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施,提高課堂效率已經成為當前基礎教育教學領域最熱門的口號和實踐之一,這就提出了在小學低年級中要開展有效教學的思路。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是為了實現學生獲取知識的高效率、學生思維發展的高效益以及學生在經歷學習過程中賦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高效應。低年級數學就是學好數學的“地基”,因此為了促進學生能夠學好數學課程,必須要從低年級開始實施有效教學。讓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教學活動的機會,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獲取學習數學的經驗,從而使學生進一步親近數學,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真正理解數學有效教學的思路和方法。
和諧課堂低年級數學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是在師生共同努力下進行的,能夠以最優的速度和效率促進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將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以及價值觀得以整合、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最終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和教學活動。然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能力水平得以提高,合理的投入時間和經歷,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做好數學學習的“地基”工作,為小學低年級提供高效的學習方法。
一、營造富有內涵和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有效參與教學活動
實踐證明:人只有在寬松、和諧、富有激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才能得以施展,在學習的基礎發揮創造性,因此富有內涵和和諧的課堂必須要從創造氛圍開始,為學生注入學習的有效環境。這就需要做到:(1)創設有效的生活環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小學數學學習中,由于學生的身體和心理處于萌芽階段,分析事物比較片面,沒有耐心。因此,在實施有效教學中,首先要以問題為開始,選擇密切的生活現實,激勵學生興趣的前提下提高數學認知水平,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設置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激勵學生大膽思考,進一步探究知識。例如,在數學學習中,學習厘米和米數學尺度一節中,教師可以設置具體的事物,讓學生通過測量之后,自己總結,得出結論,引發數學思考。(2)采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數學課件中,教師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及認知水平,從而引發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周長一節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置螞蟻沿樹葉的邊沿爬一周的動態情景,讓學生自己感受周長計算,引發對生活其他事物的思考,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3)設置游戲,號召學生積極參與。設置游戲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猜謎游戲、知識PK、認識方向游戲等,讓學生在相對寬松、和諧并且富有內涵的氛圍中,在游戲心理和競爭心理的驅動下,高效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實施有效教學
新課改教學下,為了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實現探求新知的欲望,因此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十分重要。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數學規律。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事物產生疑問并且急于了解其中的奧秘時,教師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從事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以及交流活動,大膽的發現數學,高效的完成數學學習任務。課堂中,教師制定好教學計劃,在正確的引導下,激發學生自覺學習、集體參與,達到數學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進位加法時,教師根據預先設計好的課件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學習。如一個小猴子在賣水果,籃子中總共放了9個,籃子外面有2個。白菜老師問:一共有多少個水果?小猴子是抓耳撓腮的答不出來。這時,教師問學生,誰能幫幫小猴子計算呢?這種在學生激情高昂的課堂中,教師讓學生自行小組合作,一起想辦法。整個課堂討論的十分激烈,各種答案一蹦而出。10、11、12不同答案出現,最終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帶領學生正確數數,整個課堂在互動中,開始深入探究,最終讓小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小組探究的欲望和求知水平。
三、注重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地感悟數學課程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正確的方法。然而閱讀是帶領學生感悟數學課程,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它不僅在語文教學中被重視,在數學學科中同樣起到重要的效果。小學數學課本中,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內容,逐漸打破傳統的從前教到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閱讀自己去感悟數學知識,了解重點和難點,從而體現數學能力加強的重要性。例如,在小學一年級數學中,學習《認數》,學生在個位和十位的基礎上,逐漸認識百位以上的數位。教師在課堂中,讓學生從個位、十位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本,自己探究百位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究欲望。當學生了解了百位數之后,不僅培養了繼續閱讀的能力而且增強了閱讀的興趣,這就為實現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提供了另一種策略。整個過程是學生占據主體地位,自己去發現規律,認真總結,在感悟中得到知識。最后由教師進一步確認,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同時激勵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四、總結
為了促進數學課堂能夠在富有內涵和和諧的氛圍中,開展有效性思路,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小學低年級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有效教學策略,要勇于創新、勇于改革,既要教會學生知識,又要讓學生從生活中獲取各項基本能力,達到有效教學的核心理念。另外,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巧妙的設置數學問題,通過恰當的數學方法,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在整個過程中為學生創造相對寬松的教學環境,敢于探究知識,通過自主探究、自主鉆研來達到真正提高和發展數學能力的目的,進而實現數學有效教學的思路。
參考文獻:
[1]王春青,鄭喜壯,陳進,吳淑芳.淺談低年級數學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J].新課程學習,2012,(10).
[2]李寶莉,陳冬梅,張朝霞,李小麗.把握有效內涵追求和諧課堂——小學低年級數學有效教學初探[J].數學學習與探究,2013,(24).
[3]嚴靜娟,賈麗娜,曹宏輝.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激勵性評價[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1).
[4]孫惠芳,楊春雷,劉梅,段俊麗.淺談新課標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3,(19).
[5]馬仁芳,閔燕,吳曉娜.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