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獨立學院大學生普遍面臨就業壓力的情況下,推行雙證教育,使學生既取得本科學歷證書又獲得從業資格證書,真正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是獨立學院應有的辦學特色。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經濟類專業正在積極探索推行雙證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已經初步分析出獨立學院推行雙證教育的實踐路徑。
獨立學院雙證教育經濟類專業“雙證教育”,即“學歷證書+從業資格證書”教育,學歷證書由國家批準的教育機構頒發,從業資格證書由各行業協會、機構認證頒發。雙證教育是指學校在進行較高水平專業理論教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并為其提供考取各類從業資格證書的機會,使學生畢業后不但取得學歷證書,還能獲得相關從業資格證書,真正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本文試圖通過對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以下簡稱“濱外學院”)經濟系國際貿易和金融兩專業2012屆、2013屆畢業生考證情況的統計分析,對獨立學院雙證教育的實踐路徑作出初步分析。
一、獨立學院推行雙證教育的探索
以濱外學院為例,經濟系國際貿易和金融學兩專業已經對雙證教育展開了探索。
1.優化課程設置,改革課程內容。在教學計劃中專門設置了與各類從業資格證相對應的課程。其中,國貿專業設置了《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單證制作》《海關實務》《國際物流》《商務英語》等課程,鼓勵學生考取單證員、報關員、物流師以及商務英語證書;金融學專業則設置了《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基金管理》《保險學》《金融理財》《金融英語》等課程,鼓勵學生考取證券、銀行、期貨、保險、理財以及金融專業英語證書。同時,教師大膽進行課程內容改革,將資格證考試用書中的部分重點、難點以及經典案例和練習融入課堂講授中。
2.推廣實踐教學方式。通過多種實踐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包括:(1)實訓法。要求學生扮演實務中的各類當事人進行實際操作訓練;(2)模擬法。組織學生利用實驗室,對真實的金融投資交易進行模擬操作。(3)探究法。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為若干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并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3.營造考證氛圍。千方百計地營造積極的考證氛圍,包括:(1)邀請專業人士講座。邀請行業協會、機構專業人士以考試組織者和培訓師角度為學生講解。(2)組織優秀學生交流考證經驗。包括就業市場對國貿金融人才的要求、各類資格證與個人職業發展的關系、考證前必須學好的重要課程以及學習方法等。(3)組織學生統一報考,提高報考率。(4)創造培訓機會。開設從業資格證考試培訓班,讓學校成為培訓主場。
4.創新考核評價方式。將資格證的考取情況納入課程和實習的考核評價體系中。考取資格證的學生經教師審批可獲得相應課程的加分,甚至可以獲批免修。學生畢業前將資格證的考取情況登記在實習手冊上,并附上相關證書復印件,即可獲得一定權重的實習成績。
5.建立實習基地、推薦就業。與諸多單位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建立了與經濟類專業對口的實習基地,優先推薦持有相關資格證的學生實習進而就業。
二、獨立學院推行雙證教育的調研與評估
1.考證率。學院經濟系2012屆學生平均考證率為57%,國貿專業為51%,金融學專業為62%;而在2013屆學生中,考證率平均為56%,國貿專業為50%,金融學專業為65%。可見,兩專業考證率在穩步攀升。
2.考證種類分布。國貿專業考證主要集中在會計、單證員、銀行、報關員、BEC商務英語、物流師、理財師、證券、保險等方向,并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和跨專業特點;金融學專業則主要集中于會計、證券、金融專業英語、銀行、保險、期貨、理財等方向,集中度和專業化程度較高。
3.考證與學校課程和指導的相關度。經調研得知,經濟系兩屆學生中有60%認為在校所學專業課程與考證相關,58%的學生認為學院在日常工作中對考證的宣傳、引導和鼓勵對其有幫助,體現了學歷教育與資格證培訓的有效銜接。
4.考證對實習就業的幫助度。統計發現,69%的學生認為考證對實習有幫助,64%的學生認為考證對其就業有促進作用。說明現有雙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學生實習和就業競爭力的作用。
可見,現有雙證教育體系在提高學生考證率、實習就業競爭力等方面已經初見成效。然而,也存在下列問題:第一,考證種類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于會計從業資格證和專業英語證書,其他更貼近國貿和金融專業的資格證考取數量較少;第二,考證與學校課程指導、實習就業的相關度仍然有待提高。
三、獨立學院推行雙證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完善課程內容改革
可以將考證用書中逐年更新的理論知識、經典案例和練習題引入專業課程的講授中。針對證券和銀行資格證考試偏重理論的情況,應選取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上加以詳細講解,并盡量運用模擬和實訓等實踐教學方法。
(二)推進實驗室建設
經濟類專業業務技術性強、風險性大,加之創新使新業務層出不窮,所以從業人員必須有相當強的業務操作能力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形勢。這就要求獨立學院必須建設模擬交易實驗室,使主干專業課程能夠在實驗室中實現各種真實交易的模擬。
(三)營造濃厚考證氛圍
1.建立考證信息網絡交流平臺
建立考證信息的網絡交流平臺,開設“教師談考證”“專業人士談考證”“老生談考證”等在線互動專區,逐步建設起各類資格證考試經典練習題和歷年真題題庫,為學生疏通網絡信息交流渠道。
2.為學生報考和考試提供便利
逐步實現各類資格證考試的統一報名、統一培訓、統一頒證。這些措施的實施必然會提高學生報考比例,獨立學院可以此為契機向相關頒證機構提出申請,將考證地點設在校內,既使學生主場應考占盡便利,又可以在無形中提高獨立學院知名度。
3.建立從業資格培訓基地
引進資格證培訓機構在校內設立培訓點,為學生做好資質把關、場所安排、組織報名等各類服務工作,創建獨立學院在考證培訓和認證資格方面的品牌。
(四)加大考證在考核評價體系中的比重
將考證寫入相關課程教學大綱,明確其在課程和實習考核中的評價標準,加大所占分值比重。在培養方案中設立校外學分制度,使考取規定從業資格證書的學生可以獲得相應學分。
(五)實現學生、教師、企業的有機結合
首先,由學校鼓勵教師走進企業實習,掌握所需人才規格等第一手資料;其次,教師根據企業特定崗位需求為學生量身定做專業課程和從業實踐能力培訓;再次,要求學生畢業時不但要取得學歷證書,還要獲得從業資格證書;最后,教師推薦持證學生到企業實習就業。從而,實現學生、教師、企業三者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李云超.雙證教育與就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31):14.
[2]王維紅.以就業為導向的經管類課程體系改革和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