長度和寬度的和乘以2等于長方形的周長等。這樣學生確實能夠用最快的速度解答兩種四邊形的周長問題,但是倘若碰到形狀不規則的圖形,就無法快速有效地得出答案。
(二)對于學生的轉化思想沒有進行培養
在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中,轉化思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教學作用與教學意義。學生想要更好的解答問題,只有具有轉化思想才能在問題的解答中快速而準確的得出結果。但是很多教師并不知道要對學生進行轉化思想的培養,也不知道其思想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圓柱體體積的時候,有具體的公式推導過程,但是很多教師都是直接帶過,其實對學生的轉化思想進行培養的正是這些過程。
(三)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很好地培養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人才競爭更為激烈的今天,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要求也呈越來越高的趨勢。但是在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大部分課堂時間只讓學生對于解題方法進行掌握,讓學生深陷“題海”當中,這對學生本身理解題目的能力沒有起到促進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也不會去反思,更加不會從不同的方面思考問題解答的方法。
二、改進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對教材進行靈活運用
目前,對于數學教學課程體制的革新已經加深,因此,也應當更有創造性地使用課本教材。
首先,靈活看待課本上的練習題,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與課本教學相結合,對現實問題進行研究和解決,有利于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與進步。比如:在講解“圓的周長”時,盡量讓學生將實際的生活與課本知識互相聯系,教師設計一些題目讓學生思考,如制作某個銅圈,銅圈的直徑是30cm,銅條的長度是多少?由于這個問題與平時生活相關,因此可以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地想要探索與學習。此外,在每一堂課快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疑問,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后、平時的休息時間獨立的思考、探索,促進學生單獨思考問題,以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更好把握和理解。
(二)在生活中尋找數學
在我們生活中用到數學的機會特別多,因此,便可知道我們日常的每一天有很多機會能夠接觸到數學,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過程當中,就需要啟發學生在平時生活當中善于發現數學的存在。比如:教師上課在講到三角形一課的時候,提出三角形具有很強的穩定性,由此對于學生提問,在教室里面、家里、操場等地方還有那些東西是三角形的?在教師的引導與帶領下,培養學生對生活的善于觀察,且感受到我們經常需要用到數學,數學為我們帶來的好處和便利,促使學生能夠在平時生活中更善于發現數學的存在。
(三)現代先進技術的運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很多學校已經開始了多媒體教學,并且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便利性,所以得到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的青睞,從而受到廣泛運用。比如在對圓形的周長、面積等課程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便利性,在學生面前對不同圖形割補與拼接進行演示,使得學生對于各種圖形的理解更加的直觀,方便學生更快得到解題的方法。
(四)應用小組合作研究模式
鍛煉學生的自我動手的實踐能力,是促進學生理解、運用和掌握數學知識十分有效的辦法。因此,教師可以想辦法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而小組合作便是讓學生動手實踐的方法之一,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能夠更加富有團結精神和團隊精神。教師設計的問題應當由兩三個同學來共同完成,可以以此進行分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提出改進措施,教師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案,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十分明顯的提升作用,可以使得學生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韓曉偉.談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4,(2).
[2]周小平.探析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的教學策略[J].求知導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