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主用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時間,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nèi)涵和語文應用規(guī)律。”強調(diào)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課堂如何引導學生學會應用,筆者嘗試從片段教學入手,結(jié)合五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提高敘事類習作文章的能力,提煉習作訓練點——環(huán)境烘托。嘗試閱讀課外一組有關環(huán)境烘托類的片段,讓學生從中體會規(guī)律,學會表達。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賞析描寫有關環(huán)境烘托的片段,讓學生體會通過環(huán)境烘托的方法來增強敘事表達效果。
2.遷移學法,并動手寫一片段反映環(huán)境烘托提升敘事表達效果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一)調(diào)動課前閱讀積累,精彩語段大面積展示
同學們,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富蘭克林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使人充實,交流使人清醒。”課前,大家閱讀了大量敘事類文章,這些文章都與環(huán)境相關,并精心地做了精彩的片段摘抄,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交流學習好不好?
1.小組合作,互相閱讀
同學們,現(xiàn)在4人一小組,把自己摘抄的最精彩的句子讀給其他同學們聽,組內(nèi)然后推薦一名段落最精彩朗讀最好的同學讀給全班同學聽。
2.點名讀,相機面上作點評
設計意圖。2011年,課程標準在課外閱讀方面,增加了兩項:(1)提高閱讀品味;(2)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課外閱讀是形成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對課外閱讀必須加強指導,才能保證閱讀的高質(zhì)量和一定的閱讀量。課前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在老師有指向性的基礎上開展,并在班級開展大面積交流,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成就感和交流的樂趣,提升學生閱讀的質(zhì)量。
(二)學習學生摘抄精彩語段兩篇,讓學生初步領會寫作方法
剛才,我們初步領略到兩位同學摘抄的精彩段落,現(xiàn)在有請他們兩人把自己的段落放在投影上,我們一起來欣賞!
出示學生摘抄片段《填沙袋》:
隨著一陣緊急的鑼聲,出事的地方燈火通明。堤上,人們奔跑著,叫喊著,來往搬運沙袋。縣防汛指揮部的老田和鄉(xiāng)黨委書記老翟忙著指揮人民往決口填沙袋。水流太急,沙袋扔下去馬上給沖跑了。防汛搶險的行家老李頭趕到了,他什么話也沒有說,站在堤邊觀察水情。過了一會兒,他大聲說:“快下樁!護好斷頭!”(摘自《填沙袋》)
1.自由讀。你覺得寫得精彩嗎?我們一起來找找,找找作者寫精彩的密碼是什么?
2.交流。(抓住聲音、水流形勢來襯托抗洪搶險的形勢危急。)相機板書:周圍環(huán)境因素:人、事態(tài)。
3.點名讀片段,感受字里行間環(huán)境烘托出的緊張的氣氛。
出示片段《難以忘記那段情》:
天邊的月,暗淡無光;地上的蟲,亂唱一氣;路邊的花,敗落滿地。今天的為什么如此喪氣?一路上,想被冰水淋濕了的落湯雞一般的我一直不停地想:“友誼不是最珍貴的嗎?但為什么?為什么至親的朋友竟會讓我背上這么大一頂黑鍋?為什么還要這樣對我呢……(《難以忘記那段情》)
1.自由讀交流,通過什么方法來寫環(huán)境烘托?
2.相機點評:通過天氣、路邊景物襯托人物心理活動。
設計意圖:學習的材料來自于學生,這對于學生而言意義多么重大!激發(fā)孩子閱讀的興趣,關鍵要看學生參與的程度和閱讀的積極性,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發(fā)揮孩子主觀能動性,讀孩子的自己摘抄的作品,賞孩子摘抄的作品無疑更能激發(fā)學生主觀閱讀的欲望。
(三)賞讀老師帶來的片段,體悟?qū)懛?/p>
同學們你們展示的精彩段落,老師非常欣賞,這讓我感受到你們很強的閱讀鑒賞力。老師也帶來兩個片段,你們想讀讀嗎?
出示片段:
剛沖到樓下,看見一個身影手里拿著塑料雨布,可是,奇怪的是這雨布不是往自己身上遮,而是遮到自行車上。我定睛一看,啊,那不是管自行車的老奶奶嗎?只見她迎著風,冒著雨,什么都不顧,竭盡全力拿著遮雨布往車上蓋。雨布蓋了一塊又一塊。此時,目睹這一切的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同時,焦急地想:老奶奶年紀這么大了,冒雨遮車子,會不會感冒?正想著,刮來一陣狂風,好冷啊!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呀,不好,老奶奶剛遮好的雨布一下子都被風刮走了。老奶奶忙不迭再去蓋,誰知,風好像故意和她作對似的,呼呼地吹著,剛這好的雨布又被刮走了!老奶奶想了個好辦法,她蹣跚著來到一個堆垃圾的角落,吃力地搬起幾塊大磚頭,一一地把塑料布的四角壓好。這下風再顯神通也無法掀走雨布啦!
(選自《雨中》)
輕輕讀這短話,寫得精彩嗎?你覺得哪里寫得精彩?
總結(jié):
原來文字是有情感的,作者借文字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語言的力量真是神奇!它竟然成了我們和外界互通的紐帶。你的快樂寫下來,就被復制成了無數(shù)份快樂,你的憂愁寫下來,就被分成了很多的小憂愁,直到你不再傷感。
同學們,你們讀了那么多有關環(huán)境烘托的片段,你有沒有想到自己也曾經(jīng)有過類似的體驗?周圍的樹、花、小草陡然間也有了生命?它們和你的心意相通,它們都是你心情的代言人,多好!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除了可以從學生中產(chǎn)生內(nèi)容,老師的示范引領也很重要,老師出示的片段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規(guī)范,一種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燃起他們讀書的欲望。
(四)寫難忘的瞬間片段
1.學生寫難忘瞬間片段
師小結(jié):同學們,我們讀了這幾篇有關環(huán)境烘托的文章,你有什么收獲?
大家收獲真不少,書籍就像浩瀚的大海,我們廣泛認真閱讀,就能拾到一枚枚美麗的貝殼(書海拾貝)。
學貴以致用,我們閱讀了許多描寫環(huán)境烘托的片段,這些片斷中之所以寫得精彩是因為他們能充分開掘周圍環(huán)境,用文字讓他們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想試試嗎?拿起手中的筆,回憶自己曾經(jīng)難忘的事情,抓住一個方面,寫一個片段,用上環(huán)境烘托。
2.點評
點名讀,其他同學評點,你覺得他寫得怎樣?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有意識地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交融,促進讀寫結(jié)合。明確寫作教學的目標。學好語文有兩個必備要素,一是擴大學生的只是儲存量,二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加工能力。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通過聽、說、讀、寫等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夯實語文基礎,加深文化底蘊。
四、總結(jié)
同學們,著名的田園詩人陶淵明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對閱讀的熱愛,讓老師羨慕更讓老師欽佩!我們選擇優(yōu)秀的書籍,滋養(yǎng)自己的心靈,我學習寫作的寶典,鍛煉自己的才能!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在浩瀚的書籍中,尋找到美麗的貝殼!最后,讓我們在這首愉快的歌聲中結(jié)束今天的這節(jié)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