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堅持常規教育,強化養成教育,拓展活動空間,凸顯德育特色,形成家校共建和諧局面,能切實提高德育實效,推動學校德育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學校教育道德教育措施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因此,我們應整合學校一切德育力量,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抓好規范,力求創新,構建校園文化,拓寬德育渠道,深化德育工作,切實提高育人實效。
一、撐好一個支點,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搞好學校的德育工作,離不開一支經驗豐富、方法獨到的德育工作者隊伍。其中,班主任是隊伍中的中堅骨干力量。為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強化班主任隊伍的校本培訓。每月我們組織班主任例會,通過例會,交流班主任工作經驗,反饋班主任工作中的各種情況,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和具體工作要求;通過例會,積極探索班級管理的有效途徑,學習和借鑒先進的管理理念,陸續推廣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經驗。
為充分發揮優秀班主任的傳幫帶作用,加速青年班主任的專業成長。我們將實施班主任青藍工程,師徒簽訂幫扶協議。在工作中,徒弟們要虛心向師傅學習班級管理的先進經驗,并在期末上交學習心得。其次,我們還將組織班主任外出學習,參加培訓,在校內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例會。通過這一系列有力措施,會大大促進了我們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和科學化。
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大隊部充分利用每一周的大隊部例會對所有的隊干部進行思想教育,明確、協調、并布置好各項任務。大隊部部門設置要合理、分工明確、合作意識要強,能自主地完成各項常規工作。如校園衛生的檢查、學生紀律、兩操檢查、文明禮儀的監督、課間巡視等各項情況的統計反饋等,將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主觀作用,培養學生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學校管理。
二、抓好一條主線,堅持常規教育
班級的常規管理是德育工作的一個主陣地,我們始終堅持一貫的班級常規管理操作程序:即堅持“領導——教師——學生”三級值周制度;設立學校文明禮儀監督崗,課間巡視監督崗;定期對各班常規工作考核,從班級建設、班級管理、班隊活動等方面加強班級管理量化評比;評比結果日反饋、周總結、月考核,頒發流動獎牌。班主任全天引導學生執行常規,做到“五個到位”,即早讀指導到位、課間操引導到位、紀律督導到位、各種活動引領到位、衛生監察到位。
德育處定期與不定期地強化了對各班班隊活動開展情況,各種任務完成情況的抽查力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各班圍繞每月一個主題嚴格按照隊的儀式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班隊活動,從形式到內容實現較好地結合。班主任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教育,同時也提高他們的各項能力。
對各班的教室布置以及環境衛生進行不定時的檢查,有效的促進班級的常規管理,期末將對各班的班務工作進行考核。
三、突出一個重點,強化養成教育
從小就開始并加強文明禮儀教育,是培養一個健全人的最基本的要求。我校一直以來都把培養文明禮儀行為習慣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德育的主旋律。尤其是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即為孩子收獲良好命運播下了一顆優良的種子。為了進一步加強行為規范教育,促進學生行為規范的內化,樹立漢豐二小學生的良好形象,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各班充分運用學生人手一冊《以禮相伴》德育校本教材,繼續學習各種規章制度。形成人人懂守則,事事講規范的良好氛圍。第二,抓住養成教育主陣地——班會課、三禮教育課。德育處細化每周學生行為規范訓練重點,提出了每周明確的目標要求。有針對性的對各年級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實行了養成教育達標過關考核。
四、依托一個載體,拓展活動空間
我校德育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拓寬教育的主渠道,搭建平臺展示學生的才華,把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寓于豐富的活動之中。
1.每期認真組織收看“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天組織學生收看了“開學第一課”,開展主題班隊會,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生活習慣培養,促進健康的常態化、規范化,不斷提高學生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挖掘節日內涵開展活動
每一個節日、紀念日都有著豐富的內涵,其中包含著愛國主義(如國慶節、清明等),傳統美德(如中秋、重陽等),環境保護(如世界環境日、植樹節等),珍惜生命(如世界無煙日、愛眼日等),感恩關愛(如三八,教師節等)。我們以貼近學生生活和兼顧學生年齡特點為前提,精選節日內容(春節、三八節、清明節、六一節、教師節、國慶節、重陽節、中秋節),賦予節日主題(親情#8226;友情、感恩#8226;關愛、愛國#8226;進取、明理#8226;誠信),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這些節日的由來、節日的風俗習慣及其象征意義,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我們利用特定的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日,積極開發其中蘊涵的教育資源,組織和指導學生自主活動,自主探究,親身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體驗,在體驗中增長知識,情感得到凈化與升華,并外化為具體行動。
通過開展節日教育系列活動,使節日對學生來說不僅是享受、是活動,而是每個節日都有了活動主題,并且傳承了節日的道德教育,使學生過上了有意義的節日生活。同時也使生活成了教育內容,實現了“讓生活來滋養德性,最終學會生活”。拓寬了學校德育教育的空間,增強了德育的實效性,促進了學校的內涵發展,也為學校德育尋找到了一個有效載體。挖掘節日文化的教育資源,使德育工作在流光溢彩的節日活動中凸顯特色。
3.組織了紅領巾藝術節系列活動
每年五月是我校紅領巾藝術節,少先隊大隊部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首先是一年一度的校園十佳小歌手大賽,讓孩子受到藝術熏陶的同時獲得成功的喜悅。書法、美術、舞蹈、語言類及體育各大項目先在全校進行評比,一等獎獲得者將直接晉級參加上一級的比賽,讓學生有足夠的成長空間,不斷充實自我。
總之,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堅持常規教育,強化養成教育,拓展活動空間,凸顯德育特色,形成家校共建和諧局面,可切實提高德育實效,推動學校德育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成良臣.現代中小學教師教育觀念新論\\[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1,(3).
\\[2\\]康海寧,李化樹.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反思\\[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