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特殊教育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了解當前教育現狀,卻發現存在如資金匱乏、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此外,特殊兒童自控力不強,智力較低,動手能力較差,接受能力較弱,所以特殊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導這些兒童學習如何生存并且滿足自身的需要。因此,對特殊兒童的教育不僅需要良好的環境,還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才能使他們愿意不斷地學習,快樂地學習。
特殊教育存在問題法律政策學習興趣中國近代意義上特殊教育的真正發展始于1874年,如今中國的特殊教育已有了130多年的歷史。縱觀這一百多年,從最初的不完善到現在的逐漸成熟,取得的成果令人興奮,但特殊教育的發展現狀也暴露出了許多不足,在特殊學生的教育上方式也存在問題。
一﹑特殊教育的理念與內涵
特殊教育學是一門針對身心上有缺陷,包括智力較低、身體殘疾、心理疾病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學科。特殊人群中廣大兒童的受教育問題更是為世人所關注,特殊教育兒童學因為面臨的是特殊兒童群體,所以采用的方法必然要和傳統的教育方法有所區別,它采用“育”與“愛”相結合的教育方法。“育”,從字面上看有養育的意思,特殊兒童大多數生活不能自理,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師在很多時候就要扮演“媽媽”這一角色,教會他們穿衣,說話,學習。“愛”,則蘊藏著人性之本,愛心。特殊兒童他們經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這時候就需要的是用耐心用愛心走進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成長。
二﹑我國特殊教育的現狀
1.我國特殊教育的形式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特殊教育進入了迅速發展時期。1951年,周恩來總理簽署了名為《關于學制改革的決定》的文件,明確規定各級政府要積極創辦設立盲人聾啞人特殊學校,關注殘疾人的受教育問題,保障他們受教育的權利。1979年,北京市為智障兒童創辦了特殊教育班級,聘請專業特殊教育老師針對兒童們的需求授課。1982年,我國第一次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出要關愛殘疾人的生活和關心他們的受教育情況。1989年,國家教育部頒發文件指出:特殊教育要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發展,一方面,要提高特殊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尤其重視其在經濟較落后地區的發展;另一方面,加強開展特殊人群的中高等教育,逐步使其適應社會的發展?,F如今,我國特殊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政府社會相配合,設立特殊教育專項經費,積極拓展實施特殊教育的地區,逐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殘疾人教育體系。
2.當今特殊教育面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國家開放程度大大提高,人們對平等的追求更加顯著,從而對殘疾人生活的關注度也逐漸增加。目前,全國學齡殘疾兒童近650萬,但接受特殊教育的只有40萬,而這40萬兒童的受教育質量又急需提高。所以為提高特殊教育的發展質量,我們應努力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師資數量短缺,專業程度較低
教師是教育事業不斷傳承的重要保證,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素養,還應擁有優秀的品質品德。特殊兒童在身心上的缺陷,容易造成他們心靈感情上敏感脆弱,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師在具備耐心愛心的同時,更要求他們要掌握科學專業的教育方法去引導特殊兒童。但是目前,特殊教育專業在全國高等院校的開設率很低,只有少數師范類高校設有本科專業。除此之外,社會環境造成了對特殊教育專業的偏見,就業選擇有限,發展前景較差,使得從業人數遠遠無法滿足特殊教育學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滯后了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
(2)學校教育資金匱乏
特殊教育學校一般是由國家政府一次性投資建設,由于教育資金有限,許多學校的教育環境并不適合兒童發展。盡管當今社會中熱心人士積極捐款幫助學校的發展,但是投資大,幾乎零回報的運作模式使得很多學校入不敷出,資金短缺使得學校的發展受到限制,規模小,硬件設施水平低,這在一方面造成了學校環境條件較差,教師薪資較低,也吸引不到專業的優秀的特殊教育教師。
對于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轉變國人的觀念與認識,給殘疾兒童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在受教育機遇,工作機遇中,不應有先后之別,使全社會參與到特殊教育中;另一方面,加強法律政策的制定實施,增加教育資金的投入,完善特殊教育體制。
三﹑采用正確的方式教育特殊兒童
興趣是兒童最好的老師,對某件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可以激發特殊兒童學習的欲望。在許多特殊兒童中,也許因身體殘疾或者精神異常使得他們生活不能自理,但是他們卻可以在其他方面(如心算,演唱,指揮等)具有很高的天賦。開發特殊兒童的潛能首先要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對知識渴求的情感,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
1.用關愛的方式教育,用競爭的方法激發
特殊兒童的生活是艱難的,他們無法和正常兒童一樣接受事物,他們的心理承受力有限,因此生活和學習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在教育特殊兒童時,我們應該秉承著耐心關愛的態度,慢慢地重復地教育他們,鼓勵他們。特殊兒童也有孩子般天真可愛的性格,小小的競爭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獎品可以帶給他們喜悅。
2.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不同特點的學生。
特殊兒童在個體之間也存在差異,因人而異,從而因材施教,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在熟悉不同學生的特點后,充分認識到學生間的不同,正確地加以引導教育,使每個特殊兒童的天賦得以展現。
特殊教育的發展水平,是檢驗一個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程度的重要條件,它是一個長期而又緩慢的過程。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還處在上升階段,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還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正確認識并處理這些問題,才能使特殊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而在教育方式方面,應更加注重激發特殊兒童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潛在動力,調動了他們的興趣,才能點燃他們求知的欲望。雙管齊下共同努力,使特殊教育的發展日漸成熟。
參考文獻:
[1]林永馨.特殊教育概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
[2]孟萬全,劉玉娟.再論如何激發特殊兒童學習動機,特殊兒童學與教的心理學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
[3]張莉.怎樣激發智障兒童學習的興趣[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4]張悅歆.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與特殊需要教育[J].中國特殊教育,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