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教學中,主要運用三種教學模式引領學生學習知識:(1)傳教法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師累,學生苦,只學習知識,不發展能力。(2)以小組合作為主的教學模式。以自我為中心的僵局被打破,教師和學生的活動時間有了保障,學生能力得到了提高。(3)過關式小組合作,學習空間增大了,班內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風尚,教學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改善。
傳教法合作過關自我學習能力俗話說:教無定法。這句話提醒我們每個教師應做個有心人,在教學中要多創新,多實踐,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期間,我有幸親眼目睹并且親身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長與變化,當然,我所說的成長除了身體方面的,更多的還是他們在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積累。作為一名教師,我感慨萬千。
一、以傳教法為主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伊始,我們采用了“師講生聽”的灌輸性教學模式。那時的孩子較老實,易管理,老師逐字逐句的講解,孩子們能認真傾聽。在這種模式下,孩子們成了機械的工具,完全是在教師的指揮下展開活動。對孩子們掌握不了的知識,就占用孩子的活動時間課后輔導,教師卻可以做得心安理得。教師從頭至尾不停地說教,一節課下來口干舌燥,學生掌握得還不牢固,興趣不高,孩子們在被動地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思維得不到有效發展,活動的權利被藐視,而教學質量卻在這種反復勞作、大量題海中得以提升。誰班的學生聽話、誰的課堂安靜,誰就是好老師,是當時評價老師的標準,我也樂在其中。
直到有一天,一節課讓我有所啟發,那節課,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因為我們曾經接觸過字典,也學過音序查字法。所以當我介紹了這節課的內容,剛在黑板上寫完一個“菜”字后,孩子們就忍不住自己動手查了起來,當然,課堂也就隨之亂了,要在以前,我一定會立刻制止他們,可我看到孩子們那張張興奮的笑臉,我迷茫了,沒有打斷他們,還邊走邊看,干脆“放任自流”,看看結果會怎樣。孩子們有的站著翻字典,有的和同桌正在議論,還有的滿臉疑惑的自言自語,不一會兒,就有一些人七嘴巴舌地說起來“老師,怎么查不出來呢?”“老師,老辦法是不行了。”“老師,這個字我們也不認識,怎么能用拼音查呀?”……我聽了,心里真是挺高興,孩子們畢竟有了探究的欲望和行動,看著他們著急的樣子,我首先肯定了他們能夠聯系舊知識,并且能互助合作的做法,然后才開始引導著他們用部首查字法來認識生字,這節課,孩子們學得認真極了,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以小組合作為主的教學模式
這次試驗讓我深深感覺到,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給予他們機會就會收獲更多的驚喜,于是我決心進行教學改革。在不斷的聽課、摸索、實踐的過程中,我開展了小組合作教學,這一教學模式打破了原來那種沉悶、寂靜的課堂,取而代之的是挑戰,積極主動地開展自我學習。在小組評價機制的影響下,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主動翻閱學習資料,查找不明白的問題,學會了傾聽、辯論、質疑等一系列能力,強調了學習與生活、社會相聯系,真正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在學習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的僵局被打破,學生在出現問題時能相互配合,相互輔導,尤其是幫助中差生方面有了突飛猛進,教師和學生的活動時間都有了保障,真正實現了“組強我榮”的競爭局面。教師從原先的主體地位變成了主導,就像一根鏈條,只需關鍵時候給予鏈接,引導學生向更深層次發展。在這種模式下,教師一節課有時只說幾句話,有時甚至只說一句要求,學生們卻忙得熱火朝天,爭辯得面紅耳赤,但爭辯后的結論卻可根深蒂固地扎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三、過關式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為教學改革提供了便利,但優生拖差生、差生不主動、學習效果不扎實、達標學生不全面等現象也隨之顯露,課堂上的時間得不到有效利用,好學生被耽誤,后進生卻仍被人牽著走。我也曾經苦惱過。在有幸聽取了濰坊市兩位教師作的關于語文課程中合作教學的經驗報告,就像久旱的禾苗遇上了及時雨,令我對合作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解決了自己平日合作教學中的困惑與煩惱,尤其是對他們介紹的利用層層過關來教學低年級語文的做法很感興趣,覺得這種方法可行。回來后,我針對匯報中學到的知識,結合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投入到過關教學的新改革當中。這次,我在第一課時為學生設立了三關,即:熟讀課文關、認讀生字關和擴詞練習關。在與學生交換意見后,我們共同制定了過關規則,即:小組長必須在認為自己的組員真正通過后,才能到過關欄中寫下自己的組名,否則將扣分。并對小組過關方式作了詳細指導,首先,小組長自身必須迅速掌握該學的知識;其次,選擇適合自己組內差生的方法輔導學習,而且盡量不要采用重復的辦法;最后,再重新確認自己小組內每個成員是否真正過關。每當學習一篇新課文時,我便在每個小組自由閱讀的空隙,在黑板上寫上過關欄(并標明第一關和第二關)和未過關欄,每個小組長認為自己小組已全部通過,便自己到過關欄中填上自己小組的名字,然后便按順序自覺組對交換檢測,對于檢測成功的,由該組長在小黑板出示的小組評價表中進行加分評價,小組成員在檢測完一關后自覺迅速轉入第二關、第三關,小組長之間可以相互檢測。
過關的小組有種自豪感,未過關的小組有一種緊迫感,班內真正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良好風尚。經過練習,班內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大提高,學習速度突飛猛進,更可喜的是后進生有了動力與保障,連我班最差的文田、迎娜也能在組內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闖關,信心不斷增強,從而使教學質量有了進一步改善。
教育在改革,質量在提高,在改革道路上,學無止境。通過改革調整,學生的管理能力、分配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得以發揮,發散思維得以發展。因此說,學在教師,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學生便會得到身心愉悅的發展,從另一角度說,改革促進了教育的發展,令教育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