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應積極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主動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使孩子受益終生。
農村學校閱讀習慣閱讀興趣低年級學生我們是一所農村小學,孩子入學前都沒有讀過什么課外書,對讀書沒有什么概念,連簡單的23個聲母都不認識,就別說能看什么注音版的兒童讀物了。通過調查發現,班級中有60%以上的學生都是爺爺奶奶帶,且爺爺奶奶都不太認識字,指導如何讀書更是無章可循;另外低年級孩子較愛看圖書,但持續時間較短,大多數學生閱讀圖書只是看熱鬧,走馬觀花地翻一遍而已,對一些知識較豐富的書不感興趣,且沒有正確的看書姿勢。
中國語言學大家呂叔湘先生,20年前就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批評我國的語文教學少、慢、差、費。他不無感慨地說:“十年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大多數不能過關,豈非咄咄怪事?!薄?011版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使孩子受益終生。
一、不斷豐富內容和變換形式,讓孩子“愛上閱讀”
(一)從讀好“課內的語文書”開始,夯實“趣讀”根基
兒童的閱讀是從趣味開始的,孩子一旦對閱讀產生興趣,就會千方百計地去閱讀,他們會將閱讀伸向各個方面。“教學千法讀為本”,語文教學要抓語言,語言教學要抓語感,語感教學要抓朗讀。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說:“課堂上的朗讀,小而言之,是培養語感、積累語言的極為重要的正確途徑;大而言之,是教學改革和教師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培養文明的高素質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p>
1.讀得正確、流利。要求讀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讀、破讀外,還要求讀時在聲母、韻母、聲調、輕聲、兒化、音變以及語句的表達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話語音的規范。
2.讀出自己的理解。教師要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經歷,來表達自己對語言材料的初步的敏感度。
3.讀出作品的意蘊星。只有透徹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準確地掌握作品的情調與節奏,正確地傳遞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如圖片、多媒體視頻、資料鏈接、背景介紹等深入淺出的故事化語言將孩子帶到文字的內容及情感境界,讓作品的意蘊自然生成。
4.把握讀的技巧。掌握呼吸、發音、吐字、停頓、重音、語速、語調的應用方法,給學生以正確的示范,學生模仿力很強,出于教師口,入于學生耳,了然于學生的心,能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能給學生一種語感直覺,誘發他們的情感沖動,激發孩子對讀的熱情。
從這朗讀的幾個方面不斷地對孩子提出要求,采用聽讀、帶讀、領讀、齊讀、輪讀、接力讀、搶讀、評讀、分角色讀、表演讀、配樂讀、吟誦讀、體驗讀,不動聲色地引領孩子走進文本,親近文本變得多姿多彩。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教材不僅是學習的例子,更是朗讀的例子。教材朗讀,除了課中訓練,還有預習朗讀、晨讀、單元復習讀、整本書的整合讀,將教材里的語言讀熟、積累語言、積累表達、積累方法、更積累出讀得讀書的趣與情,使學生不由自主地拿起課本走入書的境界,走入作者的心靈,實現心靈的碰撞,達到“書我一體”的境界。讀不出這種味道,一切勞動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更,沒有瑯瑯讀書聲的課堂是沉悶的課堂,沒有教好學生讀的語文課是失敗的語文課。
(二)開拓“廣度閱讀”,打開“趣讀”的閘門
薛瑞萍說:“魚兒養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難呢!”她把魚兒比作小孩子的語文學習,而大海則是指除了教材之外的,所有能利用的課外的語文資源。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低段學生(一二年級),能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會誦讀兒歌、童謠和淺顯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而且課標十分強調語言的積累,要求低段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每學年背誦優秀詩文30篇以上,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
圍繞課程標準,低年級就有許許多多該讀該誦的。如教學比較饒舌的童謠:《妞妞和牛?!罚骸芭ER院舆吜?,妞妞護柳趕牛牛。牛牛扭頭瞅妞妞,妞妞要扭牛牛,牛牛要頂妞妞。妞妞拾起小石頭,嚇得牛牛扭頭溜?!逼渲杏行┳帧版?、妞、柳、扭、溜”,這些字韻母相同,聲母是學生最容易混淆的鼻音n和邊音l,在教學生誦讀這首童謠幫助學生區分鼻音n和邊音l,學生興趣高昂,津津樂道。
另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有意識地融入經典,實現語文教學與經典教育的鏈接,使瑯瑯的經典古詩文誦讀聲經常回蕩在語文課堂之上,學生會在輕松愉快的人文環境中,體驗經典詩文的魅力,感受語文學習的幸福。如經典古詩文讀本一般都有漢語拼音注音,一年級小學生學完漢語拼音后,他們誦讀經典時,就可以用所學的漢語拼音來自己指讀經典,鞏固漢語拼音的學習。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由最初的3~5個字的短小韻文如《三字經》《百家姓》《幼學瓊林》一類易于瑯瑯上口的啟蒙讀物開始,到以絕句為主的五言、七言淺顯的古代詩歌,循序漸進,由淺及深、由易到難,加快經典古詩文的誦讀記憶速度,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當然,還有值得一提的國內外的經典童話書,國家語文理事長崔巒說過,什么年齡的孩子就該讀什么年齡的書,錯過了,以后再讀就不一定想讀了,留給那個年齡段的美好東西也就找不回來了。
二、構建低年級“閱讀指導課”模型,讓閱讀“走上規模”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p>
1.指導讀書方法,開設讀書指導課
這種課型主要是教給小學生閱讀的方法。引導小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學會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會做簡單的讀書筆記或讀書卡片,學會上網查找資料;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評價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導一、二年級寫填空式讀書筆記等。
2.開拓讀書空間,開設讀物推薦課
這種課型主要是幫助孩子打開閱讀的面。國家語文理事長崔巒說:“低年級除了讀啟蒙讀物、唐詩、宋詞外,還要關注童書的閱讀、圖畫書的閱讀。還要注重語文學科以外的其它學科內容的閱讀,如數學的、天文的、地理的、軍事的、生物化學的、美術音樂等?!?/p>
3.提升讀書品味,開設閱讀欣賞課
這種課型主要是欣賞閱讀給我們帶來的節奏感、韻律美、畫面美、意境美及精神層面。讓孩子在閱讀中品味字、詞語、句子及篇章,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孩子構建語言的張力,強化“祖國經典”的引領閱讀,以一帶百的精選篇目,使孩子從心靈深處愿意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
4.享受讀書樂趣,開設讀書匯報課
這種課型,就是計劃地舉辦朗誦大賽、讀書故事會、讀書心得交流會、讀書成果展示課等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閱讀的快樂和幸福。舉辦“讀書節”,邀請家長和師生共同參加諸如名著欣賞講座、繪本共讀、朗誦比賽、文藝演出等閱讀交流活動。
極大地提高他們的獨立性。
3.基本技能和理論水平明顯提高
通過改造后的實驗平臺實行分層次教學,充分激發了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大限度提高了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使他們真正牢固記憶并透徹理解電路的基本概念,切實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為后續課程服務,為完成專業培養方案服務。
4.創新能力提高
綜合提高型實驗教學的實施是實驗教學的延伸,通過自定設計實驗項目實驗,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大學生創新活動和競賽活動輸送了越來越多的人才。
5.計算機仿真及其應用能力的提高
將EWB計算機仿真技術引入電路實驗, 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運用計算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對一個實驗嘗試多種電路實現,比較優缺點,優化設計方案,比較仿真軟件的分析方法,在實物操作時對實驗中出現的一些數據和現象能夠完全了解,實驗的目的性更加明確。
作為民族院校,我校的工科專業起步較晚,師資力量相對較弱,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由物理系改建的時間不長,但在近幾年的本科創新競賽中都取得可喜的成績,其中在飛思卡爾智能車競賽和全國電子設計大賽中均取得了包括一等獎的多項獎項。學院組織參加省部級以上創新活動情況一覽表如表1所示。五、結束語
通過對我院電氣類13級學生使用新實驗平臺的實踐教學情況來看,實驗教學質量較之以前得到顯著的提高。無論是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判斷能力培養,還是實驗設計創新能力的培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為后續課程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實踐基礎。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直接輸送人才的高等院校,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實踐教學規律,包括對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進行一定的改革與探索,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實驗室研究與探索》編輯部.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摘錄).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6).
[2]李翰蓀.電路分析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校級精品課程《電路理論》.武漢:中南民族大學.
[4]周常森.電子電路計算機仿真技術.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電路基本理論》實驗分層次教學的研究與實施”,項目編號:201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