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學習教育生活狀況,開展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存在問題和對策研究,希望通過此研究,能有利于認識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在學習品質諸多維度(學習動力、學習傾向、學習監控、學習策略、學習能力)方面現有發展水平和存在問題,有利于很好地解決學校“留守兒童”中“學困生”“厭學生”漸多,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等方面突出的問題。從而使每一名學生得到充分、健康、良好的全面發展。留守兒童的學習品質發展水平和培養策略方法的研究對其他學生的學習品質培養和指導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留守兒童學生品質發展水平教育啟示“留守兒童”是當今社會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中,社會轉型期間出現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他們基本上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其身心發展處于一個需要家庭(主要是父母)倍加呵護和關愛的關鍵時期。
一、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研究的意義
縱觀已有的研究,大部分的是對學生學習品質的結構,學習品質的維度等學習品質內部結構層面進行的,且針對的多為中小學生學習品質的研究,對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學習品質的研究幾乎沒有,尤其是揭示留守兒童的學習品質的現狀的。
只有了解認清學生的學習品質的結構和現狀,才能幫助學生構建學習品質的結構,有利于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品質結構和現狀,有的放矢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二、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現狀的調查
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與非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沒有明顯的差距,但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呈兩極分化現象比非留守兒童嚴重,與學習成績呈正相關。
1.低年級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比較
由于低年級兒童剛剛進入學習的階段,學習品質發展水平還處于同一起跑線,自我對學習的認識和理解還處于說不清道不明的狀態,因此對他們學習品質發展水平的了解方式也較少和簡單一些,從低年級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老師)評價各項得分和學生學習狀況上分析,低年級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與非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無論從哪個維度看沒有明顯的差距。包括留守兒童在內的學生學習品質發展水平老師評分較高的學習狀態也較好,學習品質發展水平老師評分較低的學生基本上學習狀態也不佳,從調查中了解:個別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較差,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前提,這個時期的學生學習品質就像一張白紙.
2.中、高年級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比較
在調查中發現:中、高年級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比較沒有明顯的差距,但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呈兩極分化現象比非留守兒童嚴重,與學習成績呈正相關。我們分別在中、高年級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發展水平較差和較好的群體中找出典型個案,從他們的生活環境、學習狀況、自身情況等方面進行觀察調查,尋找他們之間的差異,進行對比和分析研究。
3.中、高年級學習品質發展水平“較差”的留守兒童的學習品質現狀及分析
據調查:這部分留守兒童生活的家庭,往往監護人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不是年老體弱的就是文化水平不高,他們監管的孩子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無力去教育培養這些孩子,更談不上在學習上給這些孩子什么輔導和幫助了,隔代親,老人往往會過于溺愛孩子,對孩子疏于管教,使孩子長期處于“無政府”狀態,缺乏最基本的教育氛圍。導致這些孩子學習習慣較差,學習品質發展水平較低,學習狀況堪憂。從學習品質四個維度分析: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意志薄弱,自我認識不全面;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習能力較差;厭學情緒較重,甚至引發學習心理障礙。
4.學習品質發展水平“較好”的中、高年級的留守兒童的學習品質現狀及分析
從問卷調查中發現,有一定比例的留守兒童有良好的學習品質,且這部分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也相當的不錯,與非留守兒童相比,他們的家庭結構、生活學習環境都處于劣勢,即使與其他留守兒童比較,他們的生活學習環境也毫無優勢而言,而他們為什么會學習品質發展水平“較高”,學習成績較突出?我們不妨從學習品質的幾個維度來分析一下。這些留守兒童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高昂的學習興趣;這些留守兒童具有較高學習獨立性水平,且自主學習能力較強;這部分留守兒童的學習方法基本科學,且有較強的學習意志;“較好”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觀念強烈,學習習慣良好。
三、培養留守兒童學習品質的對策及對留守兒童教育的啟示
1.社區方面
由于農村文化娛樂事業的落后,留守兒童在節假日“無娛可樂”,會受些小混混影響,養成一些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進而影響留守兒童們學習品質的形成。因此,農村社區教育如能填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充分發揮我國農村良好的優良傳統,積極調動農村高素質的老年人以及鄉村退休的老教師參與社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培養工作,對于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培養和學習品質水平的發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2.學校方面
學校教育的組織性、計劃性和系統性,以及教育教學的一切物質設施等等,都是家庭教育所不能比擬的。對留守兒童來說,如能通過必要的學校教育補充家庭教育的缺失,將有利于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健康成長。
3.家庭方面
留守兒童的家長,在家時間少,和孩子溝通的時間更少,孩子的變化往往還沒有感覺,當碰到事情后,處理的方式也是粗暴、簡單,傷害了孩子的身心,反而更容易讓孩子產生不良的行為。在外打工的家長要經常與孩子的班主任以及課任老師保持聯系,共同商討教育的策略與辦法,做到關心子女教育與掙錢兩不誤,使孩子從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中健康成長,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品質的養成。
當前,兒童學習出現很多典型的問題,如學習能力弱化,解決問題缺乏分析的程式化,成績兩級分化現象很嚴重等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在農村較為普遍,在留守兒童身上表現尤為突出,表面看是社會問題(打工潮)在教育上的體現,具體表現在留守兒童身上外化為學習習慣差,深層次分析是學生不良的學習品質在學生身上的外顯,如能從社區、學校、家庭諸多方面著手,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來彌補留守兒童教育上父母教育的缺位,善待孩子的學習品質培養,使留守兒童不良的學習品質得到積極的轉化,不失為農村轉型期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健康發展的一個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