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狀況進行了詳細調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希望能夠引領農村初中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培養其自主閱讀的能力,促進農村初中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農村中學課外閱讀初中語文一、目前我校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及原因
為了確切了解我校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對我校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并對隨機問卷調查中反饋回來的200多份調查表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有75.6%的農村中學生認為課業負擔重,沒時間閱讀課外書籍。71.3%的農村中學生的閱讀以文本閱讀為主,一學期能讀10本以上課外書的學生20%,有10%的學生一學期未看過一本課外書。47.9%農村中學的家長鼓勵孩子讀課外書籍。
1.受應試教育的影響
現在的教育還始終走不出“應試教育”的陰影。長期以來,教育行政部門、社會群眾評價一所學校的好壞依據的最主要的標準就是這所學校的升學率的高低,許多地方對老師的考核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準,給老師排名,使得許多老師剝奪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搞題海戰術,學生的作業負擔過重,自由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很少。甚至有些老師認為課外閱讀是可有可無,讀不讀對考試成績無多大影響。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得不到保障。
2.受家庭環境的影響
在農村,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難以形成。在家中,家長不能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榜樣,由于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長很少去閱讀書籍,也較少督促子女去博覽群書。在他們的心目中能自覺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就是一個乖孩子。況且農村學生大部分中學生是留守兒童除老師外更沒人督促學生讀書。部分家庭困難戶的學生,也沒錢買課外書看。
3.受學校條件限制
部分農村學校條件差,藏書量少,滿足不了學生閱讀需求。還有部分學校即便有大量藏書,但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時間少,一周一節閱讀課,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需求。而有些學校的圖書館僅作為應付上級檢查而不向學生開放。
4.受信息化時代的影響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許多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看影視作品,而淡化了對課外書籍的閱讀。
5.教師缺乏對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培養
許多老師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對學生的閱讀沒有一個計劃性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閱讀活動,僅僅把閱讀局限在課本范圍內。
二、采取的措施
1.轉變教師的閱讀理念
“閱讀”是人類汲取知識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類認識周圍世界的途徑之一。新《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指出: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對學生課外閱讀提出了建設性意見。這一重要的改革措施,切中了農村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注重課內范文教學、忽視課外閱讀、學生閱讀量不足的弊端。
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明確閱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幫助學生獲得閱讀能力,包括收集、選擇、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鑒賞評品,懷疑探索作品的能力,為學生具備開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創造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家長和社會應支持孩子的課外閱讀
農村家長文化程度雖不高,但也應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多給孩子買些有利于學習的課外書,多陪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在共同的學習中提高閱讀興趣。只有這樣,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承擔起責任,以新的教育理念為航標,推開閱讀之窗,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使我們的學生自覺閱讀,樂于閱讀,那么我們學生的語文素養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3.學校應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環境
要想從根本上扭轉農村初中學生對語文課外閱讀重要性認識不足以及閱讀量小、閱讀面窄的現狀。首先學校必須高度重視,長抓不懈。把圖書館以及微機室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盡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課外閱讀的需求,給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條件。同時,在閱讀課時的安排上,也要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如多開設閱讀課、組織一些閱讀活動等。
4.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受升學率的影響和功利心的驅使,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有的老師把生動活潑的閱讀教學變成了支離破碎的講解;有的老師太注重閱讀方法,而不去關注學生的閱讀感受;有的老師干脆把一些閱讀方法歸納成所謂的“做題公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埋頭訓練,不一而足。他們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存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感受和情感體驗,到頭來只能是事倍功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沒能提高、成績沒能增長,反而扼殺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挫傷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可謂是貽害無窮。
有濃厚的興趣,才能全神貫注,努力以赴。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如以學校或班級為單位,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古詩朗誦會”“課本外的故事比賽”“文藝節目會演”“小小讀書討論會”“課本劇比賽”“名人的讀書格言接力賽”“我的讀書方法”及出墻報、展覽讀書筆記等課外閱讀擴展活動,教師給予及時地表揚,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給閱讀方法,總結讀書成果,交流讀書心得和經驗。
5.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指導學生“如何讀書”。從改正不良的讀書習慣做起,有自己的閱讀計劃,明確讀書的要求是“眼到、心到、手到”,讀書時要心無旁騖,面前放上字典和筆記本,將書中的知識要點、好的詞語、優美的語段尤其是經典著作中的名段名句摘抄到筆記本上并附上自己的讀書心得,會作圈點、批注??赐暌黄恼隆⒁徊繒蛞粋€章節都要將其主要內容概述出來,學會寫讀書筆記。并定期開展讀書筆記展評活動。調動學生寫讀書筆記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一讀一寫一得”,在閱讀中有所收獲,在收獲中體驗閱讀的樂趣。久而久之,便可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推薦閱讀書目
(1)選擇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
如《紅樓夢》《三國演義》《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雷雨》《茶館》等戲劇;魯迅、郁達夫等現代作家的優秀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老人與?!贰侗瘧K世界》外國名著等。古今中外的優秀書籍具有塑造人品的巨大力量,具有很好的德育功能。閱讀這些課外讀物能使學生在閱讀中受到教育,從而陶冶情操。
(2)優秀的古典文化讀物
如《唐宋詩詞》《唐詩三百首》《古詩文誦讀》等。優秀古典文化讀物,為學生提供一份經典文化大餐,讓他們從中汲取民族優秀文化的營養,從而得到提高閱讀水平和接受思想教育的雙份收獲。其次選擇文質兼美的美文、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再次還要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看的優秀報刊,如《讀者》《青年博覽》《報刊文摘》等,讓他們多讀時文,緊跟時代,關注社會民生,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激發閱讀興趣。
三、結語
讀書可以增加知識,提高修養,陶冶情操,學會處世,培養良好的心態,形成獨特的風格。為了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切實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讓我們在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的同時,大力開展學生課外閱讀活動,讓他們在課外閱讀的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創造性發展營造一方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