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青少年素質教育發展,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以語文課堂教學為基礎,以課文內容為引導,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小學生營造有利于閱讀理解的文化樂園。有效開展校內外讀書學習活動,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豐富小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樂園為孩子們提供了愉快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效促進了語文教學改革及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
小學語文文化樂園課堂教學文化活動一、立足語文課堂教學構建文化樂園
通過構建一種以語文課堂教學為基礎,進行相關閱讀擴展的教學氛圍,能夠給同學們創設良好的精神文化樂園。通過倡導讀書學習活動,有效培養小學生獲取各種新知識的興趣,激發他們在語言學習和運用過程中的探索欲望,進一步提高綜合素養。小學語文教師要一切以學生的未來著想,要以高尚的職業道德為基礎,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為小學生的心靈健康和綜合素質發展提供保障。教師應該在了解學生心理基礎上下功夫,時刻想著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另外,要通過崗位培訓,實施全員繼續教育,通過苦練基本功等途徑逐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文化修養。當前,教師的普遍反映認為,小學生幾乎在諸多方面都缺乏主動性,但在教師的啟發下,有的學生喜歡背誦優美的精短詩文,有的學生喜歡敘事性作品,等等。另外,教師盡可能與孩子一起講故事,一起編故事,一起進行文字趣味游戲活動訓練,一方面,這樣能給學生提供更多語言實踐的機會;另一方面,則能使孩子在愉快學習語言運用過程中時,隨時獲得啟發和輔導。通過多渠道反復鍛煉,小學生運用語言表達和寫作的能力也逐漸得到通過,在日常生活與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及各種各樣的興趣活動中積累更多的詞匯,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在輔導小學生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素質起著極其重要的決定作用。小學生的興趣化語言教學活動就是一項打基礎的工作,語文教師一定要在強化自身素質的同時,要在基礎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提高每一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小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的積極性,豐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內容,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生語言能力培養與教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是每個學生必須具備的文化素養。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教師決不能把孩子們的語言教學活動搞成向應試教育的方向發展的枯燥型課堂教學模式,盡可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機械的記憶負擔,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文素養。
二、平時注重學生審美情趣方面的培養
通過近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結合課文對孩子們進行健康的審美情趣教育非常重要。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語文課在加強語言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通過構建意識形態方面的精神文化樂園,激發孩子們的健康審美情趣,從健康審美情趣方面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傳統教學過程中把一些概念化的理念僵化地“注入”學生的頭腦,而沒有進行審美情趣方面的培養,往往只停留在對小學生說教性的講解,沒有從已有的經驗出發,就命令同學們好好學習。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人只注意到教材表層知識,很少考慮教材自身字里行間蘊藏的具有審美情趣的深刻價值,只知道必須是這樣而不能解釋“為什么是這樣的”,很難挖掘出教材傳遞給學生的“如何觀察事物”“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能。教師必須加強對教材的鉆研,把握核心教學內容的主線,有效啟發和引導學生較好地開發智力,強化語言能力訓練,培養并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通過激情誦讀,促進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在朗讀中理解詞語,促進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通過熟練背誦,促進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通過閱讀遷移,促進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通過課外閱讀促進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通過生活積累,促進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通過勤思勤記,促進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
三、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強化素質教育
為強化素質教育工作,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在以校園為中心構建的文化樂園里,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在成功舉辦基層學校文化藝術節文藝匯演的基礎上,以“我的夢·中國夢”為主題,進行豐富多彩的演講比賽活動。既能活躍學生的身心,豐富學生的文娛生活,又可以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提高文化素質和修養。校園有了文化樂園,就有了傳承經典文化的保障,教師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學生就有了靈動的精神升華。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過程中,堅持小型多樣的原則。定期組織小學生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道德教育活動,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以及某些有特殊意義的紀念日等,開展心理、道德、法制、國情、安全等主題教育活動,活動形成序列,有計劃、有過程、有實效。開展中華民謠誦讀和中華經典誦讀,其中主要引導學生閱讀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三字經》《千字文》等經典。教師們圍繞這些經典著作,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精心設置許多活潑有趣的活動形式。另外,是結合語文教材,建議學校實時開展百部愛國主義影片進校園活動,每學期至少組織學生觀看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閱讀課要結合國內外大事、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等,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組織開展各種寫作訓練活動。對于課文中涉及的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新時期各行各業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建議學校同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宣傳教育活動,對小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的綜合素質教育。結合語文教材,鼓勵學生進行自編自演節目,辦手抄報等課外文化活動,有利于改善學校課外活動場所的薄弱狀況,促進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依托校園文化樂園舉辦各種閱讀競賽活動,活躍了學生的身心,豐富了學生的文娛生活,陶冶了學生的藝術情操。文化樂園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程參與,在逐步豐富各項文藝活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有利于促進語文教學改革。
四、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教學機智,靈活駕馭語文教學過程,他必須集中精力去探索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的教育教學方法,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人才的基礎教育工作越來越趨于科學化,尤其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言基礎教學的質量和實效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從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確定和語言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現代教育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等角度,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相關對策,讓語文教學成為小學生今后成長和發展的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萬彩琴.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讀與寫,2009.
[2]陶娟.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的教育策略.都市家教,2010.
[3]張淑芳.小學生語言能力培養方法探究.時代教育,2011.
[4]關高雄.開展經典誦讀的幾點感悟.讀寫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