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實際教學實踐,對初中語文針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從初中語文進行合作學習、目前所存在的不足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合作能力進行培養,這幾個層面進行分析闡述,旨在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合作能力一、引言
人類在積極認識世界、深入理解世界時,其個體的人在知識層面上必然是有著局限性的。因此,我們要想認識世界,就有必要在認識的過程中,積極地發揮群體的力量,充分地來應對這個世界。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就是一種利用群體力量的很好的范本。但是,在初中語文合作學習中,他們的合作學習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教師的積極培養出來的。但是,在培養初中學生的合作能力時,需要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需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二、初中語文進行合作學習,目前所存在的不足
隨著新一輪課改在初中課堂教學的不斷深入推進,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當下一種潮流。但是,教師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種種因素,造成小組合作教學在實踐中存在一些不足。
1.合作形式化比較嚴重,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展開
由于受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迫于教學考試的壓力,不得不為了考試而教學,想盡一切辦法多給學生灌輸文化知識。當然,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教學不是不必要,而是過于強調了教學的知識性,淡化了教學的以人為本的人本教育。在教學中,又為了改革的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基本流于形式。表面在讓學生討論,而給予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實際是一種不足。
2.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夠凸顯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其各自的功能不盡相同。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過分放大,導致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被削弱。在初中語文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主體性應給予凸顯。畢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對于一個問題的討論,是要學生自己進行才能夠完成的,教師是永遠不能夠代替學生進行學習的。教師只能有節制地進行合作學習的指導,在學習方向性上給予把握,不易過多地干擾學生的討論和思考過程。
3.學生進行合作的有效性不夠
在初中語文合作教學中,學生進行合作,其有效性太低。究其原因,就在于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存在著兩極分化的狀況。畢竟任何一個普通的班級中,都存在著優生和后進生的狀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漲,精力投入也很大。但是面對一些學習成績暫時落后、學習能力欠缺的一些學生,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不太高漲,甚至還出現一種消極抵制情緒。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習一路順暢,得到學習成功感。而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則一路學習受阻,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熱情。將成績好的學生和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放在一組,成績好的又不愿意帶動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學習間的合作學習也就達不到時效性了。
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合作能力進行培養
1.進行合作小組的組織,培養合作能力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進行合作教學,首要的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分組,將學習成績好的和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進行恰當地搭配。原則上是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充分地分開,恰當地將成績好的和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記性組合,以期達到成績好的帶動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同時,在小組的劃分上,作為比較近的學生分在一組,尤其是前后座的四個同學為一組為佳,以便于他們在老師講解時,一致向前看,而在討論時,前面的同學轉過身來就可以討論。
2.在作業層面,要求學生進行合作,培養合作能力
在合作學習中,在作業上要求學生進行合作完成。對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有幫助。當然,對于學生合作學習的作業設置,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布置。題目不易過深或者過淺。過深會導致學生對難題畏懼,進而失去了做作業的信心。過淺又無法調動學生的作業的挑戰欲望,進而導致學生減弱學習的興趣。同時,合作性的作業要具有一定的合作性,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投入到學習中去,進行合作學習。
3.教師對初中學生進行合作技巧的指導,培養合作能力
在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小組進行充分地組建之后,學生對于合作的技巧卻不能夠很好地掌握,也就造成了學生缺乏合作技巧而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合作學習。他們在合作學習中,不是各自為戰,就是進行一些表面上的合作學習,也無法進入到合作學習的主題上去。這就向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技巧的指導。在分工上,教師對學生積極地給予指導。讓學生明白誰是發言人,誰是記錄人,誰做小結。在學生的表達上,其一,教師積極對他們進行指導,讓學生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說出來。有一些學生生性膽小,教師要積極地鼓勵這些學生進行表達,給予他們一定表達的時間。其二,讓其他人學會聆聽,不在別人表達時打斷別人的表達。而是積極地對別人的表達進行思考,能夠聽得清楚別人表達的主要觀點。
4.指導學生交流,培養合作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其中最為重要的活動是學生的交流。因此,教師要積極地組織學生進行很好的交流。因為交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交流中,學生的觀點不一定每一個成員都會贊同。這時,小組內有必要把觀點進行交流后統一起來。這需要成員協商,形成共識。教師在指導時,教師一定要按照一定方法進行,要求學生如何進行意見的補充,進而形成共識意見的可行性的方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首先應對初中語文進行合作學習目前所存在的不足,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然后進行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辦法。比如先進行合作小組的組織,在作業層面,要求學生進行合作,教師對初中學生進行合作技巧的指導以及如何指導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吳亞芳.淺析初中語文教學針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11):112.
\\[2\\]王秋艷.初中語文教學針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探析\\[J\\].成功,2012,(16):49.
\\[3\\]陳麗華.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D\\].上海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