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宮廷畫家呂紀,廣泛地學習和借鑒前代各派花鳥畫的優秀傳統,其繪畫工寫兼能,風格多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明代宮廷畫院影響深遠。
呂紀繪畫風貌作品影響明朝前期是中國繪畫史上一個承前啟后的轉折時期。花鳥、山水等繪畫都有所發展。明初宮廷畫家呂紀的繪畫風格,在傳承邊景昭的基礎上,廣泛地學習歷代名畫,幾乎借鑒了前代各派花鳥畫的優秀傳統,所以其繪畫工寫兼能,風格多樣,是中國繪畫史上杰出的宮廷畫家。
一、呂紀作品的三種風貌
1.工整妍麗與工寫結合的風貌
工整妍麗的風貌是呂紀早期作品呈現的特點,從用筆和設色風格,都能感悟到呂紀和邊氏作品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這時他的作品刻畫細致,少有意筆;從設色上比較妍麗;從風格上比較富麗堂皇,符合宮廷的裝飾意味。
工整妍麗與意筆樹石相結合的風貌,是呂紀繪畫成熟時期呈現的特點。呂紀不僅把前代各派花鳥畫的優秀傳統進行了融合,而且在表達方式上能獨出心裁。花鳥部分以工筆勾勒為主體,樹石則兼帶意筆草法。在呂紀工寫結合一路的作品中,一些是帶有明顯裝飾功用的作品,畫作設色妍麗,應和宮廷中的裝飾有一些直接的關系。如《四季花鳥圖》等。
呂紀也有一些是抒發個人情思的作品,在用色上比較含蓄。如《秋鷺芙蓉圖》等作品,畫面淡雅韻致,充分抒發了他個人的情思,他除了能夠繪制富麗的宮廷裝飾繪畫之外,也有很深的文人情懷和高超的渲染逸境的能力。他所描繪的物象生動傳神,充分展示了呂紀對生活的觀察能力。
2.水墨寫意的風貌
呂紀是一位供奉內廷的畫家,作品大多以珍禽異卉為主要表現題材。除了用工筆重彩的形式表現之外,他也能將大自然中的野花、野鳥等題材用寫意的技法來表現。其寫意風格主要受到同朝宮廷畫家林良的影響,并且在局部運墨和淡彩渲染上有獨到之處。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殘荷鷹鷺圖》,就是呂紀頗似林良畫風的代表之作。
呂紀的水墨淡彩作品,說明他不僅是一位古代杰出的工筆花鳥畫家,在寫意花鳥畫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他的寫意畫中,對禽鳥的刻畫頗顯功力,放達之中蘊含著嚴謹的法度。他的寫意畫,對于石頭及襯景刻畫上,更具有真實感和空間感,這和他能師法自然、學習諸家,并且能融會貫通是分不開的。
3.山水與花鳥結合的風貌
呂紀的作品中,山水與花鳥結合的特點也比較突出,如《溪鶴圖》等。在繼承前代花鳥畫的基礎上,呂紀把傳統工筆畫的鮮麗風格與南宋馬遠、夏圭一派水墨蒼勁的山水技法結合在一起,并進行了大膽的創造。如《四季花鳥、冬景》,在整幅畫面的構圖上,把禽鳥的比例有意識縮小,與懸崖、峭壁、花卉、瀑布等實景配置在一起,使畫面更加雄偉壯觀。
呂紀將山水技法和花鳥技法融合在一起,充分證明了他是位對傳統能融會貫通并發揚光大的杰出畫家,更具創造精神。他熱愛自然,觀察細致入微。他的作品,對于山石和云水的描繪極具真實感和朦朧美,較之邊景昭和林良,應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呂紀的繪畫風格大多偏向于富麗華美,是由于他是位供奉內廷的畫家,而不得不遵循之的,但他的作品能把鮮麗的色彩和墨色合理搭配,故他的作品妍雅并重、格調清新,是難得的傳世珍品。
二、呂紀繪畫的三種處理手段
1.裝飾性
呂紀作品的裝飾性主要表現在,他的畫作在色澤鮮麗方面比邊景昭的作品有所增強。他能通過色彩的變化,使畫面達到一種豐富祥瑞的裝飾效果。另外,其大部分畫作都是巨制作品,重點突出近景和中景,遠景的刻畫比較簡略,常用淡墨、淡彩烘托云霧、遠山。近景常常刻畫丹頂鶴、白鷺、白額雁等大型水禽。中景坡石點綴一些花草、竹子之類。這樣,使作品的構圖更加飽滿,使畫面具有很強的裝飾意味和視覺沖擊力。呂紀對題材的搭配上別具匠心,他的題材取自于生活,并進行了提煉和概括,其畫作表現出了山川的壯美和花卉的嬌麗。
2.構圖的多樣性與規范性
呂紀早期作品設色鮮麗、造型準確,有著嚴謹的法度,并具皇家富貴氣質。他把山水和花鳥進行了融會,其作品面貌豐富,構圖多樣。呂紀大部分作品都是奉昭之作,創作中雖受到題材所限,但其作品在構圖上頗具匠心,在物象的描繪上多取簡略與整體的描述。畫面的布局通常采用層層向上的塑造手法,既豐富又多樣。這和他廣學博取、不墨守成規是有一定關聯的。他把山水和花鳥進行融合,將寫意和工筆進行貫通,對鮮麗色彩和墨色進行合理搭配,這些特點在《四季花鳥圖》中,都有充分地體現。
3.題材的寓意性
一些作品中,呂紀巧妙構思,能間接達到規勸執政者自勉的效果。他靈活地運用花卉與禽鳥進行搭配,使題材能寓含深意。因此,明孝宗對其贊賞有加,“稱工執藝事以諫呂紀有焉”。呂紀有部分作品是帶著向帝王或執政者提醒的作品,如《三鷥圖》等作品,即通過諧音取其“三思而行”的意思,用來勸勉執政者體察民意、謹慎行事。
他還有一些畫寒雀的作品,如《雪景羽毛圖》,圖中寒雀的形象用來象征弱小無助、孤苦無援的平民,從而達到呼吁統治者勵精圖治、執政為民的效果。同時也流露出他對寒微民眾的同情。這些作品證明了他是位具有思想內涵和正義感的杰出畫家,即畫如其人、畫為心聲。
三、呂紀的融會、影響和缺憾
呂氏對古今各派的花鳥和山水名畫,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研究。做到了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并將傳統繪畫進一步的發揚光大。他把邊氏作品鮮麗與清雅完美結合的風貌繼承了下來,又不拘泥與前人,從中汲取營養。他對林良畫風的學習,在水墨淡彩領域也成績顯著,有工寫兼能之美譽。他能把生活中鮮活的感受,用精湛的傳統筆墨表現出來。他不孤芳自賞,文人相輕,而是轉益多師。他不僅繪制了很多光彩奪目、妍雅并重的宮廷裝飾繪畫,而且還繪制了一些淡雅韻致,富有逸趣的優秀作品,充分的抒發了他個人的情思。他有思想、有內涵、有正義感,這通過他構思巧妙、寓意深刻的畫諫作品,便得到了證實。呂紀的繪畫工寫兼能,成就顯著,其畫風影響宮廷內外。后來很多畫家的繪畫受其影響很大。呂紀的作品豐富多樣,但某些畫作局部用筆,或個別作品的構圖也有不盡完美之處。
明初宮廷花鳥畫家呂紀,幾乎繼承了前代各派花鳥畫的優秀傳統,并廣采博取、熔百家于一爐,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風貌。他的繪畫,在對物象的觀察與表現上,做到了狀寫物態,體察物理。表現出了鳥之飛鳴、葉之反正。更繪出了水之清秀、山之壯美。較之兩宋的院體繪畫,有新的開拓和進展。從邊景昭到呂紀是傳統院體花鳥畫在明代大放異彩,呂氏的繪畫更是明代院體花鳥畫的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