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資源是學生完成學業、走上社會后,把理論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的、擁有的財力、物力、社會影響力等資源價值的總和。這些資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質資源,也包括無形的文化資源。校友們的物質的、文化的資源,都是學校人才培養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因此,研究校友資源的科學整合和合理利用,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校友資源母校開發利用校友是一個信息豐富、知識密集、與母校有著特殊感情的群體。校友們的物質的、文化的資源,都是學校人才培養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因此,研究校友資源的科學整合和合理利用,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校友資源的收集整合
在校友資源運用于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其重要的最基本的問題是要對分布在天南海北、世界各地的校友信息收集。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整理、鑒別、分類,繼而開發和利用。因此,在校友資源收集整合中,重點要做以下工作。
1.收集基礎資料
首先,通過查閱學生管理檔案、學生學籍檔案、學校行政檔案等最原始的資料,收集學校辦學以來所培養的學生信息,如專業、班號、學生數、帶班主任、任課老師等。其次,通過走訪老領導、老教師,了解學校辦學歷史,核對相關信息。再次,通過歷任的帶班老師,收集所帶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各個階段,要有重點地把握第一手信息資源,力求完備與準確,只有步步為營,環環相扣,才能保證校友基礎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為日后的校友資源的整合利用,做好扎實基礎工作。
2.采集校友信息
校友的基本信息,包括在校期間的信息,如入學時間、畢業時間、學制、學歷、姓名、性別、班號、專業、學干職務、在校獲得的榮譽、班主任老師姓名、班主任現工作單位、聯系方法等。重要的是畢業后的信息,包括工作地、所屬行業、工作單位名單、現任職務與職稱、社會榮譽、詳細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等。在社會有影響的杰出校友,可增加電子照片、主要事跡、工作成就等信息。寬泛的校友信息為日后校友資源的利用提供了更多方便。比如,挖掘學霸類、學干類校友,通過校友講壇、面對面、交流訪談等活動,以他們為榜樣,推動學風建設。
3.動態更新信息
在廣泛校友信息采集的基礎上,建立校友信息庫,但是,僅此于對校友資源的開發利用還是遠遠不夠。還必須不斷地跟蹤,在動態中更新校友信息,掌握第一手最新的校友信息,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校友資源的適時利用與開發。
動態更新校友信息,可以用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建章立制,保持聯系。如建立校友聯絡制度,包括定期召開校友代表大會,定期發放《校友聯絡卡片》、重大節慶日短信祝福,校友值年返校制度;二是組建隊伍,傳遞信息。如在校內建立以就業輔導員為主體的校友工作聯絡員隊伍,在校外建立以學生干部為主體的校友聯絡隊伍;三是搭建平臺,互動交流。如建立校友工作網站,開通微信公信平臺,建立校友QQ群,出版、寄發《校友通訊》之類刊物等。四是走動訪談,直接對話。如走出去,請進來,開展杰出校友采訪、校友職業人訪談、校友職場感悟交流活動等。五是關注社會動態,捕捉校友信息。如關注相關行業動態及社會主流媒體,主動地去發現校友在社會成長、發展、創造、發明,以及社會作業業績與貢獻的信息。
二、校友資源的開發利用
學校為社會培養的專門人才,分布在社會的各行各業,隨著他們的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若干年后,絕大多數都成為了社會的棟梁,行業的骨干,憑借著他們豐富的社會閱歷和高超的專業技能,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責任,為社會創造財富,推動社會的進步。校友們對社會的杰出貢獻感人事跡,他們擁有的豐厚的資源,一旦反哺母校,將是母校人才培養的優質資源。
1.校友資源分析
校友是寶貴的社會人才資源,對學校而言,他是育人資源、信息資源、物質資源。校友作為學校的“輸出產品”,是學校最生動的品牌形象,校友在不同崗位上取得的驕人成績為學校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驗證了學校教育培養的成功。校友的優秀品質和先進事跡為在校生樹立了榜樣,是具體生動而又真實可靠的教育示范資源。校友在社會職場中的動態,直接反映了學校在人才培養中的優勢和不足,為學校把握社會人才需求、調整辦學理念、改革教學手段等提供了信息資源。而更可貴的是,許多校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不忘回報母校,進行科研合作、捐資助學助教等活動,為學校提供了物質資源。
2.校友資源利用模式
學校在運用校友資源、服務于人才培養方面,可以采取多種模式進行運作,取得雙贏的成效。一是教育咨詢模式。聘請專家型的校友擔任客座教授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與制定。二是合作辦學模式。引進企業家型的校友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共建專業實訓、實習基地,實現“課程嵌入式”“專業訂單式”的教學形式。三是協同培育模式。邀請有所建樹的校友參與人文素質教育,以交流、講座、對話、研討、點撥等形式,與在校生分享成長、成才、成功的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艱辛社會經歷,傳遞社會對從業者期待的信息,激勵在校生學做人,學做事,立志成才。
3.牽手校友企業合作辦學
校企合作是現代職業教育的靈魂,是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平臺。從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謀發展出發,加強與校友企業合作,是校友資源開發利用的又一條重要的途經。有的校友企業成為學校的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就業基地;有的校友企業直接入駐學校,成為校中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有的校友企業直接參與學校大學生創業園的運作與實施。以自身創辦企業的親身經歷與實踐指導大學生企業,以自己的優勢扶持大學生創業,成為大學生創業能力培育的承擔者。牽手校友企業與學校合作辦學已是高職院校校友合作的一個亮點。
三、校友資源開發利用的展望
1.構建新平臺,謀求新發展
校友資源的開發利用在很長的一個階段中,應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促進就業、共謀發展”為主線,重點打造一批“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校企合作辦學體制創新項目,深入推進“廠中校、校中廠、店中校、校中店”的教學模式。致力于通過校友會這個平臺,積極探索校友企業與學校合作的新途徑與新方式,尋覓一批行業內實力強、影響大、美譽度高的校友企業,成為學校人才培養的緊密型合作伙伴,共建實驗、實訓、實習基地,促進學校與校友企業的共同發展,取得雙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拓寬新渠道,聚集新資源
高職院校每年都有萬千名學生畢業離校走上社會,學校可以通過校友會平臺,為他們提供就業擇業信息,提供老校友謀求發展的經歷、崗位成才的經驗、奮力拼搏的體會,讓他們在邁出校門時就已經擁有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幫助他們盡快適應社會、立足社會。同時,學校也可通過校友會這個平臺,牽線搭橋,使校友間、朋友間、群體間,在社會生活中能互相關心與照顧,在事業上能互相扶持與幫助,讓他們在社會成長與發展中少走點彎路,相互間多提供點便道,能夠較快地發展,成就事業,取得成功,繼而反哺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