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在學習階段必學課程,也是教育部門對學生思想品德培養的重要方式。在新時期教學方式以及課改要求變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應不斷加大投入,力爭提升教學有效性。基于這一背景,簡單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提升教學效力的要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具體措施,旨在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思政課程有效性。
思想政治高效教學優化策略對于學生而言,思想政治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自己樹立正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這一課程的設置,主要是通過理論教學達到思想優化效果,利用理論聯系實際達到思想性與知識性的結合。教師教學注重效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讓學生掌握更多思想政治知識才是教學的重點。目前,教學方式多元化,思想政治課程教師應在仔細分析課堂狀態以及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采用合適方式制定教學方法,以此來提升教學有效性。
一、思想政治高效教學要點分析
(一)激發學生興趣,變被動為主動
新課標環境下,教學理應朝著學生主動學習方向發展。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已經被證明為無效教學,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主學習與課堂參與達到教學目的。教師要做的就是通過自身魅力與教學魅力,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中并主動思考。哲學上提到,意識對事物具有能動作用,有效意識能夠促進事物的發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能夠產生想要弄清教學內容的思想或是產生要解決某一問題的動力,教學效力必然會提升。
在教學難度的設定方面,教師應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性采用分層教學模式,針對教學要求與學生掌握程度及時針對教學方案作出調整。對于簡單、淺顯易懂的思想政治內容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較難問題可采用討論方式教學。一些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學生學習時可能感覺枯燥無味,此時可通過案例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二)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的營造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影響較大。通過現代化教學模式營造出輕松和諧的教育環境,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更強,達到自主學習與優化學習的目的。
1.注重學生自主學習
這一環節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動手、動口、動腦來實現。通過在課堂上的動手與動口,提升課堂參與力度,并利用頭腦分析達到專心聽講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多在自主思考狀態下學習,并鼓勵其將不懂的知識點或新觀點在課堂上討論。這種討論模式也是教學新模式的一種,通過課堂討論,學生中能夠形成頭腦風暴,達到思維的擴散化。
2.制定完善教學策略
這一方面的教學主要應將重點放在教案設置上,通過要點化、問題化與情景化的教學材料讓學生了解課堂目的。思想政治學習中部分內容較為空洞,學生在初學時無法抓住學習要點,可能會造成學習重點的偏移。教師在備課時應注意教學策略的研究,通過此方面優化讓學生明確教學內容,提高思想政治學習效力。
(三)完善課后反饋,提升教學質量
課后反饋是幫助教師了解課堂教學有效性,為之后教學模式的設定與安排提供改進的保障。通過課后反饋,學生會找到學習中自己的不懂之處,在短時間內弄清,以免造成知識點的遺忘與疏漏。
思想政治課程的高效教學中,教師必須將課后反饋工作落實到實處,通過層次分析、課后作業點評等方式了解學生對知識內容掌握情況,以便于為日后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學效力的具體措施
(一)課前準備工作
1.做好教材的通讀工作
教師首先應對教材詳細了解,明確教材闡述內容與教學目的。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明確教學思路,通過清晰的邏輯向學生展示教學步驟。同時,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將重難點標明,做到“重點突出,一般兼顧”,在所有學生達到教學大綱要求后展開拔高,確保各層次學生發展需求的達成。
2.加強教育素材的準備工作
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案例應新穎,避免使用陳舊案例,以免學生難以提起興趣。思想政治是一門實踐性與時政性較強的學科,目的在于指導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政治思想。因此,在教學案例的選取方面,教師應多查看近期相關新聞,利用新聞讓學生討論,加強對理論知識的印象。例如,在學習政府權力章節時,可選用“房叔”“表叔”等熱點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在學習價格變動時,讓學生討論目前房價等問題。這些案例的提出,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心程度,還能夠讓其思維與時俱進,實現理論知識點的實際運用。
(二)課堂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是教學過程的保障,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準備工作,將課前準備效力最大化。在此方面,教師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優化:
1.明確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標明確指出,目前教育課堂中應該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僅起到引導作用。在這一要求下,教師應注重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的自主思考過程,創建適合自主學習的環境氛圍,達到提升課堂有效性的目的。另外,教師不應在課堂上大篇幅灌輸知識,也就是不應面面俱到的描述內容,而是應將課堂還給學生,通過引導讓學生一步一步了解教學要求。
2.創新教學模式
思想政治課程可采用情境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小組討論教學法與分層教學等多種模式,通過不同于傳統方式的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極大提升,并且愿意主動學習,如在實施項目教學后,學生會產生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從而促進學習動力的培養。
(三)課后反饋環節
課后反饋,能夠讓教師清楚了解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后續教學模式的設定以及難度設定提供幫助。課后反饋工作是學生在學習基礎上再創造的過程,也是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課后反饋環節,教師應加大投入力度,利用不同層次的反饋內容了解各層次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并適當增加課后練習難度,讓學生產生挑戰欲望,利用課余時間解決難題。另外,當堂練習也是提高教學效力的有效方法,這種方式有效避免了學生課后抄襲、非獨立完成情況,讓課后反饋更具真實性。
三、結束語
隨著學生能力以及教育水平的提升,思想政治課程在各方面都應不斷變化,達到教學的高效性。教學策略的深入研究,不僅是教師探索的過程,更是教育界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學策略探索是一項長期進行的任務,教師應不斷加大投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革新教學策略,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麗莉.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實現途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1.
\\[2\\]沈海波.實現思想政治高效教學的策略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1,(36).
\\[3\\]劉偉.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對師生的新要求\\[J\\].考試周刊,2010,(55).
\\[4\\]鄧楚龍.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模式構建芻議\\[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