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鑒賞是高中美術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提高學生對于美術鑒賞的能力,不僅能提高學生審美還能開闊其思維,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但是,在新課改實施的大前提下,對于高中美術老師來說,傳統的美術鑒賞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求,應當打破桎梏,摒棄舊時教育的缺陷,尋找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美術鑒賞的水平,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美術鑒賞素質教育教學模式這里是一個圖片這里是一個圖片一、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現狀探討
我國對于高中美術鑒賞教育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在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美術鑒賞雖然是一門必修課,但是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都沒有將美術鑒賞當作是一門必備的素養,學校沒有意識到美術鑒賞在學生目前情操和思維培養方面的作用,學生也沒有意識到美術鑒賞的素養對其將來發展的重要性,美術鑒賞教育的存在性也受到了威脅。同時,由于美術鑒賞教育體系的不完善或者教育方式的不專業,很多學校就算重視了美術鑒賞的教育,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專業的體系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中灌輸了較多無關緊要的內容,導致學生對于美術鑒賞知識的掌握更加不足。同時,美術教師對于美術鑒賞教學的定位和目標也不明確,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過多地將培養集中在對作品的賞析技巧方面,僅僅將其當作是一門技術,而不是當作藝術傳達給學生。學校為了應對高考制度,更是開設了藝術班,將美術鑒賞的教學集中在了應對考試的方面,完全忽視了美術鑒賞教學對于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對于情感的互動和情操以及審美的提高,更是忽略了。
二、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改進方法
1.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作為老師,在美術鑒賞教學中,一定要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于美術鑒賞能夠正確的找到入門的方法,鑒賞美術作品時能通過觀察和思考由淺入深的感受到作品所蘊含的美。在對作品鑒賞的同時,要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標準,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體會到作品的意境美。在評析學生自創作品的時候,要客觀積極的評價,找出其中的不足和學生一起發現改進作品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老師對于學生的作品要給與足夠的尊重和肯定,不足之處也應當委婉的指出,也可以采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對自身創作的作品不足的地方進行自我鑒賞,發現好的改進方式。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美術鑒賞的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對于美術鑒賞的興趣和喜愛。
2.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
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學生對于自身興趣的培養時間就越發顯得很匱乏,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更好的提高學生對于美術鑒賞的能力,這就要求老師提高美術鑒賞教育的質量,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作為老師,應當有長遠的目光和積極地教學態度,在課余時間對課程的的教學內容熟練掌握,充分的利用課內外的教學資源,爭取做到充分利用課堂的每一秒,提供高質量的教學。作為老師,自身也應當適應如今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自身對于美術鑒賞的認知,吸取優秀的教訓方式,在已有教學經驗的前提下打破傳統束縛,將自身的教學手段創新提高,在著眼于現有課程教材的基礎上,尋找更好更多的美術鑒賞素材,更好的提供美術鑒賞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接受能力,增強學生對于美術鑒賞的興趣。在美術鑒賞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針,加強和學生的互動,通過和學生的交流發現學生在生活中感興趣的元素,將其融合到美術鑒賞的教育當中,這樣能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在教學手段上,由單一的書本教學轉而運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而在對于多媒體設備的運用上也要由簡單的圖片展示轉變為圖片影像相結合的手段,使用更加直觀的電教方式或者圖形語言,并將單一的課堂教學轉變成課堂為主課外為輔的教學方式,更加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展示美術鑒賞的魅力。
3.主觀、直觀的教學方式
在美術鑒賞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自認為具有鑒賞價值的物品,如窗花、泥塑、陶瓷制品等。在課堂中可以先讓同學將藝術品展示給大家,并做一番自我鑒賞,然后老師再運用自身的經驗對其所陳述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理念進行補充,這樣技能提高學生的主觀性和積極性,也能更直接地引導出學生對于藝術品的鑒賞潛能。通過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激發學生的鑒賞興趣,自然對于美術鑒賞的教學效果提高了。
三、結語
總之,提高美術鑒賞教學質量方式還有很多。作為老師應當充分意識到美術鑒賞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審美能力的改善以及個人情操提升的巨大作用,意識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找到更加適應新課改前提下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張有金.淺析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6):36-37.
[2]熊澄宇.關于協同創新的思考[J].中國美術學,2014,(02):45-47.
[3]陳雅玲.怎樣開發利用美術課程資源[M].中國版本圖書館,201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