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初中物理的教與學隨之進入快速發展和創新的新時期。初中物理作為同生產、生活聯系密切的實用性必修課程,對于中學生健康發展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初中物理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點較多,概念和定理相對抽象,不易理解,公式較多,易混淆,初中生在學習中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基于此,教師在整個教學中必須有的放矢地加強學習指導,進而不斷地引領學生朝著通俗易懂的方向學習。
初中物理學習指導物理實驗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帶有鮮明的啟蒙特性,隨著初中物理素質教育改革進程的加快,教師不但扮演物理學知識的傳授者角色,更肩負起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基本物理素養的重任,這就需要學習指導的適當加強。
一、初中物理開展學習指導的內容分析
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習指導”主要指給學物理的廣大學生,在物理思維的形成、學習規律的總結、學習方法的創新以及學習心理的調整等方面所指出的帶有規律性辦法及手段,其在教學中包含以下內容:
1.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難度較大、思考性較強的學科,如若學習習慣欠佳,則往往會喪失正確的學習導向,不利于學生盡快掌握和消化所學知識,也必定感到愈發困難。為此,教師需在教學全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規范解題、科學發問和思考、做好筆記、課后溫習和復習相結合、有疑惑必解決、獨立分析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2.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為要求開展指導
物理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的學問,其原因主要在于同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為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需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感知物理、思考物理,學會運用所具備的物理學原理和方法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光的傳播速度”時,可首先以問題的形式引入:雷雨時,閃電同雷聲是同步出現的,但為何總是先見閃電,后聽到打雷聲?學生們結合生活閱歷,就會明白光傳播速度快于聲音。
3.指導學生增強物理意識
物理意識主要指學生在面對物理學問題時,對個人行為的有效選擇。為數不少的學生對物理十分感興趣,也有攻堅克難的學習品格,但考分并不高,原因在于物理意識相對淡薄。另外,對知識的掌握不牢。為此,在教學中,教師須強化物理意識的教學,以意識帶動基礎知識點的領會,并在解決問題中培養物理意識。
4.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物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毋庸置疑,科學的學習方法對于提升物理學習的效率是大有裨益的,教師在指導物理學習時,要促使學生在預習、聽講、溫習功課、實際應用、思考、發問、觀察、探討和總結等方面進行科學對待,著力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水平。
二、初中物理學習指導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探討
1.在習題教學中加強學習指導,不斷鞏固所學知識
物理學習離不開“題海戰術”,但做題也要講求正確、科學、合理的方法。教師在指導習題教學的過程,就是幫助養成規范化解題習慣的過程,通過不斷地在課堂上鍛煉學生科學的思考行為,進而逐步增強學生解題的技巧。從這個角度看,教師須不斷地鼓勵學生積極嘗試采用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聯想等多種靈活的物理習題解決辦法。例如,在接觸電磁知識時,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如何判斷一根鋼棒的磁性?同時,教師指導大家結合磁性判定的準則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們便想到用磁鐵或鐵釘靠近鋼棒,根據磁鐵的指向性、相互作用的規律、吸鐵性加以判斷,另外,還可借助于磁極的磁性最強原則來判斷。用四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有助于培養發散思維和物理創新意識。
2.在實驗教學中做好學習指導
作為物理學習和鉆研的主要辦法,實驗歷來是物理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需在培養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操作能力的同時,還需教會其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運用物理方法歸納總結實驗結果的技巧,進而使學生養成科學求實、嚴謹細致的物理學習態度。例如,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實驗”中,教師在準備好實驗用品后,試著讓學生在不同條件下,探究阻力對物理運動所帶來的影響,并提醒學生們根據每次實驗現象得出相應的結論,學生們便知: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阻力小,運距越長。得出結論后,教師還可提問:小車不受力時的運動狀態怎樣?學生們根據實驗啟發,便知其會作勻速直線運動。通過教師耐心、正確的指導,學生逐步培養起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物理原理的能力。
3.在推行自主探究學習中進行輔助性學習指導
新課改倡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例如,在學習“質量和密度”時,教師先提問:為什么一立方米的鐵比一立方米的海綿質量大,以此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學生們便依靠群體智慧,得到體積一定時,質量越大的,說明密度也越大,進而成功引出“密度”的概念和數量關系。
4.通過聯系相關學科深化學習指導
初中物理具有系統嚴密的知識概念體系,還同數學等相關理工學科密切聯系,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需深刻地認清物理同其他學科的關聯點,進而有的放矢地指導教學。例如,在物理中的電壓、電流和電阻關系公式以及質量、體積和密度的關系公式都離不開數學中的等式表達,數學中的極值探討、分數小數的混合計算等也常被貫穿到物理計算中。另外,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通常也少不了物理模型的建立,例如,探究光路時可構建光線模型,研究磁體時可建立磁感線。為此,學生們學好相關學科,有助于為教師指導物理教學打下根基。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形勢下,初中物理的學習指導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要立足于學生自身的物理學習水平,靈活地運用多種指導方法,著力培養學生學物理的興趣,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高澤.一個物理演示實驗的改進\\[J\\].物理教學探討,2012,(5).
\\[2\\]陳濤.淺談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的指導作用\\[J\\].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
\\[3\\]夏文忠,景衛東.突出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新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J\\].黑龍江教育,2010,(Z2).
\\[4\\]胡琪琳.研究性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2013,(7).
\\[5\\]胡育安.高、初中成績相關性分析及初中物理教學建議\\[J\\].廣西物理,2011,(1).