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效課堂學生創造能力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作為新時代的一名教師,要與時俱進,大膽創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進一步轉變,教學模式要不斷更新。教學中不斷地糾正自己的不足,揚長避短,為了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發揮實效性的作用,在教學中注意學生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一、問題學習能力的培養
中國古代講究做“學問”。所謂的“問題學習能力”即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能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人素質提高的重要體現,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的重要尺度。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我特意營造一個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問題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多動腦、多提問題。如通過讓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學習,自己提出小問題,然后通過自己探究學習,來解決問題。如在學習動物的運動方式一節時,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腿抽筋是怎么回事?坐的時間久了,為什么腿部發麻?對于這些問題,我就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加以解決。問題學習能力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思考、創新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的知識視野更加開闊,對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化。
二、批判學習能力的培養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變成了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對教師傳授的知識不進行辨別和分析,一概接受。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學習“肝臟精神”,肝臟能夠辨別小腸吸收水的物質,哪些是有毒物質,哪些是無毒物質,并把有毒物質及時排除體外。批判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有主張,對所有接受的知識多問幾個為什么,對知識的錯誤敢于提出,并及時加以修正。如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利用一切機會進行大膽發言,敢于當眾提出否定意見。實踐證明,敢于創新的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的機會較多。即使問題提錯了,教師不要輕易否定,而要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錯誤之處,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批判學習能力的培養,最大限度地發展了學生的批判思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得以提高。
三、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哈佛大學師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地提出問題和思索問題。教學過程,就是教與學集體參與的過程。學生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學會與同學們分享和合作,提高自身素質,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如在生物教學中,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具有較強社會性、實踐性的內容作為研究主題,有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自主性研究學習進行解決,或者學生自選課題,通過實驗操作、社會調查、問題討論、資料閱讀方法,得出結論。
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自主學習是一種能鍛煉人、提高人的創造能力的創造性學習。羅杰斯指出:我們可以把馬牽到河邊,但不能按著馬頭喝水。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自覺性和創造性,教師更多的是“向導和顧問”,是一名服務者、傾聽者和激發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其次,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寬松環境好氛圍。課堂環境愈寬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愈充分。自主學習法使學生的潛能開發有了源頭活水,同時學生創造力的發揮也有了其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