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強調學生德育的重要性,而德育工作應該常態化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去。在中職學校開設的多門課程中,語文學科特點鮮明,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塑造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因而我們必須重視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要想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就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尋找到有效的切入點,靈活選擇教學內容和方法。本文就此探討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策略。
中職語文德育滲透方法“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德育為本”。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不斷推進,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學生的德育教育越來越重要。孟子曾說“德育為先”,陶行知也主張“德育為先”,他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教師的神圣使命不單單是教書,而是育人。德育教育,正是育人的重中之重,根本中的根本。以中職學校為例,語文學科相比其它學科在發揮德育功能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本文就此探討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中職學生的相關背景
目前,江蘇省職業技術學校共有400余所,招生人數達五十二萬,在校生達一百多萬。職業技術學校,使學生們既能學習書本知識,又能掌握一門技術的神圣殿堂,很多學生放棄了象牙塔,到職業技術學習的原因有很多,無外乎家庭條件,自身學習水平,以及想盡快踏入社會的心態。
從總體上看,很多職校的學生未能適應應試教育,在中考中失敗,學習興趣淡薄,普遍有自卑心理。而他們又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正猶如一棵棵小樹苗一樣,渴望陽光,但總會被風吹的左搖右擺,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尚未形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卻又非常容易被社會,被他人所影響。如今社會發展速度之快,傳媒手段之先進,網絡之發達,使得學生們非常容易獲得各種信息。他們往往對網絡、微博上的信息不加以分析,盲目相信,追隨所謂的大眾趨勢。可如今社會上不僅僅有道德失衡的現象,更有坑蒙拐騙、邪教、西方自由主義、拜金主義等浪潮的侵蝕。教師如果不對學生及時加以引導和教育,難免造成心理的缺失,無法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更有甚者,走上犯罪的不歸路。
語文教育歷來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語文課的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多樣,飽含著歷史和人文情懷,是所有科目中的精粹。語文課,不僅僅是通過課文,講述故事,分析人物,總結中心思想,更是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掰開揉碎,取其精華,灌輸給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中探索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熏陶他們的情操,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愛好、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
二、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1.參透課本,多元化教學
中職學校的語文課本,內容豐富多彩,各種文體兼收并蓄,文章朗朗上口,雅俗共賞。教師在上課時,應根據所執教的不同文章體裁,多花些心思在教學手段上,采用多元化教學設備,給學生們上一堂,形神兼備,震撼人心的課。
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節選)》,我認為首先將作者的生平詳細介紹,配有圖片。這是一個嘗盡命運坎坷,卻仍然對生活懷有希望的作家。讓學生們懂得,肢體的殘缺,病魔的痛苦,并不能阻擋一個人積極向上的腳步。也不會摧毀一個人的意志,相反,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斗志。接下來,分析課文時候,可以配有音樂,不僅僅是誦讀,更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生命的崇敬,他的頓悟帶給世人的啟迪和引導。更可以拓展開來,簡要介紹幾個類似的人物,如張海迪,霍金等。要挖掘出人性的閃光點,給學生們樹立良好的人生榜樣。
2.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語文課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更要廣泛開展實踐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如組織演講比賽,辯論賽,以某篇課文為劇本,編排劇目,成立文學社等。實踐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越多樣,就越容易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越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們在準備比賽、排演劇目的過程中,接觸到了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繼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準備的過程又需要學生們的相互配合,給學生們提供一個互相了解、增進認識的機會,養成關愛他人的品德。每一次實踐活動,教師都要做好事前動員和事后總結,及時地給學生們傳達“你們很棒,需要你們參加”的思想。
3.拓展課外閱讀
德育教育不僅僅要從課本滲透,課外閱讀的力量也不容小覷。科技的發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很多學生的課余時間充斥著電腦游戲,港劇,美劇,交友網站。這時,我們不妨看看培根的《論求知》:“讀史使人明志,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或許能得到一點啟發。我們可以適應潮流,在傳統書單的基礎上,適當加入目前時事論文,新聞述評,拓展學生的思路,開闊學生的視野。
4.認真批改語文作業
語文作業的批改,是教師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了解、把握學生思想動態的一個良好途徑。學生可能不會時時刻刻向教師匯報思想,不愿意將隱私、心事吐露給他人。十五六歲的年紀,正處于脆弱、敏感時期。需要教師傾注更多的關懷。語文常規的作業,我建議多增加非命題作文,可以讓學生們就目前發生的一件時事發表自己的見解。也可以通過周記的形式,讓學生們各抒己見,自由發揮,不拘形式,談談目前的生活和學習的狀態。
不要簡單地設立一個“優秀,正確”的標準,而要鼓勵學生,用手中的筆,真實地表達自己所思所想。從學生真實的表達中,觸摸到學生的思想實質,進行分析,引導。一個好的語文老師,要能從細微處窺全貌,要能從細節管理學生,教育學生。
德育工作歷來都是學生教育的重中之重。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要聯系實際,從學生的情況出發,立足于語文教學的基本點,上好每一堂語文課,更要以身作則,時時刻刻用一名心靈導師的身份要求自己,正其身,修其志,以自身的魅力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讓我們從此刻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把德育教育切切實實地抓起來,必然能夠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使中職學生一樣能夠成為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朱石兵.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07).
[2]黃俊杰.探討職專語文德育滲透[J].才智,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