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與開端,對學生今后數學學習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小學數學的課堂教育要有針對性地對教學重難點問題進行擊破,排除學生學習的障礙,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隨著社會對小學教育的重視,教師踐行減負增效的方針就需要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從課堂延展到課外,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筆者將以自身的教學經驗為基礎,分析當前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重難點,并提出相關應對措施。
教學重難點有效學習小學數學活動設計學習興趣數學作為系統性和科學性較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搭建起一個完善的數學知識網絡,而其中的重難點則是整個網絡中的支撐點所在,對于網絡的搭建起著決定性作用。對于小學數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尚處在完善階段,教師此時應該發揮引導性作用,通過一系列有效的學習活動設計,幫助學生找到數學學習的方法,小組學習、生活化教學、變革作業布置形式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本文中筆者將會逐一進行闡述。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分析
在小學課程中,每個年級與階段的重點知識有所區別,如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能夠掌握兩個或者多個數字的大小比較,通常教材要求在一百以內,培養學生基礎性的比較思維;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而言,重點知識則是能夠運用所學公式以及算法實現對現實問題的解決,如物體面積體積的計算等。小學數學的教學難點通常體現為學生通過自學之后難以理解和運用的知識,這部分知識也存在因人而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在解決多數同學學習難點的前提下,兼顧少數人。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學習難點是可以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以及課后練習來解決的,這也就體現出了教師進行有效學習活動設計的重要性。我們知道,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但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即重點不全是難點,難點中也有重點。所以在進行相關教學活動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有所針對性,緊密聯系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無論是教學重點還是教學難點,都是學生打好數學學習基礎所必須擊破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并根據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二、把握與突破重難點的相關學習活動設計
(一)通過分配學習小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而言,學生興趣的激發向來是教學的重點。相較于傳統的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聽講的模式,通過給學生分配自主學習小組,布置小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與小組成員合作交流完成的基礎上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教材中的重點知識能夠得到鞏固和提高,學生也能夠在交流中實現對知識的溫故知新。學習難點因人而異,在小組學習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注意到自己的學習難點,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解決。針對興趣小組的設立,教師可以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活動設計。如在學習“角”及其相關知識時,可以給小組布置任務發現生活中的“角”,如五角星、三角尺以及一些可以變幻的角,如扇子、剪刀等,學生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動手制作“角”,如將兩根木棍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形成兩條射線。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實現學生學習難點和學習重點的雙重突破,更能夠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對小組學習進行檢驗,由學生來講解所學知識,實現師生換位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二)設計貼近生活的活動,改變學生學習模式
小學數學的教學應該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聯系,以此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并能夠使學生在知識的應用方面做到活學活用,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體現數學的實用價值。在設計學生活動方面,可以將學生的課外作業以實踐活動為內容,并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小學數學相較于其他科目而言,更具有實際效用。對于小學的六年級數學涉及到的比例以及配比的問題,可以進行如下的教學活動設計:活動設計是基于兩組之間的對比,第一組是360ml的水中加入40ml的白糖,第二組是180ml的水中加入30ml的白糖,讓學生中喜歡喝甜味兒水的學生分別進行選擇。學生在選擇的過程中就需要計算360:4與180:30的數值差,從而選出更加甜的一杯水。對于學生的學習模式,也需要進行轉變。學生的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課前預習并不只是簡單地對教材進行瀏覽,而是需要有針對性地自我認知,能夠分辨出教材的重點,并進行專項練習,對于自我預習不能夠理解或者解決的問題,則應該歸納總結,作為自己學習的難點所在,通過與學習小組的成員相互交流溝通解決。若仍然存有疑惑,則要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重點學習,攻克難點。
(三)構建教材知識體系,運用差異化教學理念
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性較強,所以就需要做好對重難點知識的處理工作。小學數學教材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只有搭建起完善的知識體系才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效率。知識之間聯系性強使得學生能夠在預習復習的學習模式之中對知識溫故知新,也達到知識的遷移與聯系的運用。由于學生本身的數學功底有一定的差異,再加上學生對數學的理解程度有區別,使得教師在優化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采取差異化教學的措施。可以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目標,由學生自主掌握學習進度,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而且能夠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熱情,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找到學習的信心,并逐漸提高學習成績。對數學學習本身就有熱情的同學能夠更加進步,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
三、結語
小學數學課堂教育中,通過教學活動設計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是教學工作的重點所在。通過把握教材中的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找到信心。數學教學與其他科目相比更加復雜,學生在數學中鍛煉起來的思維模式和思考方式也是其他科目無法比擬的。綜上所述,通過教學活動的有效設計,教師與學生能夠營造出和諧的學習環境,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蒿小梅.如何應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J].新一代(下半月),2014,(2).
[2]王國華.優化預習設計與指導,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0).
[3]孫燕燕.小學數學課堂有效練習設計之淺談[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J].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