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黨員干部隊伍對確保黨在高校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證辦學方向,促進獨立學院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本文從黨員干部隊伍現狀出發,探討黨員干部隊伍存在問題,來尋求和討論相應的解決途徑。
獨立學院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獨立學院是一種介于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之間的新的辦學模式。采用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院)長負責制,在辦學過程中容易出現弱化黨組織的傾向,出現行政組織代替黨組織的現象。而獨立學院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如何,將直接影響大學生的質量。每位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將在大學生中起到示范作用,將直接影響大學生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而且,在大學生走向社會后,還會輻射社會。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獨立學院黨員干部隊伍對提確保黨在高校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證辦學方向,促進獨立學院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一、獨立學院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現狀
獨立學院的黨員干部隊伍是由教師、行政管理人員、教輔及工勤保障人員中的黨員干部組成。這支隊伍是高校教學工作正常開展所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擔負著為黨的事業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
建校以來,黨員干部隊伍在黨的正確路線和教育方針的指引下,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他們鉆研業務、扎實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廉潔自律,有著良好的形象。我校經過系統的規劃和培養,逐步優化黨組織干部隊伍的年齡性別結構、學歷和專業機構,建立一支素質全面、結構合理的專業化隊伍。
1.優化隊伍結合,嚴把入口關,已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黨員干部隊伍,根據崗位的需要選聘德才兼備、樂于奉獻、熱愛高校思想政工作的優秀人選。
2.借鑒母體學校優秀經驗。根據“因校制宜、合理組建”的原則,積極借鑒母體學校成熟作法,進行黨、團基層組織工作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聘請母體學校退休老黨務工作者任命各系級黨總支書記,主持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傳、幫、帶,傳方法、傳經驗,合理調配行政和思政工作內容,實現良性循環。
3.發揮靈活性優勢選聘社會人員。學院大膽探索,采用公開招聘、考試、筆試的方式,社會招聘青年干部和輔導員。同時,創新觀念,招聘3名40多歲部隊院校復員或轉業教師擔任輔導員崗位。積極發揮他們豐富的軍事教學和實踐管理經驗。
二、獨立學院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存在問題
結合學院現有黨組織隊伍配備情況,調研探討在優化選配機制、加強后期培養力度、完善激勵保障措施等方面問題。具體體現在:
1.思想認識不夠到位,教育成效不夠明顯
(1)在理論學習方面,學習的自覺性不高,學習主動性差,理論聯系實際還不夠緊密。
(2)在宗旨觀念方面,宗旨觀念不夠牢固,服務意識淡薄。
(3)在思想作風方面,黨性修養的水平與黨組織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思想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還有差距。
2.規章制度不夠完善,貫徹執行不夠嚴格
(1)在績效考核方面,獨立學院雖沿用高校績效考核的模式在績效考核工作上沒有發揮相應的積極作用。
(2)在激勵機制方面,不能調動黨員干部隊伍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在干部選拔培訓方面,學校對黨員干部隊伍的選拔任用、專業培養、業務培訓、職稱評定等方面相關管理規章制度還在逐步建立健全中。
3.工作機制不夠健全,保障措施不夠有力
(1)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仍需進一步完善。
(2)黨員干部隊伍建設規劃仍需進一步完善。
三、獨立學院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圍繞獨立學院黨員干部隊伍的現狀、問題及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課題組針對獨立學院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有關問題,通過校內訪談、校外調研、文獻綜述等方法開展深入調研,借鑒兄弟院校和學院在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優秀經驗做法,調研階段總結如下:
(一)加強思想建設,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
1.與“理想宗旨教育”相結合。注重黨員領導干部的理想宗旨教育,提升教職員工的思想政治素養和干事創業精神,更好地服務人才培養。在黨員干部教育上,通過黨支部“三會一課”,領導干部報告會、黨員專題理論講座、自主學習、網絡共享課程與理論資料等形式,加強對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和基本知識教育、改革形勢教育、艱苦奮斗精神教育以及業務技術教育,引導黨員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全面提高政治業務素質。
2.與“三育人工作”相結合。促使黨員干部服務意識養成,在推動事業發展、促進和諧校園的實際工作中自覺發揚黨員干部的優良作風。明確“三育人”工作要求,明確育人職責,立足本職崗位,為培養人才服務。同時,開展“三育人”先進團隊及先進個人評選表彰,最初推薦和最終評審交給學生來,立足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創先爭優”長效機制,開展黨員“一句話承諾”活動,傾聽群眾呼聲,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辦事效率。
3.與“師德建設”相結合。以評選“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為平臺,重點宣傳提煉教書育人事跡,樹立身邊先進典型,發揮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培養教師自覺加強師德修養,模范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強化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品格與信念。
(二)加強組織建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1.與“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相結合。基層組織建設上,堅持“哪里有教學科研團隊哪里就有黨支部”的原則,積極發揮聚才育才作用,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科研水平提升。定期組織支部書記座談會等各類會議、培訓、講座;不斷提高黨員職工素質,促使黨支部成為教學科研團隊的中堅力量,從而提升團隊整體的教學科研水平。
2.與“績效評估”相結合。黨員發展上,明確不同層次和類型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的標準,與其本職工作崗位上的工作績效掛鉤。不僅有利于黨組織進行分類指導和統籌管理,而且更有利于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具體標準是:對領導干部,突出清正廉潔、堅持群眾觀點、善于管理;對教師,突出在教書育人和科研方面有顯著成績;對一般管理干部黨員,突出工作作風和服務態度;對教輔、后勤服務保障等人員,突出愛崗敬業和優質服務。
3.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積極參與黨建理論研究,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和黨的工作應不斷適應專業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多樣化的新格局。定期召開黨建工作研討會,圍繞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如何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等,用黨的創新理論開拓視野,用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規范黨建業務工作。
(三)加強隊伍建設,打造一流的教學科研隊伍
1.與“整改落實”相結合。組織定期召開基層組織書記工作研討會議、各級黨員干部培訓班,對黨的理論、方針、政策進行系統的學習和掌握,對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等重大科學理論進行研學。結合培訓內容,聯系支部工作實際,結合基層黨支部、基層學術組織建設、學科建設等交流黨支部工作現狀、問題、建議。特別是,與圍繞黨支部書記工作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組織案例模擬和情景教學,進一步提升黨支部自主活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與“群眾路線”相結合。建立黨委與基層黨組織談心制度,召開教工黨支部書記談心會,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聽取教工黨支部書記對學校、學院事業發展和黨建工作的意見建議。以圍繞改變工作作風,努力開創黨群工作新局面,推進事業科學發展為中心議題,進行學習討論。
3.與“人才工程”相結合。加強對青年教師、管理干部等后備人才的關心與培養。教師隊伍方面,開展組織科研項目申報指導培訓;開展青年教師間的學術交流活動;創立青年骨干教師基金。管理干部隊伍方面,鼓勵學訪交流,參加各級各類工作研討會議及兄弟院校之間的走訪調研;建立輪崗制度,根據個人的素質和特長在具有相關性的崗位間進行輪崗掛職。黨務干部方面,召開教工黨支部書記工作述職會,總結經驗,交流體會。每年在全院評選出優秀教工黨支部書記,進行表彰和獎勵;建立教工黨支部書記工作檔案,將符合條件的黨支部書記納入后備干部隊伍。
(四)加強作風建設,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1.與“民主管理”相結合。堅持“黨政聯席會議”制度,由工會主席兼院黨委委員,便于及時反映教職工的意見及建議。堅持“三重一大”和“一崗雙責”制度,確保學院重大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領導干部工作績效考核系統上網打分,后備干部培養選拔程序和民主評議公開,教代會下設民主評議委員會參與勞動爭議問題解決。
2.與“教學改革、科研創新”相結合。通過建立各項保障機制,實現以優良的教學科研作風產出豐富的教學改革與科研成果。面向新入職年輕教職工,組織召開“學術道德”主題會議,強化學術道德規范的重要性。
3.與“四聯雙談”相結合。堅持群眾觀點,領導干部堅持聯系一個基層支部作為聯系點。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用優良作風凝聚黨心民心。
(五)加強陣地建設,拓寬和豐富黨員干部發揮作用載體
1.與“創先爭優”相結合。開展“特色黨日”活動,重在聯系實際,重在實效。例如,開展“一幫一、一帶一”活動,即一名老黨員幫助一名新黨員;一名優秀黨員帶動一名年輕黨員。同時將活動內容將納入年終考核項目。開展“互比互看”活動,通過黨支部工作成果展覽、資料陳列、經驗分享、案例介紹等途徑,舉辦多媒體展示活動、支部成果評比活動、優秀支部經驗交流活動等多項子活動,進一步交流基層黨組織建設經驗,鞏固深化“互比互看”工作機制。
2.與“社會公益”相結合。提供教職工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載體和舞臺,經常性地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在學校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帶頭作用、骨干作用和橋梁作用,解決部分黨員干部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逐漸減弱的現象。例如,通過新媒體關注社會熱點,履行社會責任意識;帶隊參加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義工活動;參與校內外黨員間的幫扶活動、愛心捐款以及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等。
3.與“宣傳工作”相結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輿論引導,深化網絡、報刊等媒體建設,積極應對網絡新媒體挑戰,針對專題黨課、網絡調研、事跡報告、心得交流等工作,樹立先進典型單位與個人進行推廣學習,營造濃厚學習氛圍,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素質和政治覺悟,有力推動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