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筆是閱讀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新課改下,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顯得更加重要。文章就結合練筆活動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閱讀中的練筆活動實施和應注意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練筆活動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得到加強,讀寫結合是較為有效的方法。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采用練筆方式來引導學生將讀和寫結合起來,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一、練筆活動對閱讀的作用
練筆即閱讀練筆訓練,即在閱讀活動中以練筆方式來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語文素養需建立在聽、說、讀、寫等能力培養基礎上,在閱讀教學中將讀和寫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對課堂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應用和寫作水平,對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也有積極意義。
首先,在閱讀活動中應用練筆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可以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也可為寫作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相反,在閱讀中寫作,也可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在《燕子》的教學中,學生閱讀關于燕子的外形特點描寫后,教師以“我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為練筆方式引導學生寫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通過練筆,學生很好地理解了“一身羽毛”“一對翅膀”“湊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潑機靈的燕子的特點,從而更好地理解了課文的內涵。
其次,練筆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渠道。語言是思維的外衣,學生在課堂中所掌握的語言知識只是用于表達自己思想和觀點的手段,要讓學生能將自己的觀點和思想表達出來,就需借助語言這一手段,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如在《爭吵》的學習后,教師以“那一次爭吵”為主題引導學生練筆,讓學生在練筆過程中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道理,借助語言來將自己的感受表達處出來。
二、閱讀教學中練筆的主要方式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有效地應用練筆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練筆的方式上還要多加研究。一般而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常采用的練筆方式有以下幾種:
首先,模仿式練筆,即模仿課文中的修辭、句式、結構等來引導學生練筆。這種練筆方式有利于學生快速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并應用到寫作中去。如在《灰雀》的第一段閱讀中,為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動物外形的描寫方法,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等詞語并結合第一段的句式進行仿寫。模仿式練筆有些機械化,但對中段學生較為適用。
其次,理解式練筆,即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感受練筆。閱讀教學中可在層次閱讀或課后閱讀中采用這種方式,但教師要注重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主題來引導學生練筆。如在《桂林山水》的閱讀后學生理解了桂林山水奇、秀、險的特點,教師可以“介紹家鄉的某處景物”來引導學生練筆,在練筆活動中引導學生掌握景物描寫的基本方法。
最后,拓展式練筆,即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課文中的某一點來引發自己的思考進行練筆。拓展式練筆在范圍上較廣,如學生可根據自己閱讀理解中的詞語、句子、內容等進行練筆,也可從人物對話、人物形象、寫作特點等來進行練筆。如在《小英雄雨來》的閱讀后,學生可從雨來的故事、雨來的精神等進行練筆,也可結合今天的生活和抗日戰爭的生活進行練筆。
三、練筆活動在閱讀中的實施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練筆活動,要注重在課前通過練筆來引入課題、在探究中通過練筆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課后練筆來引導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做到循序漸進,不斷發展。
首先,課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練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課前目前的目標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提出自己的問題,以練筆方式來引導學生將問題表達出來,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構建,也有助于探究活動過程中的問題解決。以《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閱讀教學為例,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以“雅魯藏布大峽谷簡介”為練筆內容,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地理位置、基本特點,為何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等知識,學生在練筆中也可提出自己的問題,從而促進探究活動的展開。
其次,閱讀過程中的練筆。在這個過程中,因課堂時間所限,練筆活動要做到精而準,即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而引導學生通過練筆活動來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一般閱讀過程中的練筆以模仿式為主。如在《爬山虎的腳》的閱讀中對“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理解,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取一樣植物來仿寫,然后提出問題“‘一腳一腳’能不能換成‘一步一步’,為什么?”引導學生討論,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比喻句的妙處。
最后,閱讀后的練筆,這個過程中的練筆以拓展式為主,因該階段的練筆主要是課后完成,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閱讀有了整體的把握,故而教師在引導練筆方式要多樣化,要通過練筆來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涵。如在《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的閱讀后,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戰爭是殘酷的”(附相關戰爭資料)“雷利為何要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下這封信?”等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性練筆。通過練筆來樹立學生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四、閱讀中實施練筆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改革逐漸從追求形式向追求質量上發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地應用練筆方式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教師要注重練筆后的反饋。無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練筆,練筆后教師要結合所布置的要求來對學生的練筆進行反饋。如《燕子》閱讀中以練筆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反饋中教師就需引導學生從練筆中檢查自己是否抓住了主要特點,如果沒有,缺少了哪些,該如何改進等。
其次,要注重加強練筆指導,尤其是課后練筆。練筆是一個從模仿到應用的過程,學生在練筆過程中首先是模仿課文中的基本方法來練筆,逐漸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逐漸從模仿中解脫出來,抓住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來練筆。如在《爭吵》中通過練筆活動而讓學生理解寬容和團結友愛的重要性,在學生練筆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圍繞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來引出寬容的話題,再拓展到對寬容的理解,從而生成出自己的感悟,這樣才能起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應用的作用。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練筆活動來加強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和體驗,引導學生在練筆活動中理解文本內涵,將讀和寫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光春.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到隨文練筆\\[J\\].新校園:學習版,2012,(10).
\\[2\\]柳文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隨文練筆能力的培養\\[J\\].新校園(理論版),2012,(02).
\\[3\\]董艷.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練筆策略淺析\\[J\\].現代教育教學導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