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訓練要有目的地進行訓練,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讀問結合,以問促讀;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訓練“以讀為本”是中國古代語文教學的主要手段,我國從宋代起就用“堂上瑯瑯,終日不絕”來形容課堂上的讀書之聲,現(xiàn)在提倡“以人為本,以讀為主,聯(lián)系生活,整體感悟”,可見從古至今都非常重視“讀”的訓練。因此,教學活動中,把學生們放在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充分讓他們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呆板學為靈活學;苦學為樂學是當前教學中的主要趨向。
一、要有目的的讀
每次朗讀前,教師都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朗讀要求,如: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細讀: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熟讀:反復誦讀,積累詞、句、段;精讀: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語氣、語調(diào),從而加深感知、領悟。
二、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就如遇到了一頓美餐,讓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樣的道理,一段好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雨”這篇課文是,我引導學生說:“你們都見過‘雨’,‘雨’對我們大家是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它與我們的生活時時相伴,就如我們的好朋友,誰也離不開誰,可你們知道下雨時天氣怎樣?風怎樣?雨水是怎樣的?莊稼又是怎樣等這些情景嗎?你們想了解嗎?”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關于寫‘雨’的課文,課文詳細地介紹了這些方面的知識,請你們用自己的能力去閱讀課文,并尋求答案好嗎?”話音剛落,學生就情緒高昂地朗讀起課文來。
三、讀問結合,以問促讀
教學中不能“滿堂問”,但課堂上少不了必要的提問,關鍵在于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這些問題要有一定深度。讀問結合,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努力從讀中尋找答案,以問促讀,使學生集中精力去讀,逐步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良好閱讀習慣。如在教學第五冊《爬天都峰》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和“老爺爺”爬上天都峰后,為什么要互相道謝?這個問題具有思考性,必須通過認真讀書,聯(lián)系上下文,動腦思考后,才能得到正確答案:因為“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都能互相鼓勵,都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一起登上天都峰,所以,要互相道謝。有意識地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認真思考,有利于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地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時上閱讀課文只要求孩子借助閱讀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揚、鼓勵。二年級時,我便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閱讀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解釋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lián)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致理解全篇內(nèi)容。
三、精講多讀,讀出情感
在教學閱讀中,學生最反對的是閱讀無休止的教授、講授再講授,就像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閱讀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之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我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念出含義。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瀆,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這樣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讀書的重要性。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起著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閱讀訓練的方法還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閱讀中去發(fā)現(xiàn)去積累去實踐,才能找到最為理想的途徑。
參考文獻:
\\[1\\]田寶伸.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中國校外教育,2012,(09):10.
\\[2\\]李功連.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訓練研究.湖南師范大學,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